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目标测试
第七单元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岂敢(qǐ) 勉强(qiǎng) 间隔(jiàn) 呻吟(shēn) 便宜(pián)
B.船桨(jiānɡ) 谨慎(jǐnɡ) 树冠(guān) 削弱(xuē) 等待(dāi)
C.传记(zhuàn) 更换(gèng) 积累(lěi) 疲惫(pí) 龟裂(ɡuī) D.狭窄(xiá) 苔藓(xiān) 颓败(tū) 腼腆(tiǎn) 怂恿(sǒng)
2、“天涯共此时”是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一个特色栏目,这个栏目名称出自
( )的诗句。
A、李白 B、白居易 C、张九龄 D、陆游
3、下列古诗表述的节令依次是( )
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千条。
A、元旦 - 重阳-清明- 七夕 B、春节-重阳-清明 –七夕
C、春节–中秋- -清明-乞巧 D、清明- 重阳-春节-七夕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的作者郭沫若,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和首尾呼应的写法,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B《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美丽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之情。
C.“‘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这是作者第一次来没有看到鸟时产生的疑问,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D.《长相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纳兰性德,描写的是戍边的将士们,在北方的风雪之声中惊醒后,辗转反侧,不能入眠的情景,体现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5、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我一直想买一本我梦寐以求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B、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C、“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少吗?”
D、这里的野花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仿佛竞赛似的,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
二、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 ”。(5分)
6、“劳累的果农看到满山果实累累,欣慰地笑了。”三个“累” 字读音相同。( )
7、《四季之美》一文动静结合,抒发了作者热爱四季、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春光易逝,但秋景更佳,“空山”非常适合贵族子弟久留歇息。 ( )
9、《长相思》是一首宋词,描写的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
10、“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叫人感动。”这是动态描写,这景象触动了作者怀亲念友之情。 ( )
三、积累与运用。(46.5分)
1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ú ɡuān yōu chóu qī hēi tàn huǒ
( ) ( ) ( ) ( )
ɡuī lǜ yè mù xián yì shù zhuānɡ
( ) ( ) ( ) ( )
12、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工整规范地默写在下面的格子里。(2分)
清 纳 兰 性 德 长 相 思
13、音字词积累填空。(4.5分)
(1)“更”有两个读音: 、 ,在 “风一更,雪一更”中读 。
(2)“应接不暇”中的“暇”意思是 ,不要把它跟“无瑕的翡翠”中的“瑕”弄混淆,两个字的读音都是 ,“无瑕”的 “瑕”意思是 。
(3)“陆续、继续、连续”这几个词语最易混淆,我要正确区分。
临近期末考试了,我们的复习非常紧张。每天放学,我们 走出校门,回到家里, 做课堂上没有做完的作业, 好几天都是这样。
14、补充下面的成语,再按要求答题。(8.5分)
面面( )觑 心旷神( ) 应接不( ) 震耳欲( )
失魂落( ) 舐( )情深 迫不( )待 理直气( )(4分)
(1)形容声音很大的词语是 ,表示眼睛很忙的词语是 。
表示心情很急切的词语是 ,表示心情很高兴的词语是 ,表示心情很难过的词语是 。(2.5分)
(2)任意选用两个及以上的词语,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2分)
,
。
15、句子练习。(9分)
(1)读诗要有节奏,请画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分)
(2)“我们很快在葡萄叶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月亮?仿照上句续写一句。(2分)
。
(3)仿照下面的例句,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形象。(2分)
例句:桃花流水鳜鱼肥。
粉红的桃花竞相争艳,小河流水潺潺,河里的鳜鱼是那样肥美。
一轮朝阳喷薄而出。
。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
(4)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缩句)(1分)
。
(5)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分)
(6)母亲那弯腰低头缝补衣服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1分)
(缩句) 。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5分)
