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清宫剧三巨头!
危机
鼎盛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 十四 课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授课人:俞雨蝶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第一目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第二目 疆域的奠定
第三目 统治危机的初显
(盛世之表现)
(盛世之保障)
(盛世之危机)
清朝前中期?
1.康乾盛世
政局稳定,
经济繁荣,
疆域开拓并巩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皇帝勤政
君主专权
雍正帝
乾隆帝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清高宗实录》卷323乾隆十三年八月辛亥
2.君主专制的发展
阅读教材p77-78归纳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和制度来保证乾纲独断?
▲ 据《国朝宫史》整理雍正作息时间表
“时间管理大师”的一天
2.君主专制的发展
(1)奏折制度
◎雍正奏折批示示意图(部分)
要和皇上说件事!
①特点:迅速、机密
②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2.君主专制的发展
(2)中枢秘书机构——军机处
①设立原因:
雍正时,处理西北军务
②职能:
在皇帝监督下工作,
日夜轮班,商议军情,
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③特点:简、速、密
军机处
养心殿
内阁
君主专制到达顶峰!
(3)大兴文字狱
2.君主专制的发展
雍正时期,查嗣庭出“维民所止”的考题,被疑心是砍“雍正”的首级,查嗣庭本人被杀,浙江省会试一度停止。
乾隆时期,胡中藻“一把心肠论浊清”被疑在清朝前加污名,斩首。
乾隆时文字狱最甚
①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材第78-79页内容,说一说清朝前期边疆出现了哪些危机。
二、疆域的奠定
◎清朝疆域图(1820年)
(一)经略边疆
沙俄入侵
台湾割据
西藏宗教问题
准噶尔叛乱
土司割据
A
B
C
D
E
1.东南:统一台湾
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3年,郑氏后裔战败投降。
◎厦门鼓浪屿
郑成功像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2.东北:反击沙俄
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康熙前期,通过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同意谈判。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管辖西北
蒙古
①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清军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后于1757年将其彻底击败。
②设立盟、旗,任命蒙古王公管辖。
新疆
①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②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平定准噶尔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西南:共治西藏
▲乾隆帝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金瓶
金瓶挚签仪式
顺治
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尊号。
康熙
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乾隆
1793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雍正
1727年起,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5.民族政策与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P79历史纵横)
元代开始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封建王朝中央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有世袭的政治统治权。雍正年间,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管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管理少数民族机构——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2)管理少数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3)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南海诸岛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内地18省 总督、巡抚
东北、北部边疆设立五个将军辖区
西藏、西宁设办事大臣
册封达赖、班禅;驻藏大臣
伊犁将军
盟旗制度
总督—巡抚
18个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
5个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
2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
1个盟旗——蒙古
(二)疆域奠定
(二)疆域奠定
连连看
东北地区
新疆
西南地区
蒙古
台湾
西藏
大小和卓叛乱
设府,隶属福建省
郑成功
平定准噶尔
土司制度
达赖、班禅
沙俄入侵
流官制度
尼布楚条约
驻藏大臣
伊犁将军
盟旗制度
①人地矛盾:清朝人口膨胀迅速,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1.内部危机
各朝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占有量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年份 《清实录》人口数
康熙三十九年 (1700年) 2010万
乾隆六年 (1741年) 1.4亿
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 3.5亿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4.1亿
咸丰元年 (1851年) 4.3亿
清朝人口数量统计表
白莲教之乱(绢本)
天理教攻入紫禁城打斗所留下的痕迹
②阶级矛盾: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乾嘉之际,白莲教起义
嘉庆后期,天理教起义
1.内部危机
和珅抄家清单: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两一个的)100个、小银元宝56600个、洋钱15800元……所有物品总计约10亿两白银,真富可敌国!
2.外部危机
康乾盛世之际的西方世界
思考: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结果如何?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迫切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控制了印度等地以后,更加垂涎富饶的中国,因此他们积极要求开放中国的市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英国礼单
天体远行仪、地球仪、望远镜;
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座钟;
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手枪、巨型战舰模型;
……
诚意十足的礼单!
英国国书:
(1)开放宁波、舟山、天津为贸易口岸;
(2)得到舟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
(3)得到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以便转运。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跪礼之争”
◎乾隆接见小斯当东
【历史趣闻】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2.外部危机
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清朝:①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十三行”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②严格约束外商活动;③严厉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结果: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对策——闭关自守
广州十三行
VS
“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马嘎尔尼
课堂小结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疆域的奠定
治理边疆
奠定疆域
统一台湾
反击沙俄
管理西北
共治西藏
改土归流
三、统治危机初显
内部危机
人口急剧增长
吏治腐败严重
农民起义频发
外部危机:闭关自守,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康乾盛世
危机四伏
奏折制度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迅速、机密
简、速、密
思想专制
康乾盛世
君主专制的发展
1、康雍乾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得到强化的表现)3
2、奏折制度的特点2、作用3?
3、清朝开拓和巩固疆域的举措?(东南、东北、西北、西南)
(1)统一台湾:1662年,_____收复台湾。1683年,郑氏后裔投降,统一台湾。_____年,在台湾设___,隶属____。
(2)反击沙俄:____前期,通过________,迫使沙俄同意谈判。______,清朝与沙俄签订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管辖西北:1757年,彻底击败______首领______叛乱;平定维吾尔贵族________。在蒙古族地区设立___、___两级单位统治;1762年,在新疆设立______。
(4)共治西藏:顺治时期,册封_______尊号;康熙时,赐予______尊号;雍正时,1727年起派遣______;乾隆时,1793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
(5)西南:推行______政策,意义2(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管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管理少数民族机构——______ 管理少数民族政策——______
4、清朝统治危机有哪些表现?
内忧3(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显露;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外患1(闭关自守,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