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4.小蜗牛 第1课时 优质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文14.小蜗牛 第1课时 优质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2 09:53:02

文档简介

14.小蜗牛 教案
提示:本篇课文配套范读音频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偏旁“王”。
2.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孩子、好久、对于、过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 fā yá
住 在  孩 子  完 全  变 回  发 芽
hǎo jiǔ  wō niú wán bɑ  pá yɑ pá
好 久  蜗 牛  玩 吧  爬 呀 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扫码布置本篇课文朗读任务(共23张PPT)
第一课时
14.小蜗牛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课前导入
01
字词学习
02
课文浅析
03
01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一只小蜗牛从春天到秋天,妈妈派它到树林里玩,顺便看看小树发芽,摘草莓,采蘑菇,可小蜗牛每次都没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图片欣赏
蜗牛喝水
图片欣赏
蜗牛进食
图片欣赏
蜗牛产卵
图片欣赏
宠物蜗牛
图片欣赏
蜗牛的触须
02
字词学习
认一认
住 孩 玩 吧 发 芽
爬 呀 久 回 全 变
huí
zhù
hái
wán





jiǔ
quán
biàn
多音字

fā(发现)
fà(白发)

méi(没有)
mò (淹没)
写一写
结构:左右
组词:对面 对立
造句:我家对面有一个公园。
音序:D 部首:又
书写指导:右边横撇的撇要写舒展,最后一笔是点。

duì
写一写
书写指导:字写紧凑,女字横稍短。
结构:左右
组词:妈妈 姑妈
造句:我爱我的妈妈。
音序:M 部首:女


写一写
书写指导:撇捺写得舒展些,注意三横间的距离。
结构:上下
组词:全部 全是
造句:妈妈给了我全部的爱。
音序:Q 部首:人

quán
写一写
书写指导:横折钩注意顿笔,遵循先里头后封口。
结构:全包围
组词:回来 回家
造句:爸爸下班回来了。
音序:H 部首:口

huí
理解词语
发芽(fā yá):
过冬(guò dōng):
种子的胚发育长大, 突破种皮而出。
造句:春天来了,地里的种子都发芽了。
度过冬天。
造句:青蛙躲在洞里过冬。
03
课文浅析
段落大意
第一段:
交代蜗牛一家的住处。
第二段:
春天,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到树林里去玩,顺便看看小树发芽。
第三段:
小蜗牛在树林里看到了碧绿的叶子和许多草莓。
第四段:
小蜗牛爬回来已经是夏天,妈妈让它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段落大意
第五段:
小蜗牛在树林里没有看到草莓,看到了蘑菇和黄树叶。
第六段:
小蜗牛爬回来已经是秋天,妈妈让它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第七段:
小蜗牛在树林里没有看到蘑菇,看到了满地的雪,和光秃秃的树。
第八段:
小蜗牛爬回来已经是冬天,妈妈让它待在家里过冬。
初读感知
本文讲了从春天到秋天,妈妈派小蜗牛到树林里玩,顺便看小树发芽,摘草莓,采蘑菇,可小蜗牛每次都没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的故事。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初读感知
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课文后,我知道了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