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旋转 单元综合与测试 C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章 旋转 单元综合与测试 C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3 20:5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3章旋转 单元综合与测试 C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中的紫荆花图案,该图案绕中心旋转n°后能与原来的图案互相重合,则n的最小值为(  )
A.45° B.60° C.72° D.108°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在如图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M1N1P1,则其旋转中心可能是(  )
点A B.点B
C.点C D.点D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5,4)向右平移9个单位得到点P1,再将点P1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P2,则点P2的坐标是(   )
A.(4,﹣4) B.(4,4) C.(﹣4,﹣4) D.(﹣4,4)
5、如图,将矩形 ABCD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到矩形 AB′C′D′的位置,旋转角为α(0°<α<90°).若∠1=112°,则∠α的大小是( )
A.68° B.20° C.28° D.22°
6、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4,CD=5.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2),此时AB与CD1交于点O,则线段AD1的长度为( )
A. B. C. D.4
7、如图,在网格图中选择一个格子涂阴影,使得整个图形是以虚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则把阴影凃在图中标有数字(  )的格子内.
A.1 B.2 C.3 D.4
8、如图,将△ABC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为( )
A.(-a,-b) B.(-a,-b-1) C.(-a,-b+1) D.(-a,-b-2)
9、有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重叠在一起,如图,将△A′B′C′绕AC的中点M转动,斜边A′B′刚好过△ABC的直角顶点C,且与△ABC的斜边AB交于点N,连接AA′、C′C、AC′.若AC的长为2,有以下五个结论:①AA′=1;②C′C⊥A′B′;③点N是边AB的中点;④四边形AA′CC′为矩形;⑤A′N=B′C=,其中正确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如图,将△ABC绕顶点C旋转得到△A′B′C,且点B刚好落在A′B′上.若∠A=25°,∠BCA′=45°,则∠A′BA等于( )
A.40° B.35° C.30° D.45°
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将OA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OB,则点B的坐标为_____.
12、如图,等边△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A′OB′的位置,∠A′OB=80°,则△AOB旋转了_____度.
13、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AC=2cm.现在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连接BB′,则BB′的长度为_____.
14、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求点B′的坐标.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的坐标为(2,0),将点P0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1,延长OP1到点P2,使OP2=2OP1,再将点P2绕着原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P3,则点P3的坐标是_____.
16、如图,△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是AB上异于A,B的一动点,将△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BCE,则旋转过程中△BDE周长的最小值_____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绕点顺时针旋转而得,则所在直线的解析式是___.
18、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OAB的顶点O(0,0),A(0,3),将该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每次旋转60°,则旋转2018次后,顶点B的坐标为___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8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4,2),C(3,5)(每个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
(1)请画出△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原点对称;
(2)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线段OB旋转到OB2扫过图形的面积.
20、(8分)如图,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点A与点C是对应点.
(1)画出△OAB关于点O对称的图形(保留画图痕迹,不写画法);
(2)若∠A=110°,∠D=40°,求∠AOD的度数.
21、(8分)如图所示:已知∠ABC=120°,作等边△ACD,将△ACD旋转60°,得到△CDE,AB=3,BC=2,求BD和∠ABD.
22、(10分)如图,D是△ABC边BC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到点E,使DE=AD,连接BE.
(1)哪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2)已知△ADC的面积为4,求△ABE的面积;
(3)已知AB=5,AC=3,求AD的取值范围.
23、(10分)如图,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若PA=1,PB=2,PC=3.
(1)画出△A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CBE;
(2)求∠APB度数;
(3)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
24、(10分)在△AOB中,C,D分别是OA、OB边上的点,将△OCD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OC′D′.如图,若∠AOB=90°,OA=OB,C,D分别为OA,OB的中点.求证:
(1)AC′=BD′;
(2)AC′⊥BD.
25、(12分)在中,,,直线经过点,且于点,于点.
(1)当直线绕点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
(2)当直线绕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1、C 2、D 3、B 4、D 5、D 6、A 7、C 8、D 9、C 10、A
二、11、(﹣1,)
12、140
.
(7,3)
(﹣2,2).
2+4.

(0,﹣3).
三、解答题
19、(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
【分析】
(1)连接AO并延长至A1,使A1O=AO得到点A1,同法作出点B1、C1,顺次连接所得三点,即可得到所求三角形;
(2)过点O在AO的左侧作A2O⊥AO,使A2O=AO得到点A2,同法作出点B2、C2,顺次连接三点,即可得到所求三角形;由题意可知旋转过程中线段OB扫过的图形的面积就是扇形B2OB的面积,由题意可知∠B2OB=90°,再由勾股定理求出OB的长即可求得所求面积了.
【详解】
解:(1)如下图,△即为所求三角形;
(2)①如下图,△即为所求三角形;
②由题意可知:旋转过程中线段OB扫过的图形的面积就是扇形B2OB的面积,
∵∠B2OB=90°,OB=,
∴S扇形B2OB=
∴旋转过程中线段OB扫过的图形的面积为:.
20、(1)详见解析;(2)50°
【解析】
【分析】
(1)延长AO到A′,使OA′=OA,延长BO到B′,使OB′=OB,则△OA′B′满足条件;
(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OC=80°,∠C=∠A=11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COD,然后计算∠AOC﹣∠COD即可.
