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4 21: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能力检测
第5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单选题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②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7.5cm③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③④
2. 为了学好初中物理,小明同学养成了写笔记的习惯。以下文字是摘录自小明同学的笔记的部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学世界里呈现的你,有实像也有虚像,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虛像都是放大的
B.将一物体从距焦距为的凸透镜的处,沿主光轴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由比物体移动的速度慢变为比物体移动的速度快
C.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我来也”。此后发生的情况是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
D.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调长了一些
3.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4. 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增大取景范围 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5.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距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 )
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7.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
B.将凸透镜向左移动,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8.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9. 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
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10.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AO=10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10cm B.f=5cm C.f=8cm D.f=12cm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12.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___(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失,这是汽化的结果。
13.在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12厘米处放一物体,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如果换一个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物体的位置不动,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14.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15.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则小亮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16.如图所示是凸透镜成像的装置,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
(1)蜡烛在10 cm刻度线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蜡烛在30 cm刻度线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蜡烛在40 cm刻度线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__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17.小华利用学过的知识制作照相机模型;她先用太阳光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再用硬纸板制作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简刚好能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如图1所示。
(1)制作模型时,小华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则移动内筒使半透明薄膜距前端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_cm到___________cm范围内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2)小华用此照相机模型观察到物体的像如图2甲,想使半透明薄膜上的像变大些,如图2乙,应使镜头离被观察的物体___________(填“远一些”或“近一些”),同时调节内筒位置,使半透明薄膜上的像变得清晰。
18.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
19.一个凸透镜的焦距10厘米,要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折射后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应使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范围内;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_范围内.
20.小华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图中在屏上成清晰实像的场景的实际应用是______(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到______cm刻度处。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透镜移至如图甲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若蜡烛、光屏和透镜如图乙所示,想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需要将光源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除了要将光源移动以外,还需要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2.同学们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影响凸透镜成像虚实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1)为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应选择在 ___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2)用手电筒的光水平照射凸透镜,通过确定光的会聚点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小丁和小刚测量相同透镜的焦距,小刚的测量结果总比小丁的测量结果小,经对比发现两人使用的手电筒略有不同(如图乙),则使用手电筒 ___________的测量结果准确度较高,小刚使用的应该是手电筒 ___________。
(3)正确测出焦距f后,点燃蜡烛继续实验。发现当物距u<f时,光屏上不能出现烛焰的像,但直接用眼睛透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的像,说明该像是 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当u=f时,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当u>f时,光屏上能出现烛焰的像,说明该像是 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同学们详解得出结论:像的虚实由u和f的大小关系决定。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D C B B D C
二、填空题
11.凸透镜 远离 缩小
12.放大镜
13.倒立 缩小 实 正立 放大 虚
14.凸 缩小
15.照相机 右
16.缩小 放大 正立
17.10 20 近一些
18.20 10 虚
19.10cm20cm 大于20cm
20.主光轴 投影仪 40
三、实验题
21.8.0 右 靠近
22.较暗 A A 虚 不能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