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2 14:45:54

文档简介

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 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期
中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考试时间:75 分钟 共 100 分
一、单选题(14*4=56)
1.下列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加速度、速度变化量
B.速度、质量、加速度
C.位移、路程、长度
D.时间、力、速度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减速运动中,加速度为负值
C.速度很小,加速度肯定很小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s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 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 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 1∶2∶3
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 5m、10m、15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2∶3
4.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 1s 内和
第 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 9m 和 7m。则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是( )
A.20m B.24m C.25m D.75m
5.某物体在 0-8s 时间内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第 1页,共 9页
A.物体在前 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B.B.物体在后 4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25 m/s
C.物体在第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 5 m/s
D.物体在第 1 s 内的位移为 5m
6.从高处释放一个石子,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石子在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
是 5m,则它在第 3s 内的位移大小是( )
A.10m B.15m C.20m D.25m
7.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 4 m/s,1 s 后速度的
大小变为 10 m/s,在这 1 s 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为 4 m/s 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为 10 m/s
C.加速度可能小于 4 m/s2 D.加速度可能大于 10 m/s2
8.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s 24t 2t2(m),当
质点的速度为零,则 t为多少( )
A.2s B.8s C.6s D.24s
9.皮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
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4m 1m B.3m 1m C.3m 2m D. 4m 2m
10.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准备罚点球时,一脚用力踩在足球上面,让足球保持
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第 2页,共 9页
A.静止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合力
B.如果足球气打得足一点,足球可能不发生形变
C.脚对足球的压力是由于足球的上部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D.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足球的下部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11.如图所示的实线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图象,初速度为 v0,末速度为
vt,则关于物体在时间 t内的平均速度 v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v v v v
A. v 0 t B. v 0 t
2 2
v v0 vC. t D.无法判断
2
1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 6s 后停止,若在第 2s 内的位移是 27m,则第 5s
内的位移是( )
A.7.5m B.4.5m C.15m D.9m
13.一辆红旗轿车安装了“全力自动刹车”系统,当车速 v 9m/s,且与前方障
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该系统立即启动,启动后汽车刹车加速度范围
为3 ~ 6m/s2,在该系统控制下汽车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
A.1.5s B.3s C.1.8s D. 4s
14.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她在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第 4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 1 m、2 m、3 m、4 m,则( )
A.她在 4 s 末的瞬时速度为 4 m/s B.她在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
答案第 3页,共 9页
C.她在 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 D.她在 1 s 末的速度为 1 m/s
三、实验题( 每空 3分,共 9分 )
1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
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的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 50 Hz,每隔 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
间隔为 0.08 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16.为减小实验误差,活动小组从学校实验室借来了打点计时器,按照正确的测
量步骤对小车的加速度进行了重新测量,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
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个点未画出,则
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a=_________m/s2;小车经过 B点时的速度 vB=________m/s。
四、解答题(35 分)
17.(9分)某物体重 200 N,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它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80 N,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9。
(1)用 60 N 的水平推力推物体,求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
(2)物体运动起来后,若使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应在水平方向施加多大的推
力?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人把推力突然减小到 30 N,
直到物体停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多大?
(3)若撤去外力,直到物体停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多大?
答案第 4页,共 9页
18.(12 分)如图所示,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 / h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
有一个收费站,汽车经过距收费站500m的A点时开始减速,到达收费站时刚好
停下,设汽车整个减速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减速运动过程中,观察到汽车
通过中途的 BC和CD两个连续区间所用时间均为5s,且测得 B、C相距45m,求:
(1)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
(2)从开始减速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3)CD间的距离。
(4)D点离收费站的距离。
19.(14 分)2021 年 7 月 19 日十堰遭遇强降雨,部分地区引发洪涝,严重影响
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
大小分别为 v1 40m/s,v2 25 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 x0 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
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 x 16m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
质点.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 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答案第 5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B
6.D
7.D
8.C
9.D
10.D
11.A
12.D
13.B
14.B
15.AB
16.1.60 0.99
答案第 6页,共 9页
17.(1)60 N;(2)78 N,78 N;(3)78 N
【详解】
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f=μFN=μG=0.39×200 N=78 N
(1)用 60 N的水平推力推物体时,推力小于地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仍保持静止,
