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末单元复习简案-北师大版(9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期末单元复习简案-北师大版(9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2 14:49:11

文档简介

学科 _二_年级( )班 __数学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_ 周星期_ _
授课内容 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计算。 知道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根据相邻的口诀推算出下一句口诀。 能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 掌握2—5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训练 1、补充乘法口诀,并根据乘法口诀列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九 二七 四五 □×□=□ □×□=□ □×□=□ □×□=□ □×□=□ □×□=□ 2、填一填。 3×□=12 □×5=25 □×3=24 20=□×4 2×8=□×4 □×2=3×4 3、 4、○+△=36,○=△+△+△,那么△=( ),○=( )。 5、 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如果每只蜜蜂用一个小桶,这些小桶够分吗? 6、制做一辆小火车需要5个易拉罐做车厢,每节车厢需要2个瓶盖做车轮。做一辆这样的小火车一共需要几个瓶盖?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四(  )   (  )十五  (  )七三十五 (  )十六 (  )三十 (  )六十八 四六( ) (  )五二十五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 )=32  ( )×7=35   3×( )=3 ( )×5=40 7×( )=14 6×( )=48 += 12,= ,那么=( ), =( )。 4、看图列式计算。 5、 (1)买4个文具盒需要多少元 (2)买8盒蜡笔和一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 (3)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学科 ___年级( )班 _________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__周 星期__
授课内容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能用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读懂表格的信息,能从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
目标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训练 1、竖式计算 100-45-27= 85-24-38= 100-75+27= 35+28-46= (1)小明第三次踢了多少下? (2)小亮一共踢了多少下? (3)小红第一次踢了多少下? 3、小军得了多少颗星星? 手工小组上午做了 38 件手工,下午做的比上午多 13 件,手工小组一天做了多少件手工? 动物园里有46只猴子,37只大象,狮子的数量比猴子和大象的总数少35只,狮子有多少只?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竖式计算 39+23+32= 100-64-18= 6+85-49= 学校舞蹈社原来有38人,现在有22人毕业,又新加入了29人,现在舞蹈社有多少人? 3、二年级开联欢晚会,一班有33人,二班有39人,礼堂有80把椅子,还空多少把椅子? 4、手工小组计划做工艺品,上午做了37件,下午做的比上午多15件,今天一共做了多少件? 5、图书馆有46本故事书,39本科技书,连环画的数量比故事书和科技书的总数少28本,连环画有多少本?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学科 _二_年级( )班 __数学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_ 周星期_ _
授课内容 认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解决生活中与“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目标 1.学会用米、厘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2.掌握用尺子画线。 3.能正确比较长度单位的大小关系。
课堂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1)教室长10( ) (2)桌子高90( ) (3)回形针长3( ) (4)操场跑道长200( ) (5)1个杯子高10( ) (6)桌子长1( ) 2、换算单位。 3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250厘米=( )米( )厘米 205厘米=( )米( )厘米 3米70厘米=( )厘米 3米7厘米=( )厘米 3、把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2米 2厘米 2米4厘米 240厘米 ( )<( )<( )<( ) 下列物体是几厘米? (1)铅笔长( )厘米,小刀长( )厘米; (2)铅笔比小刀长( )厘米,小刀比铅笔短( )厘米; (3)铅笔和小刀一共长( )厘米。 5、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 6、谁说的对 在括号里画“√”。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1.( )和( )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测量单位。 2.通常,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刻度,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 3.明明身高98厘米,再长( )厘米,他的身高就是1米。 4.在○里填上“>”“<”或“=”。 99厘米○1米 2米90厘米○3米 5米○500厘米 80厘米○1米-30厘米 40厘米○4米 21厘米○20米 5.在( )里填写合适的数。 700厘米=( )米 1米-35厘米=( )厘米 1米=( )厘米 9米-200厘米=( )米 87厘米+13厘米 =( )米 39米-35米 =( )厘米 6.按从小到大填空。 (1) 31米 399厘米 4米 20厘米 ( )<( )<( )<(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红身高约140( ) 教室长约10( ) 杯子高约15( ) 练习本宽约16( ) 课桌高约80( ) 跳绳长约2( ) 床长约2( ) 楼房高约30( ) 按要求画图。 1.画一条5厘米的线。 2.画一条比5厘米段3厘米的线。 9.一根绳子长16米,将它剪后制成相同长度的跳绳,恰好能剪成8根,一根跳绳长多少厘米? 10.爸爸的身高是1米85厘米,小明站在一张高60厘米的凳子上时,恰好与爸爸一样高,小明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11.将一根铁丝对折两次后,长约8厘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学科 年级( )班 _____数学__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 周星期_ _
