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话说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
统一和北方
各族的内迁
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比较表
三国中哪一国最有条件完成统一?
不断崛起的司马氏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皇帝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
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史称晋武帝。
到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时,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
司马昭之心——
路 人 皆 知
魏
吴
魏
263年
266年
西晋
280年
完成统一
“三国尽归司马氏”
263年,魏国灭蜀。
280年,西晋灭吴,
统一全国。
266年,西晋建立。
阅读课本,西晋如何完成统一大业的?
西晋的兴亡
时间:
人物:
都城:
统一:
公元266年
司马炎(晋武帝)
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
司马炎
西晋初年,社会面貌如何?
“其兴也勃焉”!
他们的兴盛很迅速
势不可挡
材料一
(晋武)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而(皇)后父杨骏及弟(杨)珧YAO、(杨)济(外戚)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
————《资治通鉴.晋纪》
史料记述的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所作所为,大家怎么看?羊喜欢吃嫩草 喜欢闻咸味
不思励精图治,却极端荒淫腐化,致朝政混乱腐败。
我家用麦糖洗锅。
我家用白蜡当柴烧。
我家步障紫丝40里。
我家步障锦缎50里。
2尺高珊瑚树一株。
砸掉!赔你3尺高一株如何?!
额。。。。。。。
王恺(国舅)
石崇(散骑常侍)
《石崇王恺斗富》
统治阶层奢侈腐化
材料二
材料研读
P86 针对西晋“唯钱是图”的现状,时人鲁褒作《钱神论》讽刺道:“……是故忿争辩讼非钱不胜,怨仇嫌恨非钱不解……” “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晋人鲁褒《钱神论》
讨论:材料是什么意思?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唯“钱”是图,社会价值观扭曲
道德沦丧。
西晋之“病”
一、统治者不思进取,奢侈腐朽,朝政腐败。
二、社会风气唯“钱”是图,道德沦丧。
西晋的兴亡
分封制
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同姓王,派以实权,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壮大。”
大封诸侯会造出什么后果?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阅读课本,说一说西晋实行什么制度?
八王之乱(统治内部)
背 景
为巩固统治, 大封皇族为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晋武帝
以史为鉴
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
西周、东周、汉朝。 封国势力逐步壮大,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大搞分封制!
大臣:启禀陛下,近几
年闹饥荒,各地都报告
说老百姓没饭吃,到处
都有饿死的人……。
晋惠帝:没有饭吃,为
什么不吃肉粥呢?
帝(晋惠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蛤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白痴皇帝!
西晋的兴亡
东海王司马越
汝南王司马亮
楚王司马玮
赵王司马伦
齐王司马冏
长沙王司马乂
成都王司马颖
河间王司马颙
洛阳
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史称“八王之乱”。
晋惠帝登基后,有一次发生饥荒,许多百姓因缺少粮食而活活饿死。晋惠帝听后大为不解,问:“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皇帝昏晕无能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魏晋以来积蓄,
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西晋的兴亡
影响:
1.西晋从此衰落。
2.大量人口南迁,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少数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统治外部危机)
各族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税,服劳役,还掠卖少数民族人为奴婢。因而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反抗不断地发生。
西晋命运?
公元316年, 刘曜率领匈奴
军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
西晋结束。
少数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统治外部危机)
短暂统一
266年
280年
316年
西晋的兴亡
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1)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2)统治集团内争夺帝位的“八王之乱”
耗竭西晋国力;PS皇后贾南风
(3)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压迫)起兵反晋。
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266年——316年)
教训:统治者励精图治,朝政不能腐败;要团结,不要内耗;民族关系要和谐融洽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西晋时的人口迁徙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敕勒歌》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曾广为流传。民歌反映了什么?
北方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生动写照。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胡人)
游牧民族
汉人
农耕民族
中原
鲜卑
匈奴
羯
氐
羌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东汉、魏、晋时期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內迁时期:
————————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280年
316年
①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③残酷压迫少数民族,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②八王之乱,耗竭国力。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短暂的时间?
五胡内迁后,西晋向其收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由此民族矛盾激化。
公元316年,匈奴军的一支攻破长安,愍帝献城投降,西晋结束。
第二年,皇族司马睿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观察图片,说说西晋灭亡后,南北方形势如何?
北方:
南方:
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公元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社会状况:
十六国时期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政权混乱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逐渐_____,并统一________。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前秦
强盛
黄河流域
时间:
人物:
措施:
4世纪后期
苻坚、王猛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前秦苻坚巩固统一措施
汉人丞相王猛
笼络民心
民族融合
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学习汉族: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王猛的妙计
国家治理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220-----------------589)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分裂
统一
分裂
统一
话说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更合
勤勉治国;仁政待民;民族和睦……
出谋划策
“我”的妙计: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共有的大舞台,历朝历代少数民族开拓土地,守卫边疆,与中原民族共同生活,对中国疆域和中华统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本课小结
课后第一题
1西周 西汉 A削弱国家的统治 不利于中央政权行使权利
B 容易使诸侯国势力强大,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课后第二题
1汉族文化包含了各个民族普遍认可和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如孝徳诚
2在与汉族的长期交往中,少数民族在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汉族思想文化的影响
3少数民族政治家都比较重视学习和吸收汉族的思想文化
4民族交融趋势进一步加强。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课堂反馈:
【答案】A
课堂反馈:
【答案】D
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反馈:
【答案】D
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东汉 ④西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课堂反馈:
材料一:西晋建国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材料二: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晋书·刘元海载记》
(1)西晋初年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大封同姓为王?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
(2)材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曹氏孤立而亡;被封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八王之乱。长期战乱,导致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南迁。
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西晋的短暂统一
【病症之一:? 】
发现与探究
材料一: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 各以贵贱占田, 品第一者占五十顷。 — —《晋书·食货志》
材料二:西晋建立以后,官僚职权世袭制又从制度上得以确定并得到整个统治集团的认同。
——赵昆生《官僚职权世袭制与西晋政治》
表现1:
官员内部有______,等级高则权益越____。
表现2:
政治权利_______。
等级
大
世袭
社会阶层固化
1.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 )
A.曹丕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懿
B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发生了( )
A.官渡之战
B.八王之乱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B
课堂练习
3.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B
课堂巩固
4、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你能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对号入座吗?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5.天下形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短期统一的朝代是( )
A.北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6.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C
A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8. 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 石崇与王恺斗富 B. 赤壁之战 C. “八王之乱”D. “七国之乱”
9.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
A. 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 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
B
C
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