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光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强化基础(4份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光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强化基础(4份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4 20:54:42

文档简介

第五章光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强化基础(1)
一、单选题
1.小七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在B处放置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发生日食的图片,下面关于日食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B.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圆形的
C.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形成的
D.地上的亮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
3.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1)探究单摆周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3)研究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
(4)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反映音叉的振动。
A.(1)与(3) B.(2)与(4) C.(2)与(3) D.(1)与(4)
4.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5.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6.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小狗在照镜子,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的云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苹果的影子 B.茶杯的倒影
C.水中筷子“变弯” D.海市蜃楼
9.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30°
B.反射角为6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D.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减小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潜望镜 B.海市蜃楼
C.叉鱼时瞄准鱼的下方 D.看到池底浅了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
形影不离
C.铅笔“折断” D.
雨后彩虹
二、填空题
12.身高1.4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此人的像高______m ,人与像的距离为______m。若人往前走1m,像的大小将______(最后一空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原理解释,成的像是太阳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4.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
15.一束光与地面夹60°的角度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当光垂直射向该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
16.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现象叫做______。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______、蓝。
17.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着陆器成功在月面展开了它所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格外鲜艳。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______(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红旗采用了各种高新技术,避免了颜料(固态)在极端高真空、高低温循环等条件下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问题。在月球上,声音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传播。
18.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___一些;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______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_____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____弯折了;
19.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公路上有一辆汽车正在向西驶到十字路口向左拐弯,那么从镜中看到的这辆车是向______行驶,向______拐弯。
20.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图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当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图3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观察到右边的试管水量增多且温度升高,说明气体液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B
5.D
6.A
7.A
8.A
9.B
10.A
11.B
12.1.4
4 不变
13.直线传播 实 无关
14.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和树枝缝隙所成的圆形的实像。
15.60 0
16.光的色散 黄
17.反射 升华 不可以
18.高 浅 高 错位 上
19.南 右
20.振动 像与物大小相等 放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五章光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强化基础(2)
一、单选题
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当光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2.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发生日食的图片,下面关于日食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B.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圆形的
C.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形成的
D.地上的亮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
3.如图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
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
D.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利用了光的反射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水中的云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墙上的手影
B.水中的筷子弯折
C.水中倒影
D.日食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3×108 m/s
B.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平面镜所成的像一样,都是虚像
D.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当物体面镜时,像变大
7.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小狗在照镜子,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8.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大雁塔的“倒影” B.日环食
C.人眼睛被放大 D.笔被折断
9.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
A.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是实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10.阳春三月,渠水国家级湿地公园绿水青山,鸟语花香,鱼翔浅底,到处勃勃生机。如图我们看到的“鱼”其实是(  )
A.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深 B.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
C.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深 D.鱼的实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
1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手的影子 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12.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AOS=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入射光线是AO
B.反射角大小是30°
C.PQ是界面
D.光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13.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日食
C.林中万缕阳光
D.小孔成像
二、填空题
14.春暖花开,天气睛朗,蓝天飘着朵朵白云。小芳和爸爸妈妈在公园游玩,发现水里的鱼好像在云中游,如下图所示我们所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时一只燕子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燕子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燕子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当它竖直向上远离湖面的过程中,其“倒影”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下,我国新冠疫情得了很好的控制,今年五一假期很多家庭都纷纷出游,小红一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远远小红就听到了仪仗队的脚步声,激动的告诉妈妈仪仗队来啦,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填“信息”或“能量”),同时也说明脚步声的__(填“音调”或“响度”)很大,小红发现队伍排的十分整齐,这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传播的知识。
16.进行百米赛跑时, 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时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若计时员用这种方法测得某同学的赛跑成绩是11.62 秒,则这位同学的真正成绩应该是___________秒。
1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由图可知:空气在界面___________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度。
18.如图所示,图a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b),它与箱底的夹角为_______度,使箱底的方格纸与它的像夹角为________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则是因为光具有沿_______的性质。
1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明月松间照”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20.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 45° 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3米,说明水位___________(上升/下降)了___________米。
21.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图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当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图3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观察到右边的试管水量增多且温度升高,说明气体液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B
6.B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虚 静止 运动 不变
15.信息 响度 直线
16.不准确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 11.91
17.左 30
18.45 90 直线传播
19.折射 反射 直线传播
20.上升 1.5
21.振动 像与物大小相等 放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五章光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强化基础(3)
一、单选题
1.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B.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感光,能用来鉴别真伪钞票 D.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小明同学学完物理知识后,提出了几种想法:①“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放”是光的折射产生的错觉;②“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平面镜成像;③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反射而产生的;④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以此检验钞票的真伪;⑤电视机遥控,按下不同的键,会发出红外线;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主要指音调不变。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阳光下的树影 B. 铅笔在玻璃砖后“错位”
