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秋季期市直五所普通高中期中联合质量评价检测试卷
高一物理
(本卷分值 100 分,考试时长 75 分钟,请将答案移至答题卡,超出答题卡的指定范围不得分)
一、单选题,以下选项只有一项正确,每题 3 分,共 24 分
1.北京时间 2021 年 8 月 1日晚,推迟一年的 2020 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 100 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
苏炳添在半决赛第三组登场,他的启动反应时间是 0.142 秒,最终,苏炳添成绩为 9 秒 83,获得小
组第一进入决赛,这一成绩也打破了男子 100 米亚洲纪录,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9 秒 83”指的是时刻
B.在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撞线时,可以将苏炳添看成质点
C.100 米半决赛中,运动员的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D.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10m/s
2.在东京奥运会女排比赛中,中国对战土耳其,假如从土耳其队飞来的排球具有水平方向的大小为
22m/s 的速度,排球与中国队员朱婷的手接触时间为 0.2s,排球被击打后以原速率水平返回,若这
0.2s 内排球的速度均匀变化,则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2 2 2 2
A.110 m/s B.200 m/s C.220 m/s D.240 m/s
3.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
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
(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在 0 - 4s 内( )
A.2s 末甲、乙两物体相距 2m B.4s 时甲、乙相遇
C.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D.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 6m
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只受重力作用且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不同物体所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不同的
D.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
6.如图所示,一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 B 点时速度为 v,到达 C
点时速度为 2v,则 AB∶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7.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 1s 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 1s 内位移的五分之
2
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g=10m/s )( )
A.45m B.30m
C.25m D.15m
高一物理试题第 1页,共 4页
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2-4s 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B.质点在 0-2s 内的加速度比 4-6s 内的加速度大
C.在 0-6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3m / s
D.在第 5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二、多选题,每题 4 分,选不全得 2 分,有错误答案不得分,共 16 分
9.物体 A 的加速度为 3 / 2,物体 B 的加速度为 5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 A 的加速度比物体 B 的加速度小
B. 物体 A 的速度变化比物体 B 的速度变化快
C. 物体 B 的速度可能在增加
D. 物体 A 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10.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1:2,甲乙两物体所处的高度之比为 2:1,他们各自做自由落体
运动,则两物体(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2:1
B.落地时速度之比是 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 1:2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 1:1
11.一辆汽车以 10m / 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 0.2m / s2 ,刹
车后汽车在 1min 内通过的位移及速度大小为( )。
A.X=240m B.X=250m C.v=0 D.v=22m/s
12.A、B 两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且 A、B两质点在 3s 时相遇。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B 质点最初 4s 内的速度变化量是 0
B.B 质点最初 3s 内的路程是 10m
C.B 质点最初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0
D.A、B两质点最初相距 20m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13.(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以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在这一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以下实验步骤: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E.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1)其中有错误的步骤是______,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物理试卷第 2页,共 4页
(2)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 6 个计数点 A、B、C、D、E、F,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 A点的距离依次是 2.0cm、5.0cm、9.0cm、14.0cm、20.0cm。
①求出小车在 B 点的速度为 vB=__________m/s。(保留 2 位小数)
单位:m/s
vB vC vD vE
0.35 0.45 0.55