授课内容 学会相同加数加法和乘法算式之间的转换。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掌握用各种方法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
目标 1、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2、能够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
课堂训练 1.将下列加法算式转换为乘法算式,或将乘法转换为加法。 3+3+3+3+3+3乘法算式: 6+6+6+6乘法算式: □□ □□ □□ □□ □□ 每组有____个,有____组。就有____个____。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 每组有____个,有____组,一共有____个桃子。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 横着数:每行____个,有____行,就是有___个___。 竖着数:每列有____个,有____列,就是有___个___。 4. 每次跳____格,跳了____次,一共是_____格。 5. 4×2 圈一圈,用两种方法表示3×7。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1.2个6相加是多少? 2.5×3=15 表示( )个( )相加,或( )个( )相加。 3.4+4+4+4+4+4=24 写成乘法算式是( ), 表示( )个( )相加。 4.3×4=( )+( )+( )=( )+( )+( )+( ) 5.两个乘数都是7,列式为( ) 6.求几个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 7.2+2=2×2,所以3+3等于3×3 ( ) 8.6+6+6+6+6=30表示5个6相加,还可以表示5的6倍 ( ) 9.两个加数都是5, 和是多少 列式:2×5=10 ( ) 10.小青蛙每次跳( )格,跳了( )次,一共跳了( )格。 加法算式为:_____ ____, 乘法算式为:__________ 。 11. 每堆有( )个葡萄,有( )堆,一共有( )个。 加法算式为:________, 乘法算式为:____________. 12. ①横着看,每行有( )个,有( )行,一共有( )个梨。 加法算式为:___________,乘法算式为:____________。 ②竖着看,每列有( )个,有( )列,一共有( )个梨。 加法算式为:___________,乘法算式为:___________。 6+6+6=( )×( ) 2+2+2+2=( )×( ) 9+9+9+9=( )×( ) 5+5+5+5+5+5=( )×( ) 4×7+7+7=( )×( ) 6×8+6=( )×( ) 8×7-8×3=( )×( ) 9×4-9=( )×( )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学科 _二_年级( )班 __数学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_ 周星期_ _
授课内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辨别轴对称图形。 认识平移和旋转,知悉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目标 能根据剪出半边图形,找出对应的轴对称图形。 正确区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课堂训练 1、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请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画“√”。 2、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3、判断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画“△”;哪些是旋转,画“○”。 仔细观察,填一填。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下面的图形展开后像什么?连一连。 2、选择填空。(下面的现象是“平移”或“旋转”。) 3、所有的汽车只能前进或倒退,请你指挥图中的车辆,让⑤号车开出出口。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下面的图形展开后像什么 连一连。(16分)
王米凸
四、找出下列图形沿着中线对折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在下方的括号里
画“√”。(12分)
六、选择填空。(下面的现象是“平移”或“旋转”)(12分)
1、汽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3、推拉窗的运动是(
4、玩具竹蜻蜓的运动是(
5、小乐的陀螺是(
)运动的。
6、风扇的运动是(
七、填一填。(12分)
☆向()移动了
格。
2、◇向()移动了()格。
3、△向()移动了()格。
(1)③号车
()格;
(2)④号车
()格
出口
(3)①号车
)格

(4)②号车
()格
(5)⑤号车
()格。
0△
R〖
团狐
☆向()移动了()格。
◆向()移动了()格。
△向()移动了()格。
△学科 ___年级( )班 ___数学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___周星期____
授课内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 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 复习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标 复习数一数与除法的内容 会解决简单的除法解决问题
课堂训练 计算。 36÷6=  3÷1=   35÷5=   32÷8=    5÷5= 48÷8= 7+2= 45÷9= 3×5= 18÷2= 24-3= 28÷7= 填空题。 1、6个4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读作( ),口诀( )。 2、16里面有( )个8;36是9的( )倍;7的3倍是(   )。 3、25÷5=( ),读作(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4、把24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每人分(  )个苹果。 5、有24条金鱼,如果每3条金鱼装一袋,可以装(   )袋,列式为(    ); 如果把这些金鱼平均装在6个袋子里,每个袋子装(  )条,列式为(   )。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3<17 ( )×2<16 9×( )<39 40>5×( ) 29>7×( ) 23>( )×4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把18个苹果分成9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个。 ( ) 2、把9个篮球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3个。列式为3×3=9。 ( ) 3、除数和被除数都是7,商是1。 ( ) 4、32个桃子,每4个装1盘,可以装9盘。( ) 画一画,填一填。 △ 的个数是○的3倍。 2、 ○的个数是△的3倍。 解决问题。 1、 (1)一个篮球是一双袜子的5倍,一个篮球多少元? (2)45元可以买几顶帽子? (3)买一副手套的钱可以买几双袜子? (4)请你再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学科 _二_年级( )班 ___数学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___周星期____
