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B卷 能力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B卷 能力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3 20:5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B卷 能力提升
考试时间:120分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怡情(yí) 惆怅(zhàng) 信手拈来(niān)
B.劝诫(jiè) 真挚(zhì) 味同嚼蜡(jué)
C.统筹(chóu) 寂寥(liáo) 诸如此类(zhū)
D.狡黠(xié) 契合(qì) 目不忍睹(dǔ)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诘难 笼统 吹毛求疵 轻描淡写
B.藻饰 附丽 全神惯注 开卷有益
C.滞碍 谚语 狂妄自大 高谈阔论
D.渲染 苟安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
3.下列加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陶公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当对书中的要义有一些领会时,便会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
B.2020年7月26日,北京中赫国安将在新赛季中超首轮比赛中迎战重庆当代队,对此赛事,主帅热内西奥胸有成竹。
C.未来,被存档的圆明园遗址可以形成虚拟三维影像在网上展示,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D.假期游览驰名中外的五岳之首泰山,晓琳浮光掠影,拍摄了“泰山日出”“黄河金带”等许多绝美的风景图片。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无言之美》中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
B.《驱遣我们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 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C.《不求甚解》一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D.《谈读书》一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排比说理、对比说理等多种论证方法。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存”“惠赠”;“贵”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 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陚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D.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丑为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6.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3分)
牛能大量进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①读书有精读与泛读
②读书也应当学会“反刍”,我们应当比牛更聪明,因为我们会思考
③读书要讲求智慧
④牛的雄健与善于反刍很有关系
⑤它不断地咀嚼,以助消化吸收
A.⑤④②③①
B.④⑤②③①
C.④⑤②①③
D.⑤④①②③
二、修改病句(每题2分,共6分)
7.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创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径。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②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③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8.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内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这则材料反映了中学生读书的一种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凌莉莉同学想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醒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分)
材料教育部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必读经典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你的结论。(2分)
材料一我们提倡全民阅读,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
材料二著名主持人董卿,即便工作再忙,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她说:“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3)你的好友明阳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经常沉迷于数字漫画,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作为同桌,你该如何劝阻他?(2分)
(4)晓丽同学在此次活动结束之际写了一段对阅读的感悟,请你根据语境,仿写句子,将这段感悟补充完整。(2分)
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丰富你的知识;阅读是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广泛的阅读能_______________;阅读是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广泛的阅读能________________。让阅读充盈我们的人生,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绝句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碧鸟逾②白,山青花欲③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④?
【注】 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②逾:“更加”的意思。③欲:好像。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9.下面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B.诗歌描绘了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C.诗中的“江”“鸟”“山”“花”被涂上了碧绿、莹白、青翠、绯红的色泽。
D.景物虽好,但春归人未归,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10.请赏析“山青花欲燃”中“燃”字的表达效果。(2分)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云阳洞北小港记
[清]赵垣
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
峰之阳不数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遂徇崖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⑤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全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率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⑤报赛:祭祀。⑥勤事:尽职。
11.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4分)
(1)时疏雨乍过 乍:________
(2)如奁初启然 初:________
(3)各肖其人之声 肖:________
(4)今日徒见山高水深 徒:________
1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二处)(2分)
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
