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6 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6 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11 23: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爱劳动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六册 第二单元 第六课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版画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
2.观察、分析人在劳动时的动态变化,以版画的形式加以表现。
3.感受版画带来的乐趣,激发热爱劳动的热情。
2、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用版画表现动态人物。
2. 难点:人物劳动时动态的美感表现。
3、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生活中的人物千变万化,在劳动时则会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动作。各项劳动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身体各部分之间为保持平衡也会发生相关动态。通过劳动中相关瞬间的表现,能准确反应劳动的特点,产生美感,让我们无形中爱劳动。
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劳动的动态美,树立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描绘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工具和场景,不仅可以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还能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也是美术课的学习价值之一。
4、 教学设计
(1) 课前准备
教师:纸、吹塑纸板、版画工具等。
学生:记号笔、铅笔、剪刀。
(二)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小游戏:我来比划你来猜
规则:一个学生根据卡片比划动作,其他学生猜一猜他比划的是在干什么?(提水、拖地、擦黑板)
(2)师:这些劳动你们都做过吗?劳动时心情怎么样?
(3)学生回忆并交流。
(4)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劳动虽然辛苦,但也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财富。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农民的劳动,我们就没有粮食吃;如果没有工人的劳动,我们就没有穿的、用的;如果没有清洁工的劳动,就会到处是垃圾,产生病菌,人们无法生活;劳动是一件多么伟大、多么光荣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爱劳动》。(板书:我们爱劳动)
2.新授
(1)研究动态
师:为什么刚才在“你来比划我来猜”中,你们能一下子猜出做的是什么劳动呢?
生:表演的好,有动作。
师:是的,如果老师直直的站着你们会认为我是在劳动吗?劳动中的人必定是有动作产生,会有动态的。(板书:动态)
师:我们人的动作是怎么产生的呢?——关节在动,所以人会动。谁能上来摆一摆扫地的动作(出示学生扫地时的照片与人体关节模型)。
生:摆人体关节模型扫地的动态。
师:让我们来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出示人体关节模型)
●头部俯仰如何变化?(看地下了)
●上半身的动态是怎样的?(有点弯着腰)
●手臂起伏如何变化? (一个在前伸直,一个下后有点弯曲)
●脚是如何变化?(前后分开,前面的脚有点弯曲,后面的脚往后伸直)
(教师结合人体关节模型,用“火柴人”形式画出基本动态。)
师:“火柴人”能简洁方便的概括出人物的动态。(课件出示劳动动态“火柴人”)
有了“火柴人”的帮忙,我们画劳动动态的人就会简单许多。师示范给“火柴人”穿衣服。
小练习1:请回忆自己劳动时的动态,用“火柴人”将记忆最深刻的劳动动态画下来 。
(2)了解“工具”的作用
展示:出示学生小练习,猜一猜画的是什么劳动动态。
生:扫地、拖地……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
生:缺少了劳动的工具。
师小结:总结的真棒。有很多劳动的姿势是很像的,除画出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动态工具相加后,劳动时的样子就更加清楚了。(板书“工具”)
(3)了解“场景”
师:有了“动态”与“工具”后,你认为还需要加点什么?如果老师拿块布,站在草原上,你会认为我在擦窗户吗?
生:不会。
师:所以我们还需要“场景”来帮忙。场景能烘托劳动的氛围。
教师小结:在表现劳动题材的绘画作品时需要加上“动态、工具、场景”这样画面才能更完整,才能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的作品。
3.尝试创作
(1)说一说
师:学习了这三个办法(动态线、工具、场景)。想不想马上动手试一试?
师:孩子们今天表现的都非常的棒,为了表扬你们,老师已为你们准备好了场景(拿出作业展示板“今天我值日”).看看这是在哪里?------教室里。大家都做过值日吧!请你说一说你在值日时会做哪些劳动?
生:扫地、倒垃圾、擦桌子、排座位……
师:原来在值日时有这么多的事可以做呀。
(2)作业要求: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你值日时劳动的样子。
(3)作业步骤
师:我们已经上过两次吹塑纸版画课了,谁来说一说今天作业的步骤是怎?
画动态“火柴人”→“穿衣服”加“工具”→刻→上油墨压印→剪
(4)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评价
(1)展示:把剪出来的人贴到“今天我值日”的纸上。
(2)生评、师评:欣赏作品,从“动态”“道具”以及与“场景”的匹配程度上来说一说你最欣赏哪张作品。
6.拓展延伸
在很多画家的眼里,劳动是一个很好的创作题材。感兴趣的孩子们课后也可去尝试一下不同表现手法的《我们爱劳动》。最后老师想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劳动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爱劳动!
5、 板书
我们爱劳动
动态
工具
场景
教师画的 大屏幕
作业展示 人物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