授课内容 1、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结合情境图提出并解决关于除法问题。
目标 复习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课堂训练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5÷5= 28÷7= 45÷5= 42÷7= 72÷9= 16÷2= 15÷5= 63÷7= 56÷8= 填一填。 按要求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1、先画12个○,再把这些○平均分成4份。 □○□=□( ) 2、每份有2个□,有5份。 □○□=□( ) 3、第一行画3个 ,第二行画△,△的个数是 的3倍。 第一行: 第一行: □○□=□( ) 四、 1、笑笑买8瓶果汁和1瓶矿泉水,需要多少元? 2、淘气带了20元,买7个面包,够吗? 3、54元能买几桶方便面? 4、请你再提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一、计算。 72÷9= 64÷8= 24÷4= 5×8= 30÷6= 8×5= 9÷9= 49÷7= 45÷5= 4×9= 32÷4= 42÷7= 3×9= 63÷7= 56÷8= 算一算、填一填。 被除数5635872除数7598商9716
填一填。 解决问题。 (1)买6顶帽子和1副手套需要多少元? (2)王阿姨带了20元,想买7条手帕,钱够吗? (3)请你再提出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学科 _二_年级( )班 __数学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_ 周星期_ _
授课内容 辨别区分不用面值的人民币,讲授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解决生活中与“购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目标 1.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多样化的付钱方法,学习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3.能正确比较价钱的大小关系。
课堂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人民币单位。 一个书包 55( ) 一箱牛奶 45( ) 一支铅笔 50( ) 一份麦当劳套餐 25( ) 一件衣服 60( ) 一套尺子 40( ) 2、在○里填上“>”、“<”或 “=”。 5元 ○ 48角 1元 ○ 100分 20分 ○ 2元 9角9分 ○ 1元 6角5分 ○ 65分 15角 ○ 1元6角 7元3角 ○ 3元7角 79角 ○ 8元 3、把下面的这些钱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 4元3角 8角8分 1元6角 9角1分 ( )<( )<( )<( )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1元=( )角 2元=( )角 45角=( )元( )角 3、1张 可以换( )张 和( )张 。 4、3张 + 6张 =( )元( )角 5、50角和5元相比,( )。 A.50角多    B.5元多    C.一样多 6、钢笔每支3元5角,小明付给售货员5元,应找回多少钱?( )。 A.2元    B.2元5角    C.1元5角 7、将下列钱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元 6元6角 6角6分 6角 6分 ( )<( )<( )<( )<( ) 8、解决问题。 (1)买1块蛋糕和1包饼干,一共需要多少钱?可以怎么付钱? (2)买1块雪糕比1包饼干贵多少元? (3)小冬有7元,买1块雪糕和1瓶牛奶,钱够吗? (4)小明想买三种商品,他最少要花多少元?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学科 _二__年级( )班 _____数学____学科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第_ 周星期__
授课内容 巩固复习6.7.8.9的乘法口诀,并编制6.7.8.9的乘法口诀 借助用点子图理解6.7.8.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 1.理解6.7.8.9乘法口诀的意义。 2.运用6.7.8.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训练 1.选择题 (1)停车场有大客车8辆,卡车是客车的9倍,卡车有( )辆。 A .17 B.72 C.27 两个乘数分别是7和6,积是( ) A.13 B.42 C.1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3<20 5×( )<30 45>( )×9 8×( )<64 按要求列算式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解决问题 爷爷今年63岁,奇思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奇思的5倍, 爸爸今年多少岁? 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 爸爸比奇思大多少岁? 完成情况
上课人数: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
课后作业 填空题 1. 6+6+6+6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它表示( )个( ) 相加。 2. 把口诀填完整。 七九 ( ) 五九( ) ( )八五十六 3.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的积是64,这两个数的和是( )。 4.比8个6少8的数是( ),30比3个8多( )。 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9=36 7×(   )=42 二解决问题 (1)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个文具盒的8倍,一件上衣多少元 (2)买7支钢笔,一共要花多少元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完成情况
上交作业:_____人 过 关 ( )人 待过关 ( )人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