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实验初中2012—2013学年度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6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瑰( )宝 褒( )贬 qiè( )意 zhù( )藏
2.根据原文填空。(10分)
(1)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2)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3) ,大雪满弓刀。
(4)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正是河豚欲上时。
(5)晓战随金鼓, 。(6)______________,红杏枝头春意闹。
(7) ,死即举大名耳, 。
3.下列各句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这里山清水秀,尤其那一座座突兀挺拔的山峰,巧夺天工,美不胜收。
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如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 易中天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4.阅读下面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阅读后得出的结论。(4分)
材料一:在古老的历史上,中国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国的台湾和钓鱼岛邻近着另一个独立的国家叫琉球,隋炀帝曾派使臣朱宽召其归顺。到了14世纪,明太祖威震四方,琉球王乃正式进贡朝廷,成为藩邦属国。
料二:1940年,同属于日本“辖属”的台湾和琉球争夺钓鱼岛的归属权,日本东京法庭作出判决:钓鱼岛仍旧归属台湾管辖。1945年日本向中、美、英、法等盟国投降,声明无条件地废除两国之间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随即被废除。按照此约,台湾和它所属各个群岛包括钓鱼岛、琉球群岛,全部回归中国。
材料三:从1964年生效的《大陆架公约》和1982年通过的《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看,钓鱼岛等岛屿与中国台湾省属于同一地质构造。钓鱼岛与中国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而与日本“辖下的琉球群岛”相隔着2000公尺深的海沟。按照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的原则,我国对全部东海大陆架享有主权,自然也对坐落在大陆架上的钓鱼岛等岛屿享有领土主权。
5.病句修改:(6分)①气象物候知识既实用又有趣。②正常的物候条件,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③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依据草木枯荣、候鸟去来、云彩变化等现象来安排农事。④诗人们也从大自然丰富的语言中得到灵感,他们常常由物候现象联想到繁复的生命过程,生发出诸多感悟,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体验。⑤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能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增强科学意识。
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2)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6、诗歌鉴赏(8分)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尾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2)与“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物候现象决定因素相同的一项( )(4分)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D.南京桃花比北京早开20天。
二、理解与感悟(44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分)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像,想像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13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
7.第①段画横线部分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3分)
8.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睡在大山里,为什么“就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让人感到“温馨”而“甜蜜”
(2)走进大山,心灵为什么会得到“净化” (5分)
9.比较阅读第⑤段和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杨朔《画山绣水》)
面对陕北的山和桂林的山,你的想像是否相同 为什么 (3分)
10.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 (3分)
11.结尾的四句“为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悟 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3分)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6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⑵咸来问讯
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⑷便扶向路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4、下面是从陶渊明《桃花源诗》中节录的诗句,认真阅读,回答问题。(4分)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释: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这些诗句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15、“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的人怎样的心理?有何作用?(4分)
16、《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你认为作者在《桃花源记》和《饮酒》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4分)
17、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即取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意境。请结合文意和本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4分)
三、名著阅读(20分)
18填空。(8分)
(1) 《鲁滨逊漂流记》 从野人手中救下“星期五” 。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人名)战胜了伤寒,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
(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 (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常满意。
(4)《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是 。
19、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2分)
(2)从这段文字来看,林冲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4分)
A、疾恶如仇 B、胆小怯懦 C、谨慎细心 D、武艺高强
(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也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6分)
示例: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①林冲上梁山——( )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 )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
泗阳实验初中初三语文月考试题
答题纸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6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瑰( )宝 褒( )贬 qiè( )意 zhù( )藏
2.根据原文填空。(10分)
(1)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____________________,
(5)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
3.下列各句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4.结论: (4分)
5. (6分)(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2)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6、(1)答:
(4分)
(2)( )(4分)
二、理解与感悟(44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分)
7.(3分)答:
8.(1) (3分)答:
(2) (3分)答:
9.答:(3分)
10.(3分)答:
11. (3分)答: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6分)
1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⑴属 ⑵咸
⑶绝境 ⑷扶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译文:
⑵译文:
14、(4分)
答:
15、(4分)
答:
16、(4分)
答:
17、(4分)
答:
18、填空。(8分)
(1) 。 (2)
(3) (4)
19、
(1)《 》。(2分)
(2)( )(4分)
(3)(6分)
①林冲上梁山——( )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 )
③林冲到了野猪林——( )
参考答案
1、略2、、略3、D4、钓鱼岛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5.(1)有语病的是第②句,去掉“正常的”或改为“物候条件正常与否,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2)有语病的是第⑤句,删去“使”即可。(改对一句得一分)
6、(1)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守边士卒誓死消除边患,为国立功的愿望和决心。(2)B
阅读(一)7.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或:陕北的山8(1)因为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包容一切。(能答出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即可得分) (2)因为陕北的山纯净、寂静,能够涤荡人的心胸,使人忘却烦恼和忧愁,心灵变得纯洁。9.不同。因为陕北的山是雄壮的(磅礴的、强劲的),而桂林的山是瘦峭的(玲珑的),所以想像是不同的。10.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赞美之情。
11.陕北的这一切都是陕北的山养育和熏陶的结果。或:陕北的。山是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源泉)。(意思对即可。)
阅读(二)12、略13、略14、⑴与课文“土地平旷……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
15、不愿与外界交往,害怕外面的人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不得埋下伏笔16、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和谐美好的社会17、例:城市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问题提供创意性的解决途径
18.(4分)(1) 鲁滨逊(2)保尔·柯察金(或保尔,或柯察金)(3)大人国(4)神行太保。(每处1分,如写错别字不得分)
19、《水浒传》 C (2分) ①官逼民反 ②单刀直人③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