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是
F 静=F1=60 N
(2)物体运动起来后,若使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推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有水平
推力
F2=Ff=78 N
当推力减小到 30 N时,摩擦力不变,仍为 78 N。
(3)若撤去外力,直到物体停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78 N。
18.(1)-0.4m/s2;(2)50s;(3)35m;(4)45m
【详解】
(1)汽车的初速度
v0=72km/h=20m/s
由位移速度关系式
v2 v20 2ax
解出
v2 v2 02 202a 0 m/s2 0.4m/s2
2x 2 500
所以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 0.4m/s2
(2)从开始减速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t v v0 0 20 s 50s
a 0.4
(3)汽车通过中途的 BC和 CD两个连续区间所用时间均为 5s,所以有
x 2CD xBC aT
答案第 7页,共 9页
CD间的距离
xCD xBC aT
2 45m 0.4 52m 35m
(4)汽车通过中途的 BC和 CD两个连续区间所用时间均为 5s,所以有汽车通过 C的速度
v xBC xCD 45 35C m/s 8m/s2T 2 5
由位移速度关系式
v2 v2C 2axC收
解出
v2 v2 2 2x C 0 8C收 m 80m2a 2 ( 0.4)
D点离收费站的距离
xD xC xCD 80m 35m 45m收 收
19.两车会相撞
【详解】
对轿车刹车的过程,有
v 21 2a1x
解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5 m/s
2
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有
v1 a1t1 v2
解得
t v v 1 21 3sa1
轿车行驶的距离
x v v 1 21 t2 1
97.5m
货车行驶的距离
x2 v2t1 75m
因此可知
x1 x2 22.5m x0
答案第 8页,共 9页
所以两车会相撞。
答案第 9页,共 9页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共100分
一、单选题(14*4=56)
1.下列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加速度、速度变化量
B.速度、质量、加速度
C.位移、路程、长度
D.时间、力、速度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减速运动中,加速度为负值
C.速度很小,加速度肯定很小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s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4.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
A.20m B.24m C.25m D.75m
5.某物体在0-8s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B.物体在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1.25 m/s
C.物体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5 m/s D.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为5m
6.从高处释放一个石子,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石子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5m,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  )
A.10m B.15m C.20m D.25m
7.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为4 m/s 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为10 m/s
C.加速度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可能大于10 m/s2
8.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为多少(  )
A.2s B.8s C.6s D.24s
9.皮球从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准备罚点球时,一脚用力踩在足球上面,让足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合力
B.如果足球气打得足一点,足球可能不发生形变
C.脚对足球的压力是由于足球的上部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D.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足球的下部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11.如图所示的实线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则关于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 D.无法判断
1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6s后停止,若在第2s内的位移是27m,则第5s内的位移是(  )
A.7.5m B.4.5m C.15m D.9m
13.一辆红旗轿车安装了“全力自动刹车”系统,当车速,且与前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该系统立即启动,启动后汽车刹车加速度范围为,在该系统控制下汽车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
A. B. C. D.
14.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她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
A.她在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她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C.她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D.她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
三、实验题
1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的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 Hz,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16.为减小实验误差,活动小组从学校实验室借来了打点计时器,按照正确的测量步骤对小车的加速度进行了重新测量,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vB=________m/s。
四、解答题
17.某物体重200 N,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它的最大静摩擦力为80 N,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9。
(1)用60 N的水平推力推物体,求此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
(2)物体运动起来后,若使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应在水平方向施加多大的推力?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人把推力突然减小到30 N,直到物体停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多大?
(3)若撤去外力,直到物体停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多大?
18.如图所示,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有一个收费站,汽车经过距收费站的点时开始减速,到达收费站时刚好停下,设汽车整个减速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在减速运动过程中,观察到汽车通过中途的和两个连续区间所用时间均为,且测得、相距,求:
(1)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
(2)从开始减速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3)间的距离。
(4)点离收费站的距离。
19.2021年7月19日十堰遭遇强降雨,部分地区引发洪涝,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轿车在与货车距离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加速度、速度变化量、位移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都是矢量。故A正确;
B.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
C.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C错误;
D.时间是标量,所以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
A.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变化所用时间有关,故A错误;
B.若在减速运动中,规定物体初速度方向为负方向,由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方向为正值,故B错误;
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即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的速度很小,但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大,故C错误;
D.物体做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时,加速度却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竖直向下且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连续的三个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开始连续通过相同位移的时间之比是,则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