(1)那翠绿的颜色,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
。这 。(1.5分)
(2)《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写了 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时间是 ,大家看到了 ,这是 描写;第二次时间是 ,大家看到了 ,这是 描写。(3.5分)
(3)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 。成群结队的大雁, ,更是叫人感动 ,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 。(2分)
以上这段话中,描写了落日下的黄昏,不同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黄昏是叫人 的,作者抓住了 、 、 、 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还写到了 、 等声音,突出了这一感受。(3.5分)
(4)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分)
这句话中有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 ,
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 。
(5)有一首歌曲名叫《涛声依旧》,里面有句歌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请你根据歌词写出你联想到的诗句:(2分)
, 。
五、阅读。 (13.5分)
17、读《山居秋暝》,完成练习。(4分)
山居秋暝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 。(1分)
(2)在原诗上补充出空缺的句子。(1分)
(3)用自己的话说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思。(1分)
。
(4)下面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画面赏析有误的是( )。(1分)
A、“照”字写出月光在林中穿越,具有动态美。
B、水清月明,泉声潺潺,令人心旷神怡。
C、以泉水的流动,衬托出夜的幽静。
D、画面虽美,但是缺少色彩描写。
18、课外阅读《社日》,答题。(9.5分)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作者王驾,唐代诗人。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豚栅:养猪棚。 鸡栖:养鸡棚。 柘:柘树。
(1)这首诗描绘的季节是 ,时间 ,地点 ,事情 ,自己感受到的诗人 的情感。(2.5分
(2) “鹅湖山下稻粱肥”写出了 ,(1分)
“豚栅鸡栖半掩扉”写出了 。(1分)
(3) 这首诗题目是“社日”,却不写社日的情景,而是写 。(1分)
(4) 从“家家扶得醉人归”可看出社日的 。 (1分)
(5) 请根据想象描绘出社日的情景:(1分)
。
(6) 你能分别用两组成语,恰切地形容诗人描写的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日活动中人们的心情吗?(2分)
、 ; 、 。
五、快乐习作。(30分)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百花齐放……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某处景象,写下你的观察所得,注意语言优美,学会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学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第七单元参考答案
一、1.(A) 2.(C)3.(B)4.(B) 5.(A)
二、6. × 7. √ 8. × 9. × 10.×
三、11.榆关 忧愁 漆黑 炭火 规律 夜幕 闲逸 树桩。 12.略 13.(1)gēng gèng gēng (2)空闲 xiá 玉上的斑点
陆续 继续 连续 14.面面相觑,心旷神怡,应接不暇,震耳欲聋 失魂落魄 舐犊情深 迫不及待,理直气壮。震耳欲聋,应接不暇,迫不及待 心旷神怡,失魂落魄。
15.(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略 (3)略 (4)天空飘着云。(5)大家必须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6)背影挡住视线。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略 (3)以上这段话中,描写了落日下的黄昏,不同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黄昏是叫人心旷神怡的,作者抓住了夕阳、西山、归鸦、大雁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还写了风声、虫鸣等声音,突出了这一感受。
(4)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四、17、读《山居秋暝》,完成练习。
(3)用自己的话说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思。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洗衣姑娘洗完衣服回来了,渔船在莲叶间划动,莲叶轻摇,那是打鱼的人们在撒网捕鱼呢。
(4)(D)
18、课外阅读《社日》,答题。
(1)这首诗描绘的季节是春季,时间是傍晚,地点是鹅湖山下的小村庄。事情是人们参加春社节日,开心得醉酒而归。自己感受到诗人热爱乡村,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
(2)“鹅湖山下稻粱肥”写出了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景象。
“豚栅鸡栖半掩扉”写出了农民们的六畜兴旺,民风淳朴。
(3)这首诗题目是”社日“,却不写社日的情景,而是写农村最常见的生活场景。
(4)从“家家扶得醉人归”可看出社日的喜庆热闹场面。
(5)略
(6)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欢天喜地,兴高采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