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难点突破】浙教版7年级上册科学 第13讲 第三章综合测试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2021七上·西湖月考)下列各项用于研究地球形状或内部结构,其中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①用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B. ②用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研究地球的形状
C. ③绘制结构示意图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D. ④用切开的熟鸡蛋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2.(2021七下·西湖期末)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少火山地震 C.板块碰撞 D.板块张裂
3.(2021·杭州)板使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
A. 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 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 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 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4.(2020七上·温州期末)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对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B. 板块是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
C.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 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5.(2021七下·长兴开学考)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如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B 种 目 科 纲
C 地球 地幔 地核 地壳
D 植物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A. A B. B C. C D. D
6.(2021七下·长兴开学考)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半球分布,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7.(2020七上·仙居期末)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根据该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点的地形为峭壁 B. 若在图上测得CD的长度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150米
C. D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 D. 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BC
8.(2020七上·吴兴期末)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卓越科学家的贡献,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B. 德国地理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C. 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为细胞壁)
D. 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
9.(2020七上·吴兴期末)仔细读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图中用酒灯精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 ②图中蜜蜂是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椎骨,有外骨骼
C. ③中P点所在位置为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
D. ④可以表示室内温度为20℃时,玻璃泡上蘸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曲线
10.(2020七上·吴兴期末)遇到紧急情况或发生灾害时需科学自救,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
A. 地震发生时,室外同学应立即跑到楼内躲避
B. 实验室发生严重火灾时,必须有序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0
C.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脚或低处跑
D. 实验过程中被酒精灯火焰烧伤或烫伤时,应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11.(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挤压形成山脉,张裂形成海洋和裂谷
B. 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
C. 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为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D.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依次为地壳、地核、地幔
12.(2020七上·镇海期末)下列叙述中,不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是( )
A. 各大陆有相似的自然风景
B. 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C. 调査发现,大西洋两岸的一些古生物化石是同类的,有些岩层也是连续的
D. 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在不断地、极其缓慢地变化着
13.(2020七上·嘉兴期末)小明在野外旅游时,找到一块如图所示的岩石,岩石最有可能是( )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砂岩 D. 石灰岩
14.(2020七上·台州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沙漠中的石蘑菇 B. 火山湖
C. 海岸的“怪石” D. 喜马拉雅山
15.(2020七上·杭州期末)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小应总结了下列几条,其中正确的是( )
①如果乘船出海,会看到港口的灯塔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②如果在山上遭遇石流,应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上跑。
③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来。
④日本多地震是因为该地区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导致。
⑤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所以有科学家把它戏称为“七巧板”。
⑥全球的这些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相互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
⑦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⑥⑦ C. ①②③④⑥⑦ D. ①②③⑦
16.(2020七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地球的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 B. 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C.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 D. 地球的岩石圈好像由七大板块拼好的“七巧板”
17.(2020七上·杭州期中)地球上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有关于图中数字代表内容,正确的是( )
A. ①是沉积岩,大理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B. ②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C. ①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D. ②是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18.(2020七上·杭州期中)成语“沧海桑田”出自葛洪《神仙传麻姑》中的记载:“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虽为神话,却体现了海陆变迁的原理。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原理的是( )
A. 我国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B. 太行山上发现了许多海螺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 人类活动是海洋变成陆地的根本原因
D. 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
19.(2020七上·椒江期中)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东南方向的是( )
