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A卷 基础夯实
考试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恐吓(hè) 颓唐(tuí) 筵席(yàn) 羼水(chàn)
B.阔绰(chuò) 烟囱(chōng) 中看(zhōng) 涓涓(juān)
C.间或(jiān) 腌臜(ā) 名讳(huì) 坍塌(tān)
D.附和(hè) 荣庸(yīng) 戏谑(xuè) 捯气(dá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惦记 顷刻 妙手回春 锱珠之力
B.痱子 洋溢 之乎者也 膀阔腰圆
C.隐匿 盘恒 咬牙切齿 提心吊胆
D.畜生 赔尝 勃然大怒 三顾茅庐
3.写请柬或通知,措辞要得体,下面的表达中措辞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召开家长会,请家长,用“届时出席”。
B.班上开主题班会,请校长,用“莅临指导”。
C.班主任召开班干部会,通知干部同学,用“按时到会”。
D.班上组织毕业晚会,请各科任老师,用“准时参加”。
4.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变色龙》一文塑造了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走狗形象。
B.《孔乙己》一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是因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C.《蒲柳人家》是一篇乡土气息很浓的小说,体现了中国农民质朴的人情美。
D.《溜索》这篇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 44 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将“公示”改为“公开”)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将“刻画”改为“描绘”)
C.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去掉“不要”)
D.2017 年 12 月 28 日,有我国铺设与研发的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在山东济南亮相。(将“铺设”与“研发”调换位置)
6.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____________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二、综合性学习(共8分)
7.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 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 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8.诗的一二两句写的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表达了诗人对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6分)
9.请你自选角度赏析“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6分)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①。俊杰廉悍②,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躑厉③风发,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改选自《柳子厚墓志铭》)
[注释]①正字:官名。②廉悍:有骨气,很勇敢。③躑(chuō)厉:见识高超,精神振奋的样子。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两处)(4分)
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
1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柳子厚是个怎样的人。(6分)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父亲在拐角处等我
①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②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我也不像骄傲的张小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谁都爱理不理。男生们都说:“看张小凡的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学习好点儿,长得漂亮点儿,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个农村来的,哪儿比得上人家安安。”
③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一次次地被人拿来与张小凡作比较,尤其不愿意听到“农村”这个字眼。我的父母,若是农民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是从农村来到这个城市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母亲在一家医院做洗衣工,双手长年累月都是皴裂红紫的;而父亲,则蹬着一辆三轮车,大街小巷地跑着拉散客。偶尔,我站在教室的阳台上,会看到父亲迎着风,吃力地蹬着三轮车从校门口驶过。
④但我知道,父亲是不会违背约定,在校门口停留的。父亲一直都为我这个女儿感到骄傲,所以每个周六下午,不管有多少挣钱的活计,他都不会去做,只为接我这唯一的客人。我借校门口车太拥挤看不清他,还有我作为学生会干部要给老师汇报工作为由,让父亲在离校门口约一百米的拐角处等我。
⑤张小凡与我一样,会等到所有同学都走了,才离开教室。她是个非常用功的女孩,所以周六放学后,也要留在学校看书。而我,就在她均匀的呼吸里,一边哗哗翻着课本,一边祈祷她快些离开,这样,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
⑥可是,张小凡却总是在把所有事都做完后,才安静地离开。照例是轻扬着下巴,眼神冷静淡定。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渐行渐远,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我迅速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
⑦每次父亲老远看到我,都会开心地按起车铃。我迎着这清脆的铃声走过去,总会觉得愧疚,然后便恨那个张小凡,若不是她,父亲也不会饥肠辘辘地等我那么久。
⑧又一个周六,我在张小凡走后,向学校百米外的拐角处飞奔。无意中一歪头,在拐角的另一侧,竟看见张小凡正坐在一个人工改装的电动三轮车里,冲着车上一个农民工模样的朴实男人,说笑着什么。男人在发动车的时候,看上去似乎很费力,最后是张小凡跳下车来帮忙后,车才突突地被发动起来。