②以打 B点时为计时起点,选择合适的坐标,建立v t坐标系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
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保留描点痕迹,无描点痕迹不得分)
1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打出一条较为理想
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把开始打的模糊不清的点去掉,把清晰的第一个点标记为 1,随后连续的几个点
依次标记为 2、3、4.测量出的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0.02s。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图甲中已有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填选项字母)
A.刻度尺 B.停表 C.8V 的交流电源 D.220V 的交流电源
(2)学校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约为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高一物理试题第 3页,共 4页
(3)若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电源电压变低了
B.电源电压变高了
C.该同学采用了先打点后让纸带下落的操作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有摩擦
四、解答题,共 46 分,需写出必要的公式和解题过程,只写答案不得分。
15(10 分).已知某物体 v-t 图象如图所示。求:
(1)从开始计时到 3s 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从计时开始到 6s 末物体的位移大小;
(3)物体从 6s 末到 7s 末的加速度大小。
16(12 分).某空降兵从旋停的飞机中出舱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了 2s后,打开伞包匀速运动了
4s,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6s到达了敌方的地面,此时空降兵的速度恰好为零,g 取 10m/s2。求:
(1)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2)空降兵实施空降发生的总位移是多少。
17(10 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 0~3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甲所示。求:
(1)汽车在 15s末时的速度 v1和 30s末时的速度 v2
(2)画出汽车在 0~30s内的 v-t 图像
2
18(14 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 a=3m/s 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
时一人骑自行车以 v0=6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 最远距离是多大
(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高一物理试卷第 4页,共 4页2021 年秋季期市直五所普通高中期中联合质量评价检测答案
高一物理
1.【答案】D【详解】A.“9秒 83”指的是时间间隔,A 错误;B.在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撞线时,不
能将苏炳添看成质点,B 错误。C.100 米半决赛中,由于运动员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因此位移大小
x 100m
一定等于其路程,C 错误;D.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 v 10.17m/s 10m/s ,D 正确.
t 9.83s
2.【答案】C【详解】设排球初速度的方向为正,由题意可知,0.2s 中排球的速度变化量为
v 44
v 22 22 44m/s a m/s2 220m/s2,则加速度
t 0.2
则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220m/s 2,故 C 正确,ACD 错误。故选 C。
3.【答案】A【详解】“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中“上涨”类比为速度增大,“ 减缓”类比为加速度
减小,所以“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即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故 A正确;BCD 错误。
4.【答案】B 【详解】A.由 x—t 图象可知,2s 末甲的位移为 4m,乙的位移为 1m,则 2s 末甲、乙
两物体相距 3m,A 错误;B.由图可看出 4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为 0,B 正确;C.由图可看出在
2 ~ 6s 内甲向负方向运动,C 错误;D.由图可知,2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为 3m,D错误。
5.【答案】D 【详解】AB.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即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
由落体运动,故 AB 错误;C.不同物体所做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是相同的,故 C 错误;D.质
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式知,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3:5,故 D正确。
2 2
6.【答案】C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v - v0 = 2ax
v2B v
2
知 x CAB = ,xAC = 所以 AB∶AC = 1∶4 则 AB∶BC = 1∶32a 2a
1 2
7.【答案】A 【详解】设物体下落时间为 t,第 1s 内下落高度为 h1 gt1 =5m2
1
则最后 1s 内下落高度为 2 = g 2
1 ( 1)2 = 5 1=25m 解得 t = 3s2 2
1
则物体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g 2
2 = 45
8.【答案】D 【详解】A. 在 2~4s 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
B. 质点在 0-2s 内的加速度为 a
10 0
1 m/s
2 5m/s2 ,
2 0
10 10 2 2
4-6s 内的加速为 a2 m/s 10m/s6 4
质点在 0-2s 内的加速度比 4-6s 内的加速度小,B错误;
2 5 10 1 10
C. 在 0-6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v x1 x2 2 2 m/s 5m/s C 错误;
t 6
D. 前 5s 向正方向运动,第 6s 向负方向运动,所以在第 5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正确。
