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内能及其改变练习题2021-2022学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
一、单选题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
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
A.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 热量由铜块传给铁块
C. 热量由铁块传给铜块 D. 无法确定热量如何传递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只吸收热量而不对外做功,温度不一定升高
B. 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 的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下列实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 寒冬,双手互相搓一搓,手的温度升高
C. 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D.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如图所示,在平底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 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 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C. 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是液化现象
D. 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为的物体没有内能
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因为吸收了热量
C.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 温度相同的水和冰,内能相同
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白雾是水蒸气 B. 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C. 瓶内气体内能增加 D.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关于温度、热量、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比较一千克水和一千克冰的内能
A. 水的内能大 B. 冰的内能大 C. 一样大 D. 不能确定
煮茶时,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煮茶时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 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C. 茶水升温过程中,茶水的内能不断减少
D. 茶水升温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这过程中,小明感觉到臀部发热,这说明通过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少量的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看到瓶内出现_________,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使得_____降低,_____减少。在烧瓶内盛入少量的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长下坡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与车轮之间因为摩擦而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了内能;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三、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请你根据内能的概念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并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有关;推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杯水,其中甲中的水较少,其他三杯水质量相同.根据上述的猜想,再次推测哪杯水的内能最大: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大小不好进行比较.
根据图中实验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中的水,盛热水的杯中墨水扩散得快,选用冷水和热水的实验目的是便于探究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与______的关系。
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在______选填“瓶内”或“瓶外”能看到______,这是一种______现象;这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温度______。
如图,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到沸腾,当软木塞被冲出时,发生能量的转化是______转化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
A、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快,其内能一定增加;故B正确;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故C、D错误。
故选:。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发生改变。
2.【答案】
【解析】解:由公式可知,,因铜块和铁块的质量以及吸收的热量相同,且,所以铜块的温差大于铁的温度差,由于不确定初温的高低,所以不能确定铜块和铁块末温的高低,故无法确定热量如何传递。
故选:。
解决此题要知道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结合热量的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热传递的方向,熟练应用吸热公式判断末温的高低是解本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解: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不对外做功,但是温度不变,故A正确;
B、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来描述,故C错误;
D、内能不仅与温度、状态有关,还与质量有关,所以的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不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故D错误;
故选:。
、晶体的熔化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不对外做功,但是温度不变;
C、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D、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本题考查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要注意晶体熔化、晶体凝固、液体沸腾这几个特殊例子。
4.【答案】
【解析】解:
A、锯木头时,锯条和木头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
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方式不同,但是效果是相同的。
5.【答案】
【解析】
【分析】
用力往瓶内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继续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瓶塞跳起,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液滴,出现水雾。
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
解:、向瓶内打气,压缩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塞子跳出时,瓶中出现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D正确。
故选B。
6.【答案】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能的概念、物体内能的改变等知识点,理解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因为热传递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和状态。
【解答】
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所以温度为的物体具有内能,故A错误;
B.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因为发生了热传递,也可能是对该物体做了功,故B错误;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故C正确;
D.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水和冰的质量相同,但是状态不同,所以内能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
【解析】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决此题要结合改变物体的内能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水蒸气会把瓶塞冲出。水蒸气对瓶塞做了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瓶口出现“白雾”,故B正确。
故选:。
8.【答案】
【解析】解:
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的冰块一定有内能即内能一定不为零,故A正确;
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内能一定增加,故B正确;
C、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C错误;
D、内能与温度、状态、质量等都有关系,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D正确。
故选:。
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物体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状态和温度相同时,气态时内能最大,固态时内能最小;物体状态和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物体的内能变化,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做功造成的;但是热传递或做功有一者发生,物体的内能一定变化。
物体的内能变化,可能是物体的温度变化,可能是物体的状态变化;但是物体的温度变化或状态变化,有一者发生,物体的内能一定变化。
物体的做功和热传递、内能、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三者之间很容易混淆,注意理解。
9.【答案】
【解析】解:因为的冰熔化成的水需要吸收热量,所以质量相同的的水比冰的内能大。
故选:。
冰熔化成水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及内能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
【解析】解:、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泡茶的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
B、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错误;
C、茶水升温过程中吸收热量,茶水的温度升高,内能不断增加,故C错误;
D、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D错误。
故选:。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此题结合实际考查了分子的热运动及内能,难度不大。
11.【答案】减小;做功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机械能的转化过程,并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熟悉机械能的转化过程,并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等,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解答】
小明从滑梯下滑的过程中,他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
小明在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他的内能;
故答案为:减小;做功。
12.【答案】白雾;液化;温度;内能; 让水产生较多的水蒸气,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解析】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液滴,据此分析回答。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液化知识,知道白雾是液态、知道其形成过程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在烧瓶内盛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让水产生较多的水蒸气,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故答案为:白雾;液化;温度;内能; 让水产生较多的水蒸气,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13.【答案】做功 热传递
【解析】
【分析】
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解答】
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刹车片与车轮之间因为摩擦而发热,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升高;轮胎停在水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14.【答案】质量 质量越大,分子数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总和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丁 丁中的水质量最大,温度最高 甲、乙
【解析】解:
物体所含物质越多,即质量越大,含有的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的动能、势能总和越大,则物体的内能越大.
乙、丙、丁的质量相同,但比甲的质量大,丁的温度最高,则丁中水的内能最大;乙、丙质量相同,丙的温度比乙的高,则丙中水的内能比乙的大;甲、丙温度相同,丙中水的质量比甲的大,则丙中水的内能比甲的大;甲中水的质量小于乙中水的质量,乙中水的温度比甲的高,故甲、乙两杯中水的内能大小无法比较.
15.【答案】温度 瓶内 白气 液化 降低 内能 机械能
【解析】解:在分别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会看到滴入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快;选用热水和冷水做实验,这是因为冷水和热水的温度不同,以便于探究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气,说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酒精灯加热试管使水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把塞子冲出,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软木塞子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温度;瓶内;白气;液化;降低;内能;机械能。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因此分子的运动被称为热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对物体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利用内能做功过程,先通过燃料燃烧增加内能,而后内能对外做功,即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了分子热运动、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能量转化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相关知识,以及热值概念、比热容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分析时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