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每日突破
第5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单选题
1. 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6 cm B.8 cm C.14 cm D.20 cm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所成清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C.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D.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下移动
4. 如图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S,在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判断( )
A.d一定小于f
B.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
C.d一定大于f,小于2f
D.一定大于2f
5. 晓维同学用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照射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光斑(如图所示)。取下平行光源,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6cm处,并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像的性质是( )
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B.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C.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D.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尽量选择较亮的环境进行实验
B.组装器材时,将蜡烛放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
C.实验中,物距要始终大于二倍焦距
D.实验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7. 为了学好初中物理,小明同学养成了写笔记的习惯。以下文字是摘录自小明同学的笔记的部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学世界里呈现的你,有实像也有虚像,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虛像都是放大的
B.将一物体从距焦距为的凸透镜的处,沿主光轴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由比物体移动的速度慢变为比物体移动的速度快
C.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我来也”。此后发生的情况是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
D.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调长了一些
8. 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可在凸透镜另一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清晰像。现将该物体向凸透镜移近2cm,关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及再次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5cm;②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25cm
③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一定能再次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像
④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可能在光屏上不能再次成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 小华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他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10.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在右侧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光具座刻度的分度值是cm),下列说正确的是( )
A.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还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向左适当移动,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
C.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只是换一只焦距更短的透镜,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
D.此透镜的焦距在7.5cm至15cm之间
二、填空题
11.小明利用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他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缩小”);该同学又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置一近视镜片,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沿着光具座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13.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则小亮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14.“自拍神器”给旅行拍照爱好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 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______物距,___________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 或“减小”)
15.小华同学将一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将该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按图乙所示安装到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可观察到清晰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我们生活中的____(选填“放大镜”、“近视眼镜”或“照相机”)就是遵循了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
16.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大于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cm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___________像.
17.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e点处,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__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18.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____(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填“实”或“虚”)像。交通上的监控摄像头拍摄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19.下图中F是凸透镜的焦点,a、b、c、d、e是凸透镜主光轴上的五个点。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是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将物体放在________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
20.如图所示,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它利用了光的______原理成像的。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前,需要选择焦距恰当的凸透镜.实验室有A、B两种凸透镜,图甲是平行光通过两种凸透镜后,在光屏上会聚在一点时的光路示意图;从图中读出透镜A的焦距为______;为了便于完成探究过程,应该选择透镜______(选填“A”或“B”)进行实验,并将此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刻度处.
(2)在调节光具座上光学器材的高度时,蜡烛应该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3)当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的刻度处,如图乙所示,此时想在光屏上成像,应该将光屏移动到光具座的______(选填“A”“B”或“C”)刻度范围内.
A. B. C.
(4)当,且像成在光屏上时,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那么要想在光屏上继续成像,应该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会看到烛焰在光屏所成的像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6)调整蜡烛的高度后,继续探究时的成像特点:如图丙所示,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在光屏上成像后,分别详解下面两种情况:
①将光屏取下,眼睛在图丙中所示的位置处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
②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
(7)将蜡烛移动到刻度处,人眼应该在______(选填“光屏”或“蜡烛”)一侧才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22.同学们选取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安装并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他们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小光同学选取焦距为f1=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放在图甲位置,调节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更换焦距为f2=5cm的凸透镜,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
(4)小焦同学发现,在(3)的基础上,不移动光屏,将自己的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如图乙,光屏上也能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有______(选填 “会聚”或“发散”)作用。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A D B C B D
二、填空题
11.凸透镜 变大
12.缩小 右
13.照相机 右
14.增大 减小
15.10.0 缩小 照相机 等大
16.20 10 虚
17.b e
18.反 凸透 实 大于镜头(凸透镜)的二倍焦距
19.e a
20.倒立 缩小 折射
三、实验题
21.10.0 A 点燃 B 靠近 上移 放大 能 能 光屏
22.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线或同一水平高度) 投影仪 左 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