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将 进 酒
李 白
(qiāng)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题解:
《将(qiāng)请、劝)进酒》意即“劝酒歌”。
且看:诗与酒的名言名句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杜甫《不见》: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拔扈为谁雄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 “酒”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臣当道
赐金返还
(744)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李白的人生经历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 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一天,他与友人岑勋到元丹丘家里做客,三人登高饮宴。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之时,借《将进酒》,吟出此千古绝唱 。
本诗背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翻译字词:
青丝: 黑色的头发 金樽:金色的酒杯 且为乐:暂且
馔玉:美好饮食 会须:应当
恣:放纵、尽情 谑:玩笑
径:就 沽取:买回
将出:拿出 尔:你,你们(大家)
自学检查:
1、指出下面加线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
A、馔玉(zhuàn) B、恣意(zì) C、将进酒(jiāng) D、欢谑(xuè)
2、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
A、径须沽取(沽:酤)B、所守或匪亲(匪:非)
C、与尔同消万古愁(尔:你)D、卒廷见相如(廷:庭)
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
①将进酒( )②呼儿将出换美酒(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
①请;②拿;③扶持;④带兵的人;⑤带领; ⑥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C
C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和重音的读法。
1、《将进酒》中提到的“主人”是谁?主角又是谁?(预习一)
——主人是:元丹丘,主角却是李白。
2、本诗说明了作者饮酒的目的是?(文中找)(预习二)
——“与尔同销万古愁。”
3、诗中表现主旨的是哪一句话?深层次思想内涵(预习三)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
预习一二三:
这首诗中,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诗人感情的基调是什么?
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脉络
悲----欢----愤----狂
情感脉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
悲
人生易老,时光易逝。
情感脉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悲
欢
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
朋友相聚之乐。
饮酒之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
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
的情思?
全文主旨
痛苦、愤慨
孔子、孟子、屈原、贾谊等人
生平得不到重用
怀才不遇。
与己相似,自况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圣贤所指何人?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为何单举曹植?
6.引用典故,用意何在?
陈王,即曹植。遭其兄曹丕
猜忌,监视,一生才学无可
施展,遂借酒销愁。其狂放
不羁的性格与李白极为相似。
情感脉络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悲
欢
愤
李白
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
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
用典,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
情感脉络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悲
欢
愤
狂
李白
狂放、自由、豪迈
佳句赏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是诗人自我价值的宣言。诗人一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失望与消极,有力地展示了诗人深藏着的一颗怀才不遇而渴望积极用事的痛苦的心灵,完全可以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媲美。他相信自己的才能总能施展,这种乐观自信的精神,慷慨激昂的气概,是李白面对失意坦然自若的思想基础,是引导他不断进取的一盏明灯,就连无数吟诵此诗的后来者也深深体会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祝愿同学们以自信豁达的人生姿态尽情的谱写出你独具特色的青春之歌。
探究学习: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而“但愿长醉
不愿醒”又含有消极的情绪,如何看待李白这两种矛盾的观点?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用”在这里主要理解为出仕,是一课种入世思想;而“但愿长醉不愿醒”又体现了他想用酒来麻醉自己、逃避世事的思想。他这种入世、出世的矛盾表现,正是他内心深处儒道思想交织的一种表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想建功立业,成就自己,这应该说是他思想的主流,但当正直的他在朝廷中受到打击、排挤,不得志时,他又不像一般的儒生一样只知痛苦而不去摆脱,他会以道家的思想酒脱地摆脱痛苦,追求自己个性的自由。李白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这种矛盾中度过的,他的诗歌也记录了他的这种矛盾。
探究学习:
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
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李白嗜酒,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
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
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这嗜酒的行为是一种无奈的排遣,内心苦闷的发泄。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总结
人生短短几个秋,
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
西边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呀,
不醉不罢休,
愁情烦事别放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