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 有答案
1.小明有一个凸透镜,一次实验时不小心把这个透镜摔坏了,他就用橡皮泥把遗失的部分补上(如图所示)。小明如果用这个补好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则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
A.光屏上能出现三个烛焰的实像
B.光屏上能出现两个烛焰的实像
C.光屏上能出现一个残缺的实像
D.光屏上的像与原镜片成像大小相同
2.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他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下表),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物距(cm) 10 15 20 30
像距(cm) 40 30 20 15
A.甲 B.乙 C.丙 D.丁
3.小明在房间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如图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A、B两处时,墙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 )
A.都是正立的
B.都是虚像
C.透镜在B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
D.透镜在A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4cm时,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缩小的像
B.将蜡烛左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右移
C.将凸透镜右移,移动光屏,直至得到清晰的像,像会变大
D.将蜡烛移至距离凸透镜18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仍可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5.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cm、②9cm、③12cm、④16cm,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
A.是放大的 B.是缩小的
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
(1)他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 (填“左”或“右”)移动。
(2)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光屏所成清晰的像偏下,要使光屏所成的像移动到光屏中央,应使凸透镜向_____(填“上”或“下”)移动。
(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_____ (填“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或“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
8.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张同学拍照上传的作业图片总是一头大一头小,一侧亮一侧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像性质角度:大的一头是虚像,小的一头是实像
B.成像大小角度:大的一头是放大的,小的一头是缩小的
C.物距大小角度:大的一头离镜头近,小的一头离镜头远
D.拍摄技术角度:把拍照手机水平放到作业本的上方,拍出来就会一样亮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使像成在光屏______
(3)接着小勇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若撤去光屏,小勇也可以在图中凸透镜的______(填“左边”或“右边”)适当位置去观察该像。
(4)始终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勇又向右移动蜡烛至43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发现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5)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中心部分,像会___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且变________ (填“亮”或暗”)
(6)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将向(填“下”或“上”)移动,可以向______ (填“下”或“上”)调节凸透镜,使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
10.小明用同一光源做了以下几个光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______(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调好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等大,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实验2: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带小孔的遮光板,若还想承接与光源等大的像,光屏应该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相比______(填“较亮”“较暗”或“一样亮”)。
(3)实验3: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及光屏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一块薄玻璃板(不考虑玻璃板厚度),在光源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能否在光屏位置看到像_____(填“能”或“否”);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在哪个方面有区别:_______ (填“倒正”“大小”或“完整度”)。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上
(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在A、B位置如图甲所示,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的原因是_____,凸透镜固定在B位置不动,蜡烛从A位置向左移一格,为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凸透镜在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应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小明想利用下列LED发光字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汉字适合作为LED光源的是_______
答案
D
A
D
D
D
D
左 上 发光体的像暗些
C
10.0 同一高度 中央 缩小 照相机 右边 左 不能 完整 暗 上 下
下 10.0 不动 较暗 能 倒 正
主光轴 蜡烛位于焦点处 右 放大 投影仪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