⑨车走出去很远了,我才试探性地问父亲:“刚才那位叔叔,你认识吗?”父亲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道:“只是说过几句话,他的左腿在工地上落下了残疾,只好开电动三轮车出来拉活儿,他女儿几次让他去校门口等,他都不肯,该是怕女儿的同学看见了,难为情吧。”
⑩在父亲淡淡的讲述里,我突然有些难过。我终于明白了张小凡沉默又倔强的眼神,明白了她在周六的晚归,只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明白我和她之间,相差的不只是成绩。
13.在同学们的眼中,“我”与张小凡有何不同?(4分)
14.说说第①段中加粗字词的含义。(4分)
15.第⑥段中,“冲”字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6分)
16.本文最后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分)
六、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景致在山水之间,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景致在生活深处,这是人与人碰撞的火花。因为留心,我们就有了一些关于景致的记录和感悟。
请以“景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中的“筵”应读yán;B项中的“囱”应读cōng;C项中的“间”应读jiàn。
2.答案:B
解析:A项中的“珠”应为“铢”;C项中的“恒”应为“桓”;D项中的“尝”应为“偿”。
3.答案:D
解析:D.上级对下级或平级之间一般会用“准时参加”,下级对上级不能这么用。
4.答案:B
解析:《孔乙己》是小说,所以“故事是真实的”说法有误。
5.答案:A
解析:成分残缺;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A 选缺少主语,应删去“在”和“中”,这样“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就是这个句子的主语。BCD 正确,故答案为 A。
6.答案:C
解析:作答此题,先通读文段,了解所写内容,梳理句子内在逻辑关系,借助关键词语排序。内容上,②④句承接前一句“航行需借风力”。由“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可知,“借风力”在前,“人工拉纤”在后,故④后接③句。①句是对④③句的总结。故正确排序为②④③①。
7.答案:(示例1)小小的窗台盛放着我们的梦和远方,那里有晨晖夕照的温柔,那里有凭窗沉思的身影,那里有远望青山的怀想。
(示例2)操场如一方激情飞扬的舞台,跑道上矫健的身影,如美妙的音符,奔腾跳跃里放飞着青春的梦想。
(示例3)林荫小道如一首温柔的曲子,斑驳的阳光缓缓弹奏在石板路的琴键上,给人以宁静和安慰。
解析:本题仿写的要求比较宽泛,只要内容围绕所写词语即可,句式、修辞不限,难度较小。
8.答案:诸葛亮;赞美、赞叹、仰慕等等均可。
9.答案: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但“出师未捷身先死”,抒发了诗人的遗憾、惋惜之情。诗人以议论入诗,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
10.答案: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
11.答案:(他)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名声轰动,一时间都敬慕他并希望与他交往。
12.答案:博学聪明、年少有成、直言敢辩
13.答案:“我”开朗、随和,而张小凡倔强、高傲,大家以为“我”是个城里人。
14.答案:①看似自尊,内心却很自卑,爱慕虚荣;②内心脆弱,经不起打击。
15.答案:①迫不及待地想见到父亲;②想减轻“我”对饥肠辘辘的父亲长时间等待的愧疚。
16.答案:“我”和她的差距不只在成绩上,还在心灵与品质上。张小凡能坦然面对自己是农村孩子的身份,刚强而自尊,“我”却没有做到。
17.答案:【例文】
景致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瀑布飞流直下、飞珠溅玉的壮观景象。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几年前,我到黄果树瀑布旅行时的美妙感受。
记得当时,我们从瀑布侧面山道穿过,来到瀑布脚下,飞溅的水花打得人睁不开眼睛。站在瀑布脚下,听着它发出的震耳欲聋的轰鸣,感受它那汹涌磅礴的气势,你不能不为它的宏大和壮观所折服,不能不为如此壮丽的景象所倾倒,不能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沿着山路走到瀑布斜对面,然后回望瀑布,一道彩虹横跨两山之间,架在瀑布之上,四周围着七彩水雾,好像连接人间与天堂的虹桥,正如观瀑亭的一副对联赞叹的那样:“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沿着山路继续前行,走到正对瀑布的半山腰,瀑布全貌尽收眼底。瀑布顶端那汹涌的水流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跃入山崖下的深渊,激起了冲天的浪花,瀑布笼罩在水雾之中,如梦似幻。
可是,2011年至2015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瀑布频频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大为失望。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而变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是一幅“一股强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有了“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迈,更看不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浪漫与壮丽。
这是因为环境遭到了破坏,降水量减少,以水为魂的瀑布生命线被切断。甚至有专家曾断言:黄果树瀑布未来将干涸。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重视,环保工作渐有成效,黄果树瀑布又恢复了往昔壮丽的景象。
我想,如果人们继续毫无节制地开发和污染水资源,这种预言将会成为现实。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吧。不要让美丽景致只能存在于历史的图片中。
解析:【写作指导】审题: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景致”指风景,这里既可实指“自然人文风光”,也可使用比喻义进行写作,如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
如果写自然风景,同学们可以描绘祖国的锦绣山河以咏爱国之心,也可以记游名胜古迹以发思古之幽情。如果写社会风俗,同学们就可以写自己的见闻感受,表现出当今社会的新风尚,也可以把镜头对准现实生活,撷取其中的几朵浪花来表现社会中的美丽风景,还可以通过自身独特的感悟,挖掘出风景的新内涵,展现风景的新面貌。在观察和描述某一景致时,可以有意换一下视角,那么所见所闻,势必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