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训练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训练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4 11: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2.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 )
A.0° B.40°
C.50° D.100°
3.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A.白云倒影 B.游动的鱼
C.白塔倒影 D.绿树倒影
4.如图,小明站在白云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似乎在模仿水面上方另一只鸟的飞翔动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
D.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想到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其中合理的是( )
A.树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
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
7.资治通鉴》中记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表明古人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8.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9.小明仔细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0.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C.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将随之增大
D.若光线垂直入射,折射角和入射角均为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下列物体:①太阳;②萤火虫;③闪电;④发光的水母;⑤星星;⑥打开的电视机;⑦舞台上的灯光;⑧眼睛,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是________。
12.如图所示,在居民小区或马路的急拐弯处装上的是__ __(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该“镜子”反射属于__ 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3.彩虹是由光的______现象形成的;投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是利用光的____反射使周围的人都能看到画面;适当的_________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14.一名同学身高1.62 m,站在竖直放置的高为1.4 m的大平面镜前1.5 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当他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 m后,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m。
15.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5 m,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____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身影”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图中OA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反射面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度,入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__度。
三、作图题(10分)
1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请在示意图中作图以证明此判断。
 
18.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24分)
19.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在平面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先后做了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5° 45°
3 60° 60°
分析上表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折射出去。这说明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_________.
2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γ___________(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γ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________。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______光线,而只存在______光线。
21.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 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 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画出了玻璃对红光的折射光路,请画出紫光通过玻璃的大致光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ADA 6-10ADDAA
二、填空题
11.⑤⑧ ⑥⑦
12.凸面镜 镜面反射
13.色散 漫
14.1.62 不变 5
15.3.3 不变
16.BO NM ED 30 30 20 
三、作图题
17. 解:如图所示。
18. 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9.(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可逆的
20.(1)由小变大
(2)90°
(3)折射 反射
21. (1)荧光物质
(2)反射
(3) 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4)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