A. B. C. D.
20.下列现象能支持“ 地壳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
21.(2021·婺城模拟)2020年8月 10日,位于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的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近年来进入活跃期,请回答:
(1)火山是________的表现形式之一;
(2)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右图地球内部结构中的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2.(2021七下·长兴开学考)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很多,如图甲是一块含始祖鸟化石的岩石,按岩石的成因分类,含始祖鸟化石的岩石属于 (选填“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如图乙所示的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自于字母 代表的圈层。
(3).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图丙中,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位置有大量的重合,这是因为 。
23.(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小妍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
(1).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画线过程中需注意 。(可能多项正确)
A. 每块橡皮的高度相同 B. 记号笔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 绕土豆模型面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选填 “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陡峭。
(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接下来的操作是 。(忽略材料不理想带来的干扰)
24.(2020七上·仙居期末)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在这次地震之前的61秒内,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已经陆续收到了通过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种终端设备发出的提前预警,减少了大量伤亡。
(1).四川省地震频发是由于四川省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2).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位于 (选填“低”、“中”或“高”)纬度。
(3).当地震来临时,在高楼教室里的学生应当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子旁边 B. 跑到窗口处大声呼救 C. 立即从窗户跳楼逃生
25.(2020七上·台州期末)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实验时,人们常用模型或模仿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甲,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 A 向 B 和由 C 向 D 移动。结合此模拟实验,请解释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的原因。 ________
(2)如图乙,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的水,泥沙将会从 E处滑落,直至 F 处。此现象模拟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
26.(2020七上·普陀期中)研究人员在野外高山上发现一块有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该岩石的类型是________,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是________的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动物现还生存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身体柔软, 有贝壳,则该海洋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________。
27.(2020七上·杭州期中)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判断理由是具有层理构造。
(2)岩石A与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________岩。
(3)在A,B,C,D四种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________。
28.有人统计过20世纪发生的大地震,发现80%都发生在农历初一、十五前后,这难道是简单的巧合?为了 研究影响地震的因素.小明从2010年后发生的许多次破坏性地震中随机选择了几次并记录在下表。
记录次数 1 2 3 4 5
地震时间 2010.1. 12 2010.1. 30 2010.2.27 2010.4.14 2011.3.11
地震地点 海地 中国四川 智利 中国玉树 日本
震级 7.3级 5级 8.8级 7.1级 9.0级
农历日期 十一月廿八 十二月十六 正月十四 三月初一 二月初七
(1)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
(2)小明的探究过程存在不科学之处,请指出: ________。
29.(2017七上·杭州期中)读下图回答: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
(2)有关B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B.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C.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30.今年暑假,爸爸计划带小明前往英国伦敦旅游并观看奥运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深圳飞往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7月25日9时,预计空中飞行时间为10小时,小明叔叔应于伦敦(中时区)当地时间7月25日________接机。
(2)旅游期间小明到达本初子午线所在地——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参观。此时他处于 ________ (填“东”或“西”)半球。
(3)伦敦奥运会7月27日开始,8月12日结束。这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_(填“南”或“北”)移动。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8分)
31.(2020七上·嘉兴期末)某兴趣小组用松散泥土堆制成一个山谷模型,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 实验过程 底部堆积的泥沙量
一 用较小的水流洒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 较少
二 用较大的水流洒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 较多
三 在坡面上覆盖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 较少
(1)实验中是通过________来判断水土流失的程度。
(2)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尤其是西南山区,每年夏季都是泥石流多发季节,根据本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夏季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
32.(2020七上·吴兴期末)小张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后,产生浓厚兴趣,阅读课外书籍,获得以下信息:
材料一:国际上将地球陆地板块上缺乏明显火山活动或大地震的大陆,称之为克拉通(Craton,源于希腊语中“力量”)。研究发现,其能保持长期稳定,源于地壳下巨厚而刚性的古老岩石圈地幔。
材料二:我国华北的唐山市位于亚欧板块内部,40年余前曾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是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时至今日中小规模地震仍时有发生。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日祥带领团队研究发现,华北克拉通在大洋板块俯冲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破坏,容易出现大规模岩浆活动、地壳变形、形成矿藏等克拉通破坏现象。根据克拉通破坏理论,我国在胶东地区地下1000米发现了800吨黄金矿藏。
(1)根据世界地震带的主要分布,唐山地震发生地的特殊之处是________。
(2)分析材料,请谈谈发生唐山地震主要的地质原因是________。
(3)通过上述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板块构造学说无法解释板块内部出现的地震现象。
B.华北克拉通地区可能存在着丰富的黄金矿藏。
C.华北克拉通地区的地下古老岩石圈正在不断的变厚。
D.克拉通破坏理论拓展了板块构造理论。
(4)小张绘制右图,向同学介绍克拉通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地球最外层约200千米的克拉通,漂浮在软流层上,就像密度比水小的“木板”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推测克拉通虽然主要是岩石组成,但密度也应比软流层小,很长时间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地区。此外,从图中可以看出板块边缘的年轻大陆,由于厚度更薄而更容易发生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介绍过程中,小张运用了哪些科学方法,请举证说明?
