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秋季期市直五所普通高中期中联合质量评价检测 D. 用显微镜观察无色透明的材料时,应调大光圈、用凹面镜
5. 下列属于同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高一生物 A. 艾滋病病毒、大肠杆菌 B. 叶、神经系统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C. 心脏、叶的保护组织 D. 大熊猫、冷箭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 6. 《齐民要术》中指出“谷田必须岁易”,农谚有云“谷连谷,坐着哭”,均指在同一块土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其产量会逐年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绘图时,可用 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A. 谷子在生长期间从环境中吸收的 C、H、O、N较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B.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矿质元素的需求是有差异的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C.“谷连谷,坐着哭”可能与土壤缺乏某些矿质元素有关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D. 水稻生长期间,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保持不变
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玉林的六万大山森林公园内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苍郁的
A. 脂质是细胞内的良好的储能物质 B. R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森林景观,比如大面积八角林、柳杉林为特色的森林景观。八角林属于生命系统的( )
C.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D. 无机盐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A. 物种层次 B. 生态系统层次
8. 番茄果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C. 群落层次 D. 种群层次
A. 水 B. 叶绿素 C. 维生素 D D. 麦芽糖
2.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
9. 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实验材料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
误的是( )
正确的是( )
A.“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的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向待测液中加入 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入 CuSO4溶液
B.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有共同的结构基础
B. 通常选择苹果、番茄等含还原糖的材料,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C. 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C. 用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切片染色后,选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洗去浮色
D. 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D. 若蛋白质因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则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3.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10.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
A. 酵母菌没有染色体,含有环状的 DNA分子
的是( )
B. 原核细胞含有线粒体等众多的细胞器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C. 蓝细菌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自养型生物
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糖
D. 真核细胞都具有核膜和细胞壁等结构
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4. 下图①表示显微镜的两个不同倍数的物镜,图②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
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的是( )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肥胖是众多慢性疾病的诱因,肥胖与脂质积累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 一定条件下,人体内的糖类能大量转化为脂肪
A. 将图①的镜头由 a转换成 b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增多
C. 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B. 向右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镜后,可观察到 c细胞的结构
D. 磷脂的元素组成与糖类的相同
C. 将图①的镜头由 b转换成 a后,视野变亮、观察范围变大
【高一生物·第 1 页 (共 6 页)】 【高一生物·第 2 页 (共 6 页)】
12. 要达到全民健康,除了需要优质的物质生活和良好的环境外,还需要科学饮食及正确的健 18.下列关于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康观念。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A. 长期缺铁会降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 B. 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 长期饮用高糖饮料,可能会引起肥胖和龋齿 C. 在细胞膜的外表层存在糖蛋白和糖脂
C. 老年人服用钙片时,可服用少量的维生素 D D. 细胞膜上磷脂和蛋白质大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长期高盐饮食会降低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 19. 据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
13. 下列各种蛋白质的功能,正确的组合是( ) 可以和细胞膜上的黑色素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
A. 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 B. 血红蛋白——调节作用 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A. 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胰岛素——运输作用 D. 抗体——组成生物体结构
B. 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4.如图是某多肽分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 细胞膜具有保护功能
20.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
内的第二信使 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这所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 )
