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课内阅读拓展练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40分钟
一、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选段一: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选段二: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比较两个选段并填空。(9分)
(1)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选段一介绍了太阳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选段二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特点。
(2)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选段一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而选段二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松鼠的特点。
(3)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选段一的语言__________,而选段二的语言__________,极具文学色彩。
2.下列是对两个选段的理解,对的打“√”,错的打“×”。(6分)
(1)选段二中的“翘”“躲”“歇凉”三个词写出了松鼠的尾巴的用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小松鼠的活泼、机灵、可爱。 ( )
(2)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特征是它“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 ( )
(3)“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这一句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
3.仿照选段二的写法,描写一种你熟悉的动物的外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阅读《太阳》和《松鼠》选段,完成练习。
【语段一】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语段二】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1.语段一写了太阳________的特点,语段二写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语段一运用了列数字、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而语段二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3.从语言风格上来看,语段一的语言______,而语段二的语言______。(2分)
4.学习语段二的风格,试着用拟人化的语言表现出语段一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分)
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3.这段话侧重写了松鼠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从“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时松鼠的反应来表现它的( ),从它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 ),从它喜欢秋存冬粮来表现它的( )。(3分)
A.敏捷 B.聪明 C.机警
4.请将选段中有关松鼠的信息概括一下,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松鼠”这个词条写一句介绍。(3分)
松鼠十分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在过冬前贮藏食物。
四、阅读课文片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本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太阳和动物的关系密切。 B.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密切。
C.太阳和煤炭的关系密切。 D.太阳和植物的关系密切。
(2)画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A.总起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3)为什么说埋在地下的煤炭跟太阳有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片段中提到的,你还知道身边的哪些事物和太阳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 )、足够(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2分)
A.松鼠的食物。
B.松鼠窝的形状。
C.松鼠的窝。
D.松鼠的外形。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一句中,“通常”一词__________ (可以 不可以)去掉,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选文中加点词语“ 搬、放、编扎、挤、踏”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宽畅 坚实 既舒适又安全
B.宽敞 硬实 既舒畅又安全
C.宽畅 硬实 既舒畅又安全
D.宽敞 坚实 既舒适又安全
仿照选文第二句,用“先……再……然后……”的句式,写一种小动物的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体积大 温度高 外形
(2)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打比方
(3)精练平实 生动活泼
2.(1)√ (2)× (3)×
二、1.温度高 外表美丽可爱 2.作比较 打比方 打比方
3.平实活泼
4.示例:在人类眼里,我光彩照人,浑身滚烫,离得再远也能感受到我的热情。
三、1.只要 就 2.作比较 3.C A B
4.爪子锐利 动作轻快敏捷 喜食榛子
四、(1)B (2)C
(3)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4)示例:彩虹、石油、海市蜃楼都和太阳有关。
五、1. C
2.不可以 一般情况下松鼠把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但也可能存在特殊情况。“通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这些加点词都是表示人的行为和动作的动词,这里将松鼠的行为拟人化,形象地表现出松鼠机灵、乖巧的特点,使人觉得松鼠也有人的精明能干和智慧。
4.D
5.示例:这只小狗先跑到厨房,把盛狗粮的盘子叼到客厅,再拖过来一小袋狗粮,然后请求主人把袋撕开,给它倒一盘好吃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