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
专题1 列国纷争与变法运动
考点梳理
列国纷争 经济发展 商鞅变法
思考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导言:西周灭亡后政局的变化?
春秋战国的纷争
“虢太子元徒”青铜戈
卿大夫掌权: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各国称王,秦国灭周(前256年)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刘向《〈战国策〉书录》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要求各国在内政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在乱世生存壮大?
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1. B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冶铁技术出现,铁器牛耕推广
战国铁犁冠 传统木犁
各国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生产率
秦国·都江堰 秦国·郑国渠
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阶级壮大
工商业繁荣,城市涌现,私商兴起
工商业繁荣,城市涌现,私商兴起
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菑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2. B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3. B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问题:列国纷争如何富国强兵
背景:经济:土地私有,商业繁荣
社会:贵族没落,地主壮大
政治:分封宗法礼乐制破坏
举措?
变法运动的兴起
原因:兼并战争要求富国强兵,提高统治效率
本质:建立代表地主阶级的专制集权官僚政治
商鞅变法(前356年)
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③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④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⑤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⑥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⑦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⑧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⑨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④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⑧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⑨平斗桶权衡丈尺。
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土地私有
③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⑤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⑦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政治:奖励军功,打击贵族,推行县制
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⑥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社会:什伍连坐,小家庭制
商鞅变法
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土地私有
政治:奖励军功,打击贵族,推行县制
社会:什伍连坐,小家庭制
评价:最彻底,使秦富国强兵,为统一奠定基础
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史记·商君列传》
4. B 《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
5. B 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 )
A.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C.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
小结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诸侯纷争,要求富国强兵,建立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专制集权官僚政治。
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变法最彻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6. B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7. B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8. B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9. B 战国时期,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道: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
A.秦国的四位国君都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10. B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专题2 孔子、老子及百家争鸣
考点梳理
孔子 老子 百家争鸣的局面及意义
思考
孔子和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百家争鸣局面的本质是什么?
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对思想文化有什么影响?
孔子(儒家创始人,春秋鲁国)
孔子
核心观念:仁者爱人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孔子
政治:仁政,爱民,以德治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孔子
社会: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也承认改良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学而》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他的思想又有哪些局限性?
积极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利益,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局限性:主张复古,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1. B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孔子(儒家创始人,春秋鲁国)
教育: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推动私学发展
晚年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老子(道家创始人,春秋楚国)
核心观点:道是万物的本原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开展的。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具有不同的意涵。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因而,同是谈“道”,而意涵却不尽同。意涵虽不同,却又可以贯通起来。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德经》
朴素辩证法:矛盾转化、对立统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道德经》
政治: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
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士阶层活跃,受统治者重用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贾谊《过秦论》
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
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士阶层代表不同阶级利益提出主张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各家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2. B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孟子、荀子,代表新兴地主
孟子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孟子、荀子,代表新兴地主
荀子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
百家争鸣的局面
道家:庄子,消极保守;墨家:代表下层平民
庄子 墨子
百家争鸣的局面
法家:适应统治者专制集权的需要
韩非
法:以法治国(法治思想)
术:君主以权术驾驭大臣(君主专制)
势:君主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他:名家、兵家、阴阳家
兵家:孙武 阴阳家:邹衍 名家:公孙龙
3. B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4. B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小结
孔子和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子:仁者爱人;老子:道是万物本原
百家争鸣局面的本质是什么?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5. B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6. B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已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
7. B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8. B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答案
专题1 列国纷争与变法运动
1. D
2. A
3. A
4. A
5. C
6. C
7. B
8. A
9. C
10.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专题2 孔子、老子及百家争鸣
1. B
2. A
3. C
4. C
5. C
6. B
7. B
8.(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 。(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