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3.体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索的乐趣。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引入。同学们,你们课间都做哪些游戏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课间活动情况)
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可真丰富啊!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正在进行课间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情境。(师先出示课本信息窗情境图)仔细观察情境图,从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类整理,将提前写好的信息贴在黑板上。)
1)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
2)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1)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 讲授新课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第第一个红点问题“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1.把需要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思考:怎样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指名列式,师板书:20×2=
20×2得多少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揭示课题并板书。
2.学生先独立思考20×2得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组合作讨论,应该怎样计算。
出示探究提示:
1)先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2)4人一组,讨论: 用什么方法计算。
3)组长总结每个组员的发言记录。
学生在思考中探究,师注意巡视,不失时机鼓励表扬合作效率好的小组,并全班提出表扬鼓励。
(三)重难点精讲
汇报交流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1.交流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1)摆小棒
学生展示摆的过程并讲清:1捆表示10,2个2捆是4捆,4捆就是40。
(2)加法:2个20相加:20+20=40(人)。
(3)先算 2×2=4,再在4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得40。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算理:
师质疑:先算2×2等于4,再在4后面添上一个0,明明是20乘2,为什么可以先算2×2=4呢?(稍等片刻)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一个2表示2个十。
师:是的,20其实就是2个十、2个十乘2当然等于4个十,就是40。
师板书:2个十乘2是4个十
指名多找几位学生说一说算理。
同位互相说一说。
师:其实不是没看这个0,而是很巧妙的把这个0藏在了2个十里面,这样我们又可以用乘法口决口算了。二二得四,添一个0等于40。
同位说一说这种口算方法。
2.优化算法,深化算理
教师:刚才我们想出了摆小棒、转成加法计算、藏0这三种方法,算出了20×2。大家表现得非常棒!来看这个算式20×9,你想怎样计算呢?还能用加法吗?
指名回答。
(学生会发现,再用加法的话很麻烦。)
你现在认为那种方法最好呢?
教师小结:其实摆小棒和藏0的方法是一个意思,只是把藏0的方法通过小棒呈现出来。刚才通过比较我们又发现计算时用加法的这种方法并不都适用,遇到大一点的数就很麻烦了,藏0的这种算法还是比较合适的。
其实藏0的方法用数学上的语言就是说20是2个十,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就是40。这是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口算方法。
那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呢?20×2=40(人)
最后不要忘记写答。(答: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40人。)
3.小试牛刀
出示情境图: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弄清图意,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图意: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
问题:3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学生列算式:20×3
师: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小结:20是2个十,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就是60。
那20×3=60(根) 答:三头大象一共运60根木头。
4. 归纳总结口算方法:先看有几个十,几个十乘几得到了几个十,有几个十就是几十。
四、归纳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光明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比较找到了最合适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看有几个十,几个十乘几得到了几个十,那有几个十就是几十。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 20×2=40(人)
每组20人。三(1)班跳舞的一共 2个十乘2得4个十 ,4个十
有多少人? 是40。
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运20根木 20×3=60(人)
头。3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2个十乘4得6个十 ,6个十
是60。
作业布置
完成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9-10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