C.赵州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D. 春晚五彩缤纷的光柱
5.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墙壁上竖直放置了一块高1.2m的平面镜,小宇同学身高1.6m,当他以1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面镜,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宇在面镜时,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B.小宇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C.镜中的像身高1.6m,相对于平面镜以1m/s的速度面镜
D.镜中的像身高1.2m,相对于小宇同学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6.关于甲、乙、丙和丁四幅图所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纸上的亮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B.乙图中,通过调节,烛焰通过小孔可以成等大、缩小、放大三种实像
C.丙图中光线发生漫反射的原因是反射光杂乱无章
D.丁图中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光的色散,紫光偏折的最厉害
7.小华同学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对海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  )
A.从1处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B.从1处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C.从2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D.从2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8.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选厚玻璃板
B.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选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9.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试衣镜前5m处,过了一会儿,她又向靠近试衣镜的方向走了2m。此时,关于她在试衣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距7m,像不变 B.像距3m,像变大
C.像距7m,像变小 D.像距3m,像不变
10.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ON前后转动板F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11.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 这是小鱼发生(  )形成的(  )像,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折射 虚 B点 B.反射 虚 B点上方
C.折射 虚 B点下方 D.折射 虚 B点左方或右方
1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日食
C.林中万缕阳光
D.小孔成像
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潜望镜 B.海市蜃楼
C.叉鱼时瞄准鱼的下方 D.看到池底浅了
二、填空题
14.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_________反射。
15.用图(a)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厘米。图(b)是______,该仪器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此时的示数______克。图(c)是探究光的______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度。
16.小丽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班,是由于_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的“像”;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17.“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当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人看到鱼在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所形成的。
18.如图所示,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面积约为0.5mm2的三角形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状的光斑。向下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_。
19.在研究光的色散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进行了实验操作,在白纸做成的光屏上获得了一条彩色的光带,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
(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太阳光是由______混合而成的。在示意图中,彩色光带中的红光靠近光带的______处(填“A”或“B”),因为这种色光通过玻璃时的折射程度较______(选填“大”“小”);
(2)如果用红纸做的光屏来接收,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彩色光带。
20.如图,费县梁邱朱大哥在苹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以便提高苹果的红色度。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___________太阳光,苹果___________红色光,看起来是红色(选填“反射”、“吸收”或“折射”);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我们看到的白屏是___________色的。
21.身高1.6米小吴同学站在平面镜前,镜中的像离他2米,当他退后0.5米时,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_米,镜中像的高度______1.6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0.5米处,如图1所示,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如果镜子从中裂成两半,同时向左右分开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此时小吴在镜中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同时左右移动”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C
6.C
7.D
8.D
9.D
10.C
11.A
12.A
13.A
14.不变 可逆的 镜面
15.2.20 电子天平 500.0 反射 50°
16.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浅 反射
17.变大 不变 反射
18.灯丝 小
19.多种色光 A 小 不能
20.反射 反射 蓝
21.1.5 等于 能 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五章光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强化基础(4)
一、单选题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夹角为30°时,反射角是30°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
C.沿ON前后转动板F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
3.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地铁玻璃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玻璃门向两侧打开,小华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位置不重合 B.在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C.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的位置重合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4.以下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手影 B.不发光的玻璃幕墙晃眼
C.树在水中的倒影 D.倒入水后,杯底看上去升高了
5.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所成的现象是(  )
A.我们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日食和月食
C.通过湖面看到岸上树的倒影
D.沙漠中出现海市蜃楼
6.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直线传播形成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
形影不离
C.铅笔“折断” D.
雨后彩虹
8.若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的一辆汽车的车牌(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实际车牌号为(  )
A. B. C. D.
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苹果的影子 B.茶杯的倒影
C.水中筷子“变弯” D.海市蜃楼
10.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看到后方某警车的像,观察到该警车车头上有“POLICE”字样。则该警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
A. B. C. D.
11.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试衣镜前5m处,过了一会儿,她又向靠近试衣镜的方向走了2m。此时,关于她在试衣镜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距7m,像不变 B.像距3m,像变大
C.像距7m,像变小 D.像距3m,像不变
1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实验时应该选择器材G
B.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BC两支蜡烛
C.坐在任意位置的同学都可以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
D.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10:35
1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当鲤鱼离开水面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水面的距离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人看到鱼在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所形成的。
15.一束光与地面夹60°的角度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当光垂直射向该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
16.我们都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如图所示,是小马过河的图片。小马斜着看水中东西,会发生折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小马看到的河底位置比实际位置要__(填“深”或“浅”),小马在河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它本身要“暗”一些,主要是因为不是所有的光在水面上发生了__。
17.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着陆器成功在月面展开了它所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颜色格外鲜艳。我们能看到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红旗______(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红旗采用了各种高新技术,避免了颜料(固态)在极端高真空、高低温循环等条件下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问题。在月球上,声音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传播。
18.晚上肇庆阅江桥上的灯光亮起,岸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3m,则该彩灯“倒影”距水面________m;若河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__m,彩灯在江水中“倒影”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9.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水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20.当水中的光源发出光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入射角。当你在露天游泳池游泳时,潜入水中观看池边树梢,看到的是树梢的______(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树梢的实际位置______(填“高”“低”或“一样高”)。
21.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 45° 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3米,说明水位___________(上升/下降)了___________米。
22.如图1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图2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当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图3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观察到右边的试管水量增多且温度升高,说明气体液化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
6.B
7.B
8.C
9.A
10.B
11.D
12.C
13.C
14.变大 不变 反射
15.60 0
16.浅 反射
17.反射 升华 不可以
18.13 25 不变
19.44°
20.大于 虚像 高
21.上升 1.5
22.振动 像与物大小相等 放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