A.该化合物为三肽
A. 分隔细胞与环境 B. 信息交流
B.③⑤⑦的形成方式及结构不同是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C. 控制物质的进出 D. 具有流动性
C.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产生 4种氨基酸 二、非选择题
D.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54 2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每空 2分,共 12 分)。
15. 关于 DNA 和 R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蓝细菌;②酵母菌(真菌);③变形虫;④松树;⑤小麦;⑥大肠杆菌;⑦艾滋病病毒;⑧
A.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由 8种氨基酸组成 肺炎双球菌
B. 与 RNA 相比,DNA 特有的是胸腺嘧啶和核糖 (1)具有核膜的一组生物___________(只填序号)。
C.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内含有 5种碱基 (2)含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一组生物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D. DNA 分子是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16.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4)⑤和⑥在细胞结构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 ,⑥和⑦的区别是
A. 由相同种类和数量的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是同种蛋白质 后者 ,⑥、⑦、⑧三种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_____________。
B. 脂肪中的氢与氧的比值比糖类中的低 2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每空 2分,共 18 分):
C. 葡萄糖和脂肪都是由 C、H、O三种元素构成的,都可作为能源物质 Ⅰ:(1)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 H2CO3含量的 20 倍。当血浆中 NaHCO3
D. 饥饿时,肌糖原、肝糖原都可以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含量减少时,形成酸中毒;当血浆H2CO3含量减少时,形成碱中毒。这表明 。
17. 右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
A. 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 a 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你对此的解释是 。
2+ 2+ 2+
B. 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 1个 (3)事实三:Mg 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 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Ca 是动物和人体
C. 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表明 。
D. 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 U
【高一生物·第 3 页(共 6 页)】 【高一生物·第 4 页 (共 6 页)】
Ⅱ: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按下表分别进行三组实验: (3)DNA 初 步 水 解 的 产 物 是 , 彻 底 水 解 的 产 物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是 。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碱基是 ,
那么由 A、G、C、U4 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种。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 细胞中被染色的小颗粒
(4)图乙中 1、2、3的名称分别是 、 、 。
B 梨匀浆 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25.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
C 蛋清 ?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
分析回答: 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 2。请回答问题(每
(1)列表中需要用到酒精的是 ,酒精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A组 空 2分,共 10 分):
实验所观察的对象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 的脂肪颗粒。
(2)B组实验中,组织样液最终出现 沉淀,若将待测对象换成甘蔗溶液,则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
(3)在 C组实验中,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 。
23.某多肽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每空 1分,共 8分):
(1)细胞膜主要成分是 ,实验中通常对膜上的 进行荧光标记。
(2)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
1.组成该多肽的化学元素是 。 会自行恢复;② 。
2.该多肽由 种氨基酸形成,它们的结构差别在于 的不同。若某种氨基酸在人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
体内可以合成,则该氨基酸属于 。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 (填
是: 。 “促进”或“限制”)作用。
3.该多肽形成过程中可形成 个肽键,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该多 (4)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 。
肽分子中有 个氨基。
24.下图中图甲所示的分子结构式为某种核苷酸,已知分子结构式左上角的基团为碱基(腺嘌
呤);图乙是某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每空 1分,共 10 分):
(1)图甲中核苷酸的名称是 。
(2)图甲中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种核酸的原料 ,该核酸主要分布在 中。
【高一生物·第 5页 (共 6 页)】 【高一生物·第 5 页 (共 6 页)】联考高一生物评分细则
21.(12 分)
(1)②③④⑤(2分,答对 2个或 3个得 1分,有错不得分)
(2)①⑥⑧(2分,答对 2个得 1分,有错不得分)
(3)①④⑤(2分,答对 2个得 1分,有错不得分)
(4)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分,或答“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真正细胞核”或“有核膜”)
不具有细胞结构(2分) RNA(核酸)、蛋白质(2分,答对 1个得 1分,有错不得分)
22.(18 分)
Ⅰ:(1)某些无机盐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2分,答到“无机盐”得 1分,答到“酸碱平衡”得 1
分,或答“NaHCO3和 H2CO3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2)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 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2分,意思答对可得分)
(3)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答到“无机盐”得 1分,答到“化合
