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水盐调节
01
水盐调节
来源
代谢产生的水
饮水
去向
食物中的水
肾排尿——主要
大肠排出
肺
皮肤
经过肾小球滤过
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收
生成尿量
人体内无机盐很多种,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Na+和Cl-在细胞外液中占主要,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很重要。
水盐的平衡密不可分。——又叫渗透压调节。
水盐调节
渗透压是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越多,渗透压约大,比如血浆里面Na+和Cl-越多,渗透压越大,对水吸引力越大。水盐的平衡密不可分。——又叫渗透压调节。
水盐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尿量减少
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释放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 上升 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 ,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恢复正常。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 ,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恢复正常。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2019全国Ⅱ卷理综,4,6)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例题1
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
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例题2
Q1——冬天尿多? 还是夏天尿多?
冬天代谢增多,出汗减少,产水量增多,当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减少,从而使尿量增加。
下列有关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B.人体摄取食物过咸,渴觉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产生兴奋
C.人体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此时下丘脑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D.人体从30 ℃环境进入0 ℃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例题3
Q2—喝1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及尿量变化
大量清水进入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减少,从而使尿量增加。
Q3—喝1L生理盐水后,外液渗透压及尿量变化
生理盐水渗透压等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不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不变。
尿量怎么变呢?
增加了!!
右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例题4
(2021河北)(多选)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C. 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
例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