33.阅读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若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则会形成小沟谷。若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吹风向里吹风。某同学想:风力不同,吹扬起的砂粒有什么不同呢?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1)实验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是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由实验二可见,________是造成干旱地区地形的主要原因。
(3)下图是一位同学外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该地貌所属的类型是( ) 。
A.海蚀地貌 B.冰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水蚀地貌
(4)下述地形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有 (多选)。
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马里亚纳海沟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E.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 F.长江下游三角洲
34.(2020七上·吴兴期末)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可以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分析下列模拟实验并回答问题:
(1)如图甲,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的水,泥沙将会从B处滑落,并在A处沉积。此现象模拟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在坡面覆盖植物,再往坡面上洒较多的水,会发现泥沙堆积明显减少,说明________。
(2)将橡皮泥做出图乙模型,利用塑料杯、针筒、勺子、搅拌棍、小苏打粉以及柠檬酸等材料可以模拟________。
(3)在图丙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该实验模拟的是板块________运动,其原理可以支持________(填字母)。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
35.(2020七上·杭州期末)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态在持续的改变中。如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编号1号)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2、3、4号)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认为,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扳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不断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的方向)造成的,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逐一形成这些火山岛屿。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图示最能代表从链状火山岛屿(2、3、4)到夏威夷群岛主岛(1)年龄分布情形的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与文中这些科学家的观点相矛盾的是__________。
A.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说明大陆可能是在移动的
B.大陆架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是不可能的
C.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位于温暖湿润的中低纬度地区
D.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故无法移动
E.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D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A 8.【答案】 B 9.【答案】 C 10.【答案】 D 11.【答案】 A 12.【答案】 A
13.【答案】 B 14.【答案】 A 15.【答案】 D 16.【答案】 C 17.【答案】 B 18.【答案】 C 19.【答案】 B 20.【答案】 A
二、填空题
21.【答案】 (1)地壳变动(2)②
22.【答案】 (1)沉积岩(2)B3)地震和火山大多数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23.【答案】 (1)A,B(2)甲(3)用小刀沿“线”水平切下“山体”,放在白纸上依次沿“山体”边缘描线。(只要写出 “沿线切下”,即给分)
24.【答案】 (1)印度洋(2)低(3)A
25.【答案】 (1)海面是一个弧形的曲面,船远去时,船身在人的视线中逐渐被遮挡(写到海面是个 球面/不是平面、大地是一个球体等,即给分)(2)泥石流
26.【答案】 沉积岩;地壳变动;软体动物
27.【答案】 (1)沉积(2)变质(3)A
28.【答案】 (1)地震的发生与农历日期有关吗 (2)统计次数太少
29.【答案】 (1)东经80 ,南纬10 (2)C
30.【答案】 (1)11时(2)东(3)南
三、实验探究题
31.【答案】 (1)底部堆积的泥沙量(2)夏季雨水多
32.【答案】 (1)唐山位于板块内部(2)唐山所处克拉通在大洋板块俯冲等因素影响下发生破坏
(3)A,B,D(4)模型法(图像法):绘制模型图来解释问题
类比:克拉通类比木板,软流层类比水
推理(推测):木块密度比水小,漂浮水面,推理克拉通密度比软流层小
33.【答案】 (1)流水(2)风力(3)C(4)A,B,C,E
34.【答案】 (1)泥石流;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2)火山喷发(3)张裂;BC
35.【答案】 (1)B(2)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