物的组成”得 1分)
Ⅱ:(1)A(2分,唯一答案) 洗去浮色(2分,唯一答案) 橘黄色(2分,唯一答案)
(2)砖红色(2分,唯一答案) 不能(2分,唯一答案)
(3)双缩脲试剂(2分,唯一答案)
23.(8分)
(1)C、H、O、N(1分,答少和有错不给分)
(2)5(1分,唯一答案) -R(R 基/侧链基团)(1分,只写 R不给分)
非必需氨基酸(1分,唯一答案) (1分)
(3)6(1分,唯一答案) 108(1 分,唯一答案) 1(1分,唯一答案)
24.(10 分)
(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1分,唯一答案)
(2)RNA(核糖核酸)(1分,唯一答案) 细胞质(1分,唯一答案)
(3)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唯一答案) 脱氧核糖、磷酸、碱基(1分,答少和
有错不给分,写脱氧核糖、磷酸、A,T,G,C 也可给分)
A、G、C、T、U(1分,答少和有错不给分) 7(1分,唯一答案)
(4)脱氧核糖(1分,唯一答案) 胞嘧啶(1分,唯一答案) 磷酸(1分,唯一答案)
25.(10 分)
(1)磷脂和蛋白质(2分,答对 1个得 1分,有错不得分) 蛋白质(2分,唯一答案)
(2)被漂泊区域内外的膜蛋白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蛋白质相互移动的结果(2分,意思答对可得分)
(3)限制(2分,唯一答案)
(4)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分,答“流动性”可得分)五校联考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1-5BACCD 6-10DCACB 11-15DDADD 16-20CDDCB
1.【解析】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是生态系统,八角林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
境,故属于生态系统层次。故选 B。
2.【解析】A、“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A 错误;故选 A。
3.【解析】A、酵母菌为真核细胞,有染色体,A 错误;B、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C、蓝细菌有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C 正确;D、真核细胞不都有核膜,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也不都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D错误。故选 C。
4.【解析】A、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将减少,A错误;B、要把 c 细胞移动到视野中
央,装片应该向左移动,B 错误;C、由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后视野变亮,观察范围变大,C 正确;D、用显微镜观
察无色透明的材料时,应调小光圈、用平面镜,使视野变暗,D 错误。故选 C。
5.【解析】A、艾滋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错误;B、叶属于器官,神经系统是系统,不属于同一生命
系统结构层次,B 错误;C、心脏属于器官,叶的保护组织属于组织,不属于同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 错误,D、
大熊猫和冷箭竹都属于个体层次,属于同一生命系统结构层次,D正确。故选 D。
6.【解析】A、C、H、O、N 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因此谷子在生长期间从环境中吸收的 C、H、O、N 较多,A 正
确;B、不同的农作物细胞内元素的含量相差较大,因此对土壤矿质元素的需求是有差异的,B 正确;C、“谷连谷,
坐着哭”,均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只种谷子,可能造成土壤中缺乏某种元素,导致其产量会逐年下降,C 正确;
D、水稻生长期间,细胞代谢增强,因此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升高,D 错误。故选 D。
7.【解析】A、脂质中的磷脂和固醇不是储能物质,A 错误;B、细胞的遗传物质是 DNA,B 错误;C、生物膜的基本
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C正确;D、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
误。故选 C。
8.【解析】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A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9.【解析】A、斐林试剂是等量混合,现配现用,所以先将 NaOH 溶液和 CuSO4溶液等量混匀后,再加入待测样液中,
A错误;B、番茄含有大量的还原糖,但由于番茄有较深的颜色,对砖红色沉淀有遮蔽作用,不是做还原糖鉴定的理
想材料,B错误;C、用苏丹Ⅲ溶液染色时,常用体积分数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溶液溶于 50%的酒精,
C正确;D、蛋白质因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其肽键未断裂,所以还是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D错误。
故选 C。
10.【解析】①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在动物的消化道内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然后吸收,并在肝脏和肌肉中合成
糖原,①正确;②此过程是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在动物体内完成,②错误;③植物体内虽然含有淀粉和
麦芽糖,但是不能含有糖原,③错误;④在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是糖原,麦芽糖是
二糖,④正确。故选 B。
11.【解析】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B、如果葡萄糖
还有富余,就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所以一定条件下,人体内的糖类能大量转化为脂肪,B正确;C、内脏
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C正确;D、磷脂的元素组成为 C、H、O、N、P,糖类
的组成元素为 C、H、O,磷脂的元素组成与糖类的不相同,D 错误。故选 D。
12.【解析】A、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长期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A正确;
B、饮食中过多的糖类会转变成脂肪从而引起肥胖,糖在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酸性物质侵害牙釉质,引起龋齿,B
正确;C、维生素 D 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C正确;D、长期高盐饮食会使人体内 Na+浓度增加,引起神经、肌肉细
胞的兴奋性增强,D错误。故选 D。
13.【解析】A、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A正确;B、 血红蛋白的运输作用,B错误;C、胰岛素起信息传递作用,
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C错误;D、抗体具有免疫作用,D 错误。故选 A。
14.【解析】图示为某多肽分子结构示意图,由四个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应为四肽,A 错误;③、⑤、
⑦为肽键,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羧基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的形成方式及结构不是
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B 错误;构成该多肽的 4个氨基酸的 R基依次是②④⑥⑧,其中④⑧相同,R 基有 3种,所
以该多肽链完全水解后产生 3 种氨基酸,C 错误;该多肽链在形成过程中的脱水数=肽键数=3 个,其相对分子质量减
少 18×3=54,D 正确。