9. 【答案】AC【详解】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可知物体 A的加速度比物体 B的加速度小,即
高一物理答案第 1页,共 4页
B的速度变化快,A的速度变化慢,故 A正确,B错误;C.物体 B 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
同,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可知 B 的速度可能增加,可能减小,C正确;D.物体 A 的加速度为正值,
但是初速度的方向未知,无法确定物体 A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D 错误
10.【答案】AD 【详解】AB.根据 v2 2gh,高度比为 2:1,所以落地的速度比为 2 :1, B错误
A 正确;CD.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g,与重力无关。故加速度之比为 1:1,C 错误 D 正确。
0 v 10
11.【答案】BC【详解】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t 00 s 50sa 0.2
2
1min v 10
2
则 内通过的位移等于 50s内的位移为 x 0 250m,此时汽车已经停下,速度为 0
2a 2 0.2
故 BC正确,AD错误。
12.【答案】BC【详解】A.B 质点最初 4s 内的速度变化量是ΔvB 5m/s 5m/s 10m/s 故 A错误;
BC.v-t 图像与 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B 质点最初 3s 内的位移是 xB 5 1m 5 1m 0,平均速
X
度 v = B =0 ;最初3s内的路程是 sB 2 5 1m 10m 故BC正确,t
D.A 质点在最初 3s 内的位移是 xA 10 3m 30m
所以 A、B 两质点最初相距Δx xA xB 30m 故 D 错误。
13.【答案】(1)D 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2)①0.25 ②
【详解】 (1)见答案;
(2)①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 B点的速度为
2
v x AC 5 10B 0.25m/s2T 2 0.1
②根据表格中提供数据,利用描点法可得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14.【答案】AC 9.50 D
【详解】(1)A.实验中需要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即需要刻度尺,故 A正确;
B.实验的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可记录重物运动的时间,所以不需要停表,故 B错误;
CD.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8V的交流电源,故 C正确,D错误。故选 AC。
3
(2) x (13.4 5.8)×10根据逐差法,可得重力加速度 g = = m/s2=9.50m/s2
2T2 2×0.022
(3)由于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存在摩擦、重物受到空气阻力等,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小于
真实值,与电压无关,故 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高一物理答案第 2页,共 4页
15【详解】(1)从开始计时到 3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
= 3 0 = 4 0= 21 3 =1.33m/s -------------------- (3分)1
(2)物体从计时开始到 6s 末物体的位移大小,由“面积法”得(用公式法计算,正确也可得分)
x = (3+6)×4 = 18m
2 -------------------- (3分)
(3)物体从 6s 末到 7s 末的加速度大小
3 0 4 22 = = = 2 / 2 2 1 -------------------- (3分)
大小为 2 / 22
-------------------- (1分)
16【详解】
(1)依据题意,空降兵在前 2s内在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h 11 gt
2
1 20m -------------------- (3分)2
(2)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 2s末的速度为
v gt1 20m / s -------------------- (2分)
空降兵在第二阶段是以 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有
h vt 80m -------------------- (2分)2 2
空降兵在第三阶段是以 20m/s的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
h v3 t3 60m -------------------- (3分)2
总位移
H=h1+h +h =160m -------------------- (2分)2 3
17. 【详解】(1)汽车在 15s末的速度 v15=a1t1=2m/s2×15s=30m/s -------------------- (3分)
30s末时的速度 v30=a1t1- a2t2=2m/s2×15s-3m/s2×10s =0m/s -------------------- (3分)
(2) 在 0s~1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5s末的速度是 30m/s;
在 15~2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20s~30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0s
末的速度为零:根据汽车在第 15秒末、20秒末、30秒末的速度做
出 v-t图线如图所示 (不一定要写文字说明,能做出 v-t 图像,并准
确做出对应时间段内的图线即可得分)---------------- (4分)
高一物理答案第 3页,共 4页
18.【详解】(1)两车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即有
v v
汽 0
6m/s --------------- (1分)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得汽车运动时间
v
t 汽 6 s 2s -------------- (2分)
a 3
此过程中的自行车位移
x自 v0t 6 2m 12m ------------- (2分)
汽车的位移
x 1 at 2 1 3 22m 6m
汽 --------------- (2分)2 2
所以汽车追上前两车相距最远距离为
xmax x自 x 6m汽 --------------- (1分)
(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车位移相等,距离最近,故有
1 at2 v0t -----------------(2分)2
解得相遇时间为
2v
t 0 2 6 s 4s --------------- (2分)
a 3
汽车的速度是
v at 12m/s -----------------(2分)
高一物理答案第 4页,共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