13.下面各项中加粗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村之侧有山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垒石其上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太息而返 相委而去
D.语极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1)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美景如画,作者为何“太息而返”?请结合文中相关句子简要分析。(4分)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节选),回答下面小题。
①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开始消极对待生活。这种态度就像慢性毒药,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不满。实际上,悲观又消极的态度,除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糟糕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②其实,许多时候,换一种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
③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另一个卖草帽。老太太终日愁眉苦脸,对生活发愁不已。一位大师路过,就问她“老人家,你为何愁眉不展呢?”老太太伤心地说:“天晴的时候,我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一到下雨,我又怕卖草帽的女儿帽子卖不出去,所以天天都为她们俩发愁啊!”大师说:“老人家,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下大雨的时候,你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如果出太阳,就为卖草帽的女儿高兴。因为不管下大雨还是出太阳,你总有一个女儿可以把自己的货物卖出去呀!”老太太听后,眉开眼笑起来。
④事情可能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就像我认识的一个乐观的女孩,她总是记不清老人说的到底是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总之她只要眼皮一跳,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运气要来了。古语常说:“否极泰来。”万事万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一定会反弹过来。
⑤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当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用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是上坡路。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倒霉。因为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你所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吸引来什么。”
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心事挂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即便生活虐我们一万遍,我们也可以对待生活如初恋。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记住罗曼·罗兰说的话:“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16.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7.第①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9.如果将下面的材料作为论据,你觉得放在第几段之后更合适?(2分)
两个行进在沙漠中的人,都只剩下半瓶水,一个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另一个说:“真好,还有半瓶水。”后来,前者永眠沙漠,后者活出精彩。
2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
七、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爽”的意思是:①明朗;清亮。如:神清目爽;秋高气爽。②(性格)率直;痛快。如:豪爽;直爽。③舒服;畅快。如;爽快。④违背;差失。如:爽约;毫厘不爽。
请根据以上对“爽”字的解释,任选角度,以“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怅chàng。B.“嚼”是多音字,此处应读jiáo。D.黠xiá。
2.答案:B
解析:惯→贯。
3.答案:D
解析:“浮光掠影”的意思是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与后面“拍摄了”“许多绝美的风景图片”矛盾。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B.“生动的语言”说法有误,应为“平实的语言”。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B.立秋之后是处暑,立冬之后是小雪,其他各项均正确。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本语段主要采用比喻论证方式,将“读书的反复品味”比喻成“牛的‘反刍’”,论述了应怎样读书。因为开头句是“牛能大量进食”,所以其后也应该与此有关。⑤句的“不断咀嚼”是首句“牛能大量进食”的原因,故⑤句应位于第一空,排除B、C两项。②句为过渡句,“也”字紧承④句引出“读书”的话题,故④②应接排,排除D项。
7.答案:“创造” “塑造” “补充” “的目的” “全社会” “学校”
解析:①“创造”和“性格”不搭配,“创造”应改为“塑造”。
②动词“达到”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目的”。
③“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逻辑错误,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先“家庭”,后“学校”,再“全社会”。
8.答案:(1)(示例1)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示例2)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符合标语要求即可)
(2)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
(3)明阳,数字化阅读固然有它的好处,但你长期沉迷其中,不仅会使眼睛疲劳,影响视力,还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学习和生活。
(4)陶冶你的性情 开阔你的眼界
解析:(1)首先明确材料反映了不重视阅读经典的现象;然后根据题干“提醒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多读书,常读书”“培养读书习惯”和“读经典”等方面中任选一方面拟写。语言要简洁,句式要整齐。
(2)抓住材料一中的“全民”“民族”“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材料二说的是个人,将两则材料从个人和民族两方面概括,得出“阅读很重要”的结论。不要只回答阅读对个人重要或阅读对民族重要。
(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要有称呼,劝说理由要充分,语言要简洁,且语气要委婉。
(4)本题考查仿写能力。先通读语段,根据“丰富你的知识”确定仿写句式为“动词+你的……”;然后紧扣最后一句中的“人生”“头脑”等确定仿写内容。
9.答案:B
解析: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不是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
10.答案:“燃”是“燃烧”的意思,“燃”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遍布的朵朵山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的一团旺火,多么灿烂。这就将花的颜色写活了,像燃烧一样,有动感,更突出了山花的红艳与灿烂。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炼字的能力。从词语的本义入手,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11.答案:(1)刚(2)开始(3)仿效(4)只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可结合课文所学理解,如“初”可结合《桃花源记》中的“初极狭”来理解。