Δx=aT2


9=v0T-aT2
得v0=10m/s
汽车刹车时间
tm==5s<6s
故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刹车后5s内的位移
x= =25m
故选C。
5.B
【详解】
A.物体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A错误;
B.物体在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在第3s内物体位移为0,则平均速度为0,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前2s内位移为5m,则在第1s内位移小于5m,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T、第2T、第3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已知石子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5m,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25m。
故选D。
7.D
【详解】
AB.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都是矢量,初、末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6 m/s,初、末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4 m/s,选项AB错误;
CD.根据
知,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6 m/s2,也可能为14 m/s2,选项D正确,C错误。
故选D。
8.C
【详解】
根据
知,初速度
加速度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

故选C。
9.D
【详解】
皮球从3m高处开始落下,通过的路程是3m,被水平地板弹回后于1m高处被接住,又通过的路程是1m,则总路程是4m,起点与终止的线段长度是2m,则位移大小是2m。方向是从起点指向终点,即竖直向下。
故选D。
10.D
【详解】
A.静止的足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相平衡,合力为零,故A错误;
B.即使足球气打得足一点,足球仍然发生形变,故B错误;
C.脚对足球的压力是脚的下部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故C错误;
D.足球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足球的下部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连接初末两时刻的速度图象如虚线所示,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物体通过的位移
位移为梯形面积;而物体实际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实线所示,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整个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x,则
解得
A.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A正确;
B.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B错误;
C. 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C错误;
D. 无法判断与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错误.
12.D
【详解】
用逆向思维,把物体的运动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第6s内、第5s内、…、第2s内、第1s内的位移之比为1:3:…:9:11,所以
==
解得
x5=9m
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若刹车加速度取最小值,由
可知,汽车刹车的时间最长,最长时间为
故选B。
14.B
【详解】
AD.因该人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无法确定其瞬时速度大小,AD错误。
由平均速度公式,即
B.代入数据,可得该人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B正确;
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B。
15.AB
【详解】
A.实验过程中,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A正确;
B.选取纸带时,为测量的方便和减少误差,要舍去纸带上的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故B正确;
C.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50hz,所以打点的周期为0.02s,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故C错误;
D.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在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大,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而对小车速度没有要求,故D错误.
16.
【详解】
[1]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
则有
解得
[2] 小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
17.(1)60 N;(2)78 N,78 N;(3)78 N
【详解】
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f=μFN=μG=0.39×200 N=78 N
(1)用60 N的水平推力推物体时,推力小于地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仍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是
F静=F1=60 N
(2)物体运动起来后,若使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推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有水平推力
F2=Ff=78 N
当推力减小到30 N时,摩擦力不变,仍为78 N。
若撤去外力,直到物体停止前,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78 N。
18.(1)-0.4m/s2;(2)50s;(3)35m;(4)45m
【详解】
(1)汽车的初速度
v0=72km/h=20m/s
由位移速度关系式
解出
所以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0.4m/s2
(2)从开始减速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
(3)汽车通过中途的BC和CD两个连续区间所用时间均为5s,所以有
CD间的距离
(4)汽车通过中途的BC和CD两个连续区间所用时间均为5s,所以有汽车通过C的速度
由位移速度关系式
解出
D点离收费站的距离
19.两车会相撞
【详解】
对轿车刹车的过程,有
解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有
解得
轿车行驶的距离
货车行驶的距离
因此可知
所以两车会相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