【详解】
解:(1)如图,△OA′B′为所作.
(2)∵△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
∴∠AOC=80°,∠C=∠A=110°,
∴∠COD=180°﹣110°﹣40°=30°,
∴∠AOD=∠AOC﹣∠COD=80°﹣30°=50°.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
21、BD=5.∠BAD=60°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DC=∠ACD=60°,由于∠ABC=120°,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得到∠BAD+∠BCD=180°,则∠BAD+∠BCA=12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AD=∠ECD,DB=DE,∠BDE=60°,AB=CE,于是有∠BCA+∠ECD+∠ACD=180°,得到B、C、E在同一条直线上,接着证明△BDE为等边三角形得到∠DBE=60°,所以∠BAD=∠ABC﹣∠DBE=60°,BD=BE=BC+CE=BC+AB=5.
【详解】
∵△ACD是等边三角形,
∴∠ADC=∠ACD=60°,
∵∠ABC=120°,
∴∠BAD+∠BCD=180°,
∴∠BAD+∠BCA=120°,
∵△ABD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后到△ECD的位置,
∴∠BAD=∠ECD,DB=DE,∠BDE=60°,AB=CE,
∴∠BCA+∠ECD=120°,
∴∠BCA+∠ECD+∠ACD=180°,
∴B、C、E在同一条直线上.
∵DB=DE,∠BDE=60°,
∴△BDE为等边三角形,
∴∠DBE=60°,
∴∠BAD=∠ABC﹣∠DBE=60°,
∴BD=BE=BC+CE=BC+AB=3+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2、(1)△ADC和△EDB成中心对称;(2)△ABE的面积为8;(3)2<AD<8.
【分析】
(1)直接利用中心对称的定义写出答案即可;
(2)根据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两个图形全等确定三角形BDE的面积,根据等底同高确定ABD的面积,从而确定ABE的面积;
(3)可证△ABD≌△CDE,可得AB=CE,AD=DE,在△ACE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求得AE的取值范围,即可解题.
【详解】
(1)解:图中△ADC和△EDB成中心对称.
(2)解:∵△ADC和三角形EDB成中心对称,△ADC的面积为4,
∴△EDB的面积也为4,
∵D为BC的中点,
∴△ABD的面积也为4,
所以△ABE的面积为8
(3)解:∵在△ABD和△CDE中,
∴△ABD≌△CDE(SAS),
∴AB=CE,AD=DE
∵△ACE中,AC﹣AB<AE<AC+AB,
∴2<AE<8,
∴2<AD<8.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难度较小.(3)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题中求证△ABD≌△CDE是解题的关键.
23、(1)画图见解析;(2)∠APB=135°;(3)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2.
【分析】
(1)作∠QBC=∠ABP,BP=BQ=2,连接QC即可得出△BCQ;
(2)先由△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BQP的度数,再证明∠PQC=90°,即可得出∠BQC的度数,进而得出结论;
(3)如图,作CH⊥BQ交BQ的延长线于H.求出BH,CH,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作∠QBC=∠ABP,BP=BQ=2,连接QC即可得出△BCQ;
(2)连接PQ,
在Rt△PBQ中∵BP=BQ=2,
∴PQ2=BP2+BQ2=22+22=8,
在△PCQ中,
∵PC=3,QC=AP=1,
∴PC2=PQ2+QC2,
∴△PCQ是直角三角形,∠PQC=90°,
∵BP=BQ=2,∠PBQ=90°,
∴△PB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QP=45°,
∵∠PQC=90°,
∴∠BQC=∠BQP+∠PQC=45°+90°=135°,
∵△BQC由△BPA旋转而成,
∴∠APB=∠BQC=135°.
(3)如图,作CH⊥BQ交BQ的延长线于H,
∵∠BQC=135°,
∴∠CQH=∠QCH=45°,
∴CH=QH,∵CQ=QP=1,
∴CH=QH=,
∴BH=BQ+QH=2+,
在Rt△BCH中,BC===,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5+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旋转变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正方形的性质,熟知图形经过旋转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全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由旋转的性质得出OC=OC′,OD=OD′,∠AOC′=∠BOD′,证出OC′=OD′,由SAS证明△AOC′≌△BOD′,得出对应边相等即可;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AC′=∠OBD′,又由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EA=90°,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将△OCD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
∴OC=,OD=,∠=∠.
∵OA=OB,C、D为OA,OB的中点,
∴OC=OD,
∴.
在△和△中,,
∴△≌△,
∴=.
(2)延长交于E,交BO于F.
∵△≌△,
∴∠.
又∠AFO=∠BFE,∠,
∴∠.
∴∠BEA=,
∴⊥.
【点睛】
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1)详见解析;(2)不成立,理由详见解析
【分析】
(1)由题意首先证明∠DAC=∠BCE,进而利用AAS定理证明,进而进行线段等量代换即可求证;
(2)根据题意首先利用角的等量代换证明和,进而利用AAS定理证明,进而进行线段等量代换即可求证.
【详解】
解:(1)证明:∵,,
∴.
∵,
∴,,
∴.
在和中,
∴,
∴,.
∵,
∴.
(2)不成立.理由如下:
∵,,
∴,
∴.
∵,
∴,
∴.
在和中,
∴,
∴,,
∴.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定理以及旋转变换等指数;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解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