15.【解析】A、核酸包括 DNA 和 RNA 两类,DNA 由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RNA 由 4 种核糖核苷酸组成,A 错误;
B、与 RNA 相比,DNA 特有的是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B 错误;C、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即 SARS 病毒,是 RNA 病
毒,仅有 4种核糖核苷酸,含有 4 种碱基,C错误;D、DNA 分子是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所有生物大
分子都含有碳原子,以碳链为骨架,D正确。故选 D。
16.【解析】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构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氨基酸的种
类和数量相同,不一定蛋白质是同一种,A 错误;B、脂肪含氢量比糖类高,含氧量比糖类低,脂肪中的氢与氧的比
值比糖类中的高,B 错误;C、葡萄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 C、H、O,二者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C 正确;D、饥饿
时,血糖浓度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肌糖原不分解,D 错误。故选 C。
17.【解析】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 a,A 正确;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只有 1个,
B正确;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C正确;D、组成 DNA 的含氮碱基有 A、C、G、T,
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 T,D 错误。故选 D。
18.【解析】A、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蛋白质有的镶在
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外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而部分地露在膜的
内外表面,故蛋白质在细胞膜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 正确;C、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的糖
被,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C 正确;D、生物膜上磷脂和蛋白质大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生物膜的流
动性,D 错误。故选 D。
19.【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构,使内皮素失去作用”可知,
内皮素只有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是通过识别并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来
完成信息传递过程的,因此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故选 C。
20.【解析】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 Ca2+等,
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所以选 B。
21.答案:(1)②③④⑤ (2)①⑥⑧ (3)①④⑤ (4)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不具有细胞结构;
RNA(核酸)、蛋白质
【解析】(1)具有核膜即属于真核生物的有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松树、⑤小麦。
(2)含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生物即原核生物有①蓝藻、⑥大肠杆菌、⑧肺炎双球菌。
(3)④松树、⑤小麦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①蓝藻含有光合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⑤小麦是真核生物,⑥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前者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⑥大肠杆菌
是原核生物,⑦艾滋病病毒是病毒,二者的区别是后者无细胞结构。⑥、⑦、⑧三种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22.Ⅰ:(1)某些无机盐有调节酸碱平衡的作用
(2)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 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
(3)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Ⅱ:(1) A 洗去浮色 橘黄色 (2) 砖红色 不能 (3)双缩脲试剂
23.(1)C、H、O、N
(2)5 -R(R 基) 非必需氨基酸
(3)6 108 1
24、【答案】(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RNA(核糖核酸);细胞质
(3)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A、G、C、T、U; 7
(4)脱氧核糖; 胞嘧啶; 磷酸
【解析】(1)分析题图甲可知,图中的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因此该核苷酸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脱氧核糖核苷酸是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 DNA 初步水解的产物;脱氧核糖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
基组成,因此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是 DNA 彻底水解的产物。豌豆的叶肉细胞中既含有 DNA,也含有 RNA,因此含
有 A、G、C、U、T 5 种碱基,A、G、C可以形成 3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 3 种核糖核苷酸,U 只能形成核糖核苷酸,
因此由 A、G、C、U 4 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7 种,其中核糖核苷酸有 4种。(4)分析核苷酸链可知,该核
苷酸链中含有碱基 T,因此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即图乙中的 1是脱氧
核糖;2 是胞嘧啶;3 是磷酸。
25、【答案】(1)磷脂和蛋白质 蛋白质 (2)被漂泊区域内外的膜蛋白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
(3)限制 (4)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实验中通常对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进行
荧光标记。
(2)细胞膜上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可能是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自行恢复回来,或是被漂泊区域内外的
膜蛋白分子相互运动的结果。
(3)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膜结构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
恢复的时间缩短,荧光恢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可加快分子运动,因此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
子运动具有限制作用。
(4)此项研究结果显示发荧光区域与荧光“漂白”区域的分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