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个粗瓷大碗 教案
提示:本篇课文配套范读音频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并运用本课新词。
2.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3.感受赵一曼在艰苦的革命事业中舍己为人、以身作则、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精神品质。
过程与方法
1.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了解“粗瓷大碗”的感人故事。
2.理解描写赵一曼、小通讯员与炊事员老李的语句,深入体会赵一曼的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学习赵一曼舍己为人、以身作则、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并运用本课新词。
2.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学习赵一曼舍己为人、以身作则、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精神品质。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出示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粗瓷大碗图片,揭示课题,生发疑问:这个粗瓷大碗是谁用过的呢?为什么这样一个普通的粗瓷大碗会被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过渡:这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因为这个碗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所以被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它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感人故事。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陈、曼、联、侦、顿”可以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学习“缸、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行识记;对于多音字“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的读音进行组词、创设语境来帮助记忆。
形近字示例:
陈(陈列)——阵(阵地)
曼(曼妙)——漫(漫延)
联(联合)——职(职位)
粱(高粱)——梁(房梁)
(2)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示例:
阝:陈(陈列)——队(队长)——阳(太阳)——阴(阴天)
亻:侦(侦察)——什(什么)——伟(伟大)——们(人们)
数量词归类示例:
顿:一(顿)饭 一(顿)骂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围绕一个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通讯员盛给她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偷偷换成了半碗野菜粥,并把小通讯员专门为她找的给她吃饭用的粗瓷大碗送给了七班当菜盆的故事。
2.介绍赵一曼。
参考资料:
赵一曼(1905—1936),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派赴东北。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领导职务。1935年11月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不幸被捕,1936年8月英勇就义。
3.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1):交代粗瓷大碗的来历,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10):具体记叙这个粗瓷大碗的故事,突出了赵一曼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11):交代了粗瓷大碗的去向。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思考:这个粗瓷大碗现在在哪里?它是谁用过的?
明确:这个粗瓷大碗现在被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里。它是赵一曼用过的。
2.抓住“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中“陈列”一词,与“陈设”“排列”两个词语进行区别。
明确:“陈列”强调摆出来供人看。“陈设”作名词时表示摆设的东西,作动词时强调按一定的要求和风格摆放物品。“排列”侧重按次序站立或摆放。
3.设置试题进行练习。
试题示例:
①爷爷书房的( )极其简单。
②自然博物馆里( )着一具恐龙骨骼的化石。
③教室里的桌椅( )得非常整齐。
答案:陈设 陈列 排列
4.思考:小通讯员为什么要送碗给赵一曼?
明确: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她现在没有吃饭的碗了。
5.思考:小通讯员送来粗瓷大碗时,赵一曼为什么让他还回去呢?这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因为赵一曼以为这个碗是通讯员从老百姓或是其他战士那里拿来的。这体现了赵一曼重视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身作则的高尚品质。
6.思考:为什么小通讯员要给赵一曼盛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明确:赵一曼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
7.思考:炊事员老李看到赵一曼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后,为什么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明确:炊事员老李“没吭声”是因为他知道赵一曼并不想让别人,特别是小通讯员发现她将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而着急;“眼里却含着泪花”是因为他被赵一曼以身作则、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也心疼她几个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8.思考: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这里的“丢”碗是什么意思?
明确:赵一曼把碗送给了更需要它的人。
9.思考:这个粗瓷大碗到底去哪儿了呢?
明确:这个粗瓷大碗被赵一曼送给了缺少菜盆的七班。
10.理解句子所包含的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1)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明确:“早就”一词中“早”的时间没有限定,表明赵一曼没碗的时间极其久远,体现了赵一曼先己后人、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精神品质。“一直”一词再次说明赵一曼没有碗使用了的时间之长;“好不容易”的意思是很不容易,说明找到一个碗的艰难;“连忙”说明小通讯员迫切想要将这个粗瓷大碗送给赵一曼,体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2)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明确:侧面描写,通过小通讯员的所做所想,表现出赵一曼在部队中一直都是生活艰苦;特别是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经多日未曾吃过饱饭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浸透着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爱戴。
(3)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明确:连用三个“想起”构成了一个排比句式,说明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后想到了很多人,但是她唯独没有想到她自己,体现了赵一曼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精神品质。
(4)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明确:动作描写,通过“走进”“倒”“盛”等动词详细描写了赵一曼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的过程,从中可以体会到赵一曼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和她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11.思考: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明确:赵一曼把自己的上一个吃饭用的搪瓷缸子送给了一个新来的战士,通讯员好不容易给赵一曼寻来了一个粗瓷大碗,为了让赵一曼吃上一顿饱饭,通讯员给她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而赵一曼却偷偷换成了半碗野菜粥,第二天就把粗瓷大碗送给了缺少菜盆的七班。
12.说一说赵一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赵一曼是一个舍己为人、以身作则、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和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艰苦的环境中舍己为人、以身作则,时时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和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这高尚的品质影响着她身边的战士。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让我们以赵一曼为榜样,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建设文明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来历:赵一曼用过
送碗 小通讯员:一直想 好不容易 连忙
赵一曼:哪里拿的,还到哪里去
一个粗瓷大碗 故事 用碗:一碗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失碗:又没有碗了
去向:成了七班的菜盆
扫码布置本篇课文朗读任务
以身作则、同甘共苦、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共20张PPT)
27 一个粗瓷大碗
27 一个粗瓷大碗
第一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 录
01课前导入
02字词积累
03课文浅析
01 课前导入
01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图片上是什么呢?
粗瓷碗
一个碗会有怎么跌宕起伏的故事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看看吧!
助读资料
赵一曼,女,汉族, 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
人称李姐。 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
翠屏区白花镇)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
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
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
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
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02 字词积累
02 字词积累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陈列 陈设
造句:展览室里,陈列着同学们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
音序:C 部首:阝
陈
chén
学习生字
结构:上下
组词:曼妙 曼舞
造句:天边的晚霞就像仙女的长裙,曼妙多姿。
音序:M 部首:曰
曼
màn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联络 联系
造句:毕业时,大家都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以方便以后联络。
音序:L 部首:耳
联
lián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水缸 缸盆
造句:小明说以后会在家里放一只大水缸,种荷花。
音序:G 部首:缶
缸
gāng
学习生字
结构:半包围
组词:还书 偿还
造句:管理员窗口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借书,还书,和续借功能!
音序:H 部首:辶
还
huán
学习生字
结构:上下
组词:高粱 黄粱美梦
造句:深红的高梁熟满枝头,像少女害羞低垂的脸。
音序:L 部首:米
粱
liáng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停顿 一顿
造句:学习上是不允许停顿不前的。
音序:D 部首:页
顿
dùn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侦查 侦探
造句:公安人员经过缜密的侦查,找到了破案的线索。
音序:Z 部首:亻
侦
zhēn
理解词语
为难:
陈列:
感动:
吭声:
感到难以应付。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出声;说话(多用于否定式)。
多音字
还
hái
huán
(还有)
(归还)
读一读:
这本书我还(hái)有两章没有看完,今天看完了明天上午会归还(huán)图书馆。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03 课文浅析
03 课文浅析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缴获的大碗,赵一曼要求他还回去。
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
赵一曼倒掉了通讯员给她盛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部分(第9~11自然段):
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回答这个粗瓷大碗是谁的?
这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的。
下节课见!
下节课见!
同学们,
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