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故宫博物院》课堂实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10 20: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宫博物院》
课 堂 实 录
作者:李雪琴
单位:虎城小学虎城初中分部
联系电话:15982682651
授课教师:李雪琴
授课班级:八年级二班
指导教师:廖永成
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第110页
授课时间: 2009年10月20日 第一节课(8:30——9:15)
课型:分析课
参加听课的教师:罗永生 、张其熙 、刘跃良 、熊继红 、李小平 、廖永成
师:在中国的名胜古迹中,有哪些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少林寺、 青城山、苏州园林、乐山大佛...... (全场鼓掌)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就北京而言,有哪些?
生:长城、颐和园、圆明园…… (鼓掌)
生:我补充,还有故宫。
师:(点头)很对。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的最大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出示课件)(学生认真地倾听)
师:说到故宫,那么在同学们心中,故宫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以“我所了解的故宫”为话题,让大家说说你所知道的故宫。
生:我听一个朋友说,故宫有9999个房间。(学生惊呼)
师:为什么不是10000呢?
生:听说是为了求一个吉利。
师:嗯,九是中国人眼中最大的数字,含有长久的意思。
师:还有哪些同学?
生:故宫旧称紫禁城,它的墙是紫色的,闲杂人等不得入内的哦。
师:紫色代表高贵、威严,皇室多使用这种颜色。
生:故宫有九十多万件藏品……(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师:好,今天我们顺着作家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和秩序井然的布局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的朗读磁带,注意一下文中的方位词语。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宫博物院图片,学生听读,感知文意。(学生认真地倾听)
反思:这里同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效果会更好。
师: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生:故宫。
生:故宫博物院。(板书)
师:(高兴地)都答对了。称故宫是因为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称故宫博物院是着眼于它丰富的藏品和宏大的建筑规模而言。
师:本文属于哪类说明文呢?
生齐答:事物性说明文。
师:它总体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区别于其他说明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生:布局好,有条理。
生:我再补充,还有美观 。
师:对,也就是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雄伟壮观。
(板书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雄伟壮观)
师:刚才让同学们找的方位词找好了吗?
生:找好了,有东门 、西门 、北门。
生:还有: 两旁 、中央 、周围 、向南 、往北 、中间 、上 、后面 、正中......(鼓掌)
师:为什么要找出来呢?因为是空间顺序。
师:那我们不急于先谈说明顺序,前面让同学们准备的故宫示意图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点头)
师:我们先来填一下,大家合作一下好吧。
生:好。
(分小组)
学生相互合作,根据课文内容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故宫示意图上依课文填充。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填,填完了,老师 ( http: / / www.zengmin.net" \t "_blank )帮助整理一下顺序。(学生兴致高昂,愉快合作)
师:好,下面我们进入故宫博物院的网址,我带大家游览一下。
游览线路:天安门 → 端门 → 午门 → 汉白玉石桥 → 太和门 → 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广场 →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 顺贞门 → 神武门。(出示课件)
师:天安门怎么样,好不好看哪?
生:可以,非常雄伟壮观。
师:大家再看看铜狮 ,什么表情?
生:很威武 、雄壮。
师:起什么作用?
生:守卫、保护的作用
师:书上是怎么说的呢?
生:第3自然段写道: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同学认真地读这一句话)
师;对。接下来我们到太和殿,这是内景,红色方台上的是什么?
生:皇帝的宝座 。
师:注意看天花板,上面有什么?
生:画儿 。
师: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
生: 这样写的: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同学认真地阅读)
师:(愉快地)很对。这个是什么?
生:鳌头,书上在第几自然段提到?
生:第六段。
生:还有第四段 。
师:作用是什么?
生:排水。
生:点缀。(学生积极抢答)
师:回答得很好。它既起装饰作用,又有排水作用。更奇妙的是鳌头嘴里还有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
师:那我们再到中和殿看看,这是外景,中和殿的作用是什么?
生:皇帝在里面休息。
师:这是内景,里面有什么?
生:屏风。
师:我们再来到保和殿看看吧,这里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啊?
