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7课 戊戌变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7课 戊戌变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0 15: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洋务派在( )世纪( )---( )
年代掀起了一场( )的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 ),在地方以( )、( )、( )、( )为代表。
3、洋务派前期以( )为口号,创办了( )( )( )等军事工业。洋务派在后期以( )为口号,开办( )( )( )
了一些民用工业。
4、洋务派筹建( )( )( )三支海军。
5、洋务派还兴办( )。1862年创办( )。
6、洋务运动破产在( )战争( )覆灭后。
7、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
性质:
局限性:
积极作用: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
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评价洋务运动?
前情回顾:
前面我们讲过哪些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中国人为了摆脱危机进行过哪些探索?
农民起义:
地主阶级自救: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学习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学习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第一幕:粉墨登场
·视频介绍的事件是?发生时间、地点、人物?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的原因、目的是什么?
·结果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
1、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 。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加 深民族危机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目的:变法图强
影响: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
(政治活动)
创办《万国公报》
(宣传)
组织强学会
(成立政治团体)
将《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2、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强学会遗址
第二幕:大展宏图
光绪为何支持变法?
如果你是《中外纪闻》记者,在天安门城楼现场报道:今天是旧历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登上天安门城楼颁发诏书,变法开始。变法涉及哪些内容呢?我们来到变法记者招待会,采访光绪皇帝。
我是小记者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有利于资
产阶级参
与政权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提高办事效率
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利于传播资
产阶级思想
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有利于军事强大
1898.6-9
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第三幕:曲终人散
变法的结果如何?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谭嗣同死得值得吗?
我评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
失败原因:(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教训:
换我了
2、脱离人民群众。
3、顽固势力力量过于强大。
第四幕:无尽思绪




背景:
1895年春,《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等人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影响:____
公车上书接开了戊戌变法运动序幕.




准备
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_____》,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
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____,定期
集会讲演.
他们把《____》改名为_________,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开始:
1898年6月,___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变法.
戊戌变法
马关条约
1895年
万国公报
强学会
万国公报
光绪帝
康有为
梁启超
《中外纪闻》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背景,
经过,
影响




准备,
开始



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才.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书刊,开放言论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败: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__等六人被杀,戊戌变法失败.
意义
在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做用
思考历史、认识历史
戊戌变法是一场 的运动
从结果看:
从目的看:
从作用看:
从性质看:
失败
变法图强
社会上思想启蒙作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填写出戊戌维新中的四位历史人物:
为走救国之路,______ 再次上书,
不作亡国之君,______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______发动政变,
以血唤醒民众,____慷慨就义。
康有为
光绪帝
慈禧
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