12.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
解析:在翻译的基础上根据句意断句即可,不可读破句子。
13.B
解析:A.助词,的/指示代词,这。B.代词。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D.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助词,表停顿。
14.(1)小港上面花草树木丛生,树荫低垂阴凉。
(2)很快的话语得到很快的回应,大声喧哗喊叫,应答的声音漫山遍野。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疾,在《三峡》中学习过“不以疾也”;芳,在《桃花源记》中学习过“芳草鲜美”。
15.(示例)从文中“呜呼”“昔年”“徒见”“惟留”等词语可看出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慨,从“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之酬耶”可看出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解析:本题考查支意理解与主题分析。作答时要抓住本文最后一段中的“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桐”,并且结合文中的内容从作者感叹人世沧桑、物是人非这方面来理解概括。
[参考译文]
从云阳洞口向北走四十步,见到小港。小港上面花草树木丛生,树荫低垂阴凉。沿着小港向西,竹篱笆倒映在水里,古代房屋参差错落。当时刚下过稀稀疏疏的雨,新生的竹笋脱去外壳,蔷薇花正盛开,人们的声音传不出来。只听见鸟儿呼唤,草蛙不断鸣叫罢了。
村的旁边有一座山,山上有座石峰就像一口翻过来的大钟。石头堆叠在上面,好像一副棋局的样子,俗名叫作棋盘山。这山峰大概就是庆忌塔的旧址啊。
山峰的南面没有几步远,往下看悬崖高达百尺,石壁环绕水池,石壁就像半环形的佩玉,池子就像一面镜子,如同梳妆的镜匣刚刚打开一样。于是沿着山崖爬下去,靠近水边坐下来。刚刚坐下,忽然听到有声音从石壁里发出,能仿效人的各种声音。一起游玩的人互望都感到非常惊讶。才知道陆士云记录的细小的话语细细地隐藏起来,很快的话语得到很快的回应,大声喧哗喊叫,应答的声音漫山遍野,这样的景况令人感到惊疑不已,那些话就像真的一样。随着山势往东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一座隆起的土山是金胜、祝威的坟墓。他们的庙宇在小港南面的小流水桥边。
哎!从前浴血奋战的地方,今天只看到山高水深,只留下这个丛祠,供后人奔走祭祀了。老人和孩童,他们也知道尽职尽力地报答啊。叹息着返回。
16.答案:“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或者“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或者“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
解析:分析中心论点:一看标题,文章的标题“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二看内容,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结尾段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强调了乐观心态的重要性,故把“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作为中心论点也是可以的。
17.答案:比喻论证。把有些人“消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比作“慢性毒药”,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悲观消极的态度给人带来的危害,进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这种态度就像慢性毒药,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不满”,把消极对待生活的态度比作慢性毒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悲观又消极的态度只会让人变得更糟糕,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18.答案:文章先从反面入手,指出思想消极会让人变得更糟糕;接着从正面摆事实,讲道理,告诉我们应换个角度看问题,凡事都往好处想;最后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得出中心论点,并提出希望。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理清段落层次。第①段为第一层,列举拥有悲观心态的人的表现,从反面论证了消极态度的危害;第②——④段为第二层,提出“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的观点,并用一个老太太和一个乐观的女孩的例子进行论证;第⑤⑥段为第三层,分析拥有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的不同结果,通过对比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运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
19.答案:第③段后。
解析:本题材料所举的例子论证了面对同一件事时,看待事情的心态不一样,事情发展的方向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的道理,与文中老太太的事例是一致的,因而放在第③段后比较合适。
20.答案: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多运用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失去也是另一种拥有,失意也会变成诗意。或:经历挫折固然不能说是好事,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只有经历一些挫败,才能使我们更加坚强,才能更好地超越和突破自已,才能使以后的路走得更稳。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围绕“换个角度看问题、凡事往好处想、对生活要有所期待”其中任意一方面展开谈论,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认识,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21.答案:【范文】
人间至爽在墨香
风卷缠绵,云舒缱绻,白衣苍狗,星移斗转,时光的河流涤荡了几多历史的烟尘,冲刷了几多过往的沙粒。我静静伫立河畔,翻开一本本写满岁月的书籍,沉浸其中,在墨香中体会着人生至爽的心灵体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在墨香中确立了价值取向。在《论语》中向孔圣人学仁;于《孟子》中朝孟轲取义。练出靖节先生挂冠而去的潇洒;养出青莲居士睥睨红尘的傲岸。水穷云起,王摩诘教我何为淡泊;马快弦惊,辛幼安告我哪是担当。人间至爽在墨香,因为它可以熏陶出一个人高尚的情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在墨香中学会了执着前行。兼爱非攻,随墨翟胼手胝足地追寻;灵修美政,陪屈子九死未海地求索。横眉俯首,我听到了鲁迅先生从“铁屋子”中发出的唤醒彷徨国民的呐喊;文化苦旅,我看到了秋雨教授在神州大地上走出的拷问民族良知的脚印。人间至爽在墨香,因为它可以氤氲出一个人坚毅的品格。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在墨香中体会了收获的滋味。当从儒家学来的入世态度帮助我在一项项比赛中积极进取时,当从道家养出的逍遥气质帮助我在面对失败时一笑而过时,我知道,我已经在墨香中获得了最宝贵的财富。人间至爽在墨香,因为它可以渲染出一个人丰厚的收获。
风依旧轻拂,云依旧舒展,时光的河依旧在不舍昼夜地恒久流淌。我依旧静静伫立在河畔,终于明白,一个人只有始终沉浸于墨香中,不断积累、充实自己,才能在读书破万卷之后,将自己的倒影真正投入这河水之中,与卵石嬉戏,伴青荇悠游,感受那份生命中无与伦比的至爽体验。
心渠如许不彷徨,人间至爽在墨香。
解析:【思路点拨】题目中的材料,给了“爽”字的四个义项,这四个义项其实是对作文内容和作文主题的提示和限定。结合这四个义项,可以确定写作思路和作文立意。第一种解释:明朗;清亮。我们可以写“人逢喜事精神爽”,也可以写经历困难与挫折后取得成功时内心的轻松与释放。第二种解释:率直;痛快。可以写做事痛快、当机立断、雷厉风行,还可以写对“直爽”“豪爽”等品性的赞美。第三种解释:舒服;畅快。可以写亲情或社会温情的一面带给自己内心的舒爽,还可以写清爽、凉爽,如自然界的徐徐清风带给刚爬完山大汗淋漓的我们的身体和心灵的“爽”。第四种解释:违背;差失。可以写爽约或毫厘不爽,如亲人的爽约令自己气愤,但发现爽约背后有感人的原因,歌颂亲情;还可以写学习上追求“毫厘不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