生:殿试。
师:也就是招贤纳才的地方。我们继续往前走。
师:注意这儿有一个小广场,这是前朝和后廷的分界线。这是乾清宫,乾清宫给你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什么呢?
生:“正大光明”四个字,它金光闪闪的,很耀眼。
师:嗯,很多影视中都能看到,它是干什么的呢?
生: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
生: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学生发言积极)
师:这是交泰殿,是干什么的?
生:皇帝放玉玺的地方。
师:这是坤宁宫,用来干什么呢?
生: 皇帝结婚。
师:接下来是御花园,御花园中有大小建筑20多座,不大,但是绝不重复,亭台楼阁,象我们的苏州园林啊,继续往前走,就是神武门,也就出故宫了。现在我们顺着最便捷的路就浏览完了故宫。
师:很显然,这篇文章是按照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说明的,那么以什么为中心进行说明的呢?(板书 空间顺序)
生:小广场。
师:不够标准。
生:我认为是中轴线。
师:对了,说明有哪三种顺序啊?
生: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反思:教师可以在此对三种说明顺序作简单介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师:文章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呢?
生:总分。
师:总分吗?
生:(积极地)我认为是总分总。1,2自然段总写;3--15自然段分写;16自然段总结。
师:对的。1,2自然段总写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3——15自然段分说,以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来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
(板书 总——地位、布局、风格 分——前朝,内廷 总——总括艺术特点)
师:分写的哪些是重点内容?
生:三大殿。
师:三大殿中详写了哪一个?
生:太和殿。
师:具体是哪些段落?
生:5、6、7、8自然段是详写。
生齐读5,6,7,8自然段。(学生认真地,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第五段写太和殿的什么?用词语概括。
生:颜色。
师:(质疑地)颜色吗?
生:(积极地)外观。
师:(满意地)对,外观。画出表现外观的词语。(学生积极地做)
生齐答:有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师:第六段写什么?用词语概括。
生齐答:内景。
师:第七段写什么?
生:太和殿的位置。
师:第八段写太和殿的什么?
生:它起什么作用。
师:意思对了,但用词语该怎样概括?
生:功用。
师:对了!那么这些又是采用什么说明顺序呢?
生:逻辑顺序。
师:怎么会是逻辑顺序呢?
生:从外写到内。
师:从外到内是什么顺序?
生:(若有所悟地)哦,对了,应该是空间顺序。
师:对了。那为什么要详写?
生:它起代表的作用,代表我国古典建筑的杰出艺术。
生:它是故宫的重点建筑物。
生:它是皇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地位非常重要。(同学们积极地发言)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都回答得很有道理。
师:略写了哪些呢?
生:后三宫。
师:文章当中有很多描写龙的语句,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生: 第5段的“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生:还有“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生:还有“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学生认真地读描写龙的语句)
师:为什么写这么多龙?
生:(不好意思地)因为是皇帝活动的地方,而古代皇帝把自己比作龙,所以要写那么多的龙。
师:同学们不必拘谨,其实你们表现得很棒,回答得很有道理。那还有呢?
生:有象征意义。
师: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象征皇帝。
生:象征皇权。
生:象征皇族。(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说得很有道理。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自己当作是龙的化身,是皇权的象征。
生:哦,懂了。
师: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言?
生:故宫太壮观,太雄伟了。
生:故宫修的太好了。
生:我为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鼓掌)
师:故宫是我国古典建筑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宫殿建筑的杰作,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们对祖先们说声谢谢。
师:下来同学们用空间顺序,详略结合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我们的学校。
下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由于比较紧张,所以答问不够积极,我应该多鼓励,多启发,然而,教学中我做的不够,以后我一定多注意。另外,对于故宫,绝大多数同学只是听说过,并不了解,在课前我应该布置学生查资料了解,可这方面我做的不足。
附板书设计:
总————地位、布局、风格
前朝

后廷
总————总括艺术特点
空 间 顺 序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雄伟壮观
故宫博物院(事物性说明文)
PAGE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