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基础练习(1)
一、单选题
1.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这种很多小孔的设计在声学方面所起作用是( )
A.为了教室的美观 B.改善声音的音色
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
2.如图,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弹拨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
C.吉他声响度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传声介质无关 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4.如图描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声速、响度和声能随离开声源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6.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7.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所示。若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响度相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8.关于声现象,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次声波指的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D.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大于人说话声音的传播速度
9.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
10.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不同 B.音色不同
C.振幅不同 D.振动的快慢不同
11.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乙图:通过乒乓球的摆动来说明音叉在振动
C.丙图: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研究( )
A.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B.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音色和声源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3.下列三幅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
B.甲、乙、丙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C.甲、乙、丙发出声音的音调、响度大致相同,音色不同
D.甲、乙、丙发出声音的音调、音色大致相同,响度不同
二、填空题
14.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吉它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______,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拨动同一根琴弦,改变的是声音的______。
15.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扬声器纸盆的______产生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应将音箱的音量调小,此时改变的是声音的______;针对第二空,人们以______ (选填 “Hz”或“dB”)为单位来表示它的等级。
16.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_m/s。
17.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18.在一次雷雨天气中,飞飞看到远处一道闪电后经过5s听到了雷声,可知飞飞离闪电发生处距离为________m。(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9.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______。蜜蜂1min振翅2640次,则其翅膀振动频率为______,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20.如图1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升高/降低),发声体是______(水和瓶子/空气柱).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升高/降低)。发声体是_______(水和瓶子/空气柱)。由这个实验规律可知图中2的“哨子”中间的活塞向上推时音调将_______(升高/降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B
6.D
7.A
8.A
9.A
10.B
11.A
12.A
13.C
14.音调 响度
15.振动 响度 dB
16.大于 340
17.振动 空气 能量
18.1700
19.音调 44Hz 能
20.降低 水和瓶子 升高 空气柱 升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基础练习(2)
一、单选题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山间潺潺的流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我们根据音色来辨别是钢琴声还是二胡声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
3.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 )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 B.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拉小提琴时手指在不同的弦上滑动可以改变弦的音色
C.利用超声波可以为病人检查身体,但人耳听不到这个声音
D.喇叭纸盆正对蜡烛火焰,当喇叭发声时,纸盆振动越快,火苗左右摆动的幅度也越大
5.如图,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弹拨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
C.吉他声响度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6.关于声现象,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次声波指的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D.在空气中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大于人说话声音的传播速度
7.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C.用声波武器震慑海盗,是因为声音具有能量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8.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的贾湖骨笛是以鹤类鸟的翅膀骨头制成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乐器(如图所示),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关于骨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来越慢 B.吹奏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发出的
C.吹奏的笛声一定属于噪声 D.按住不同的笛孔发出声音的音调会改变
9.目前的智能音箱通过连接网络,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智能音箱发声需要物体的振动
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10.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下列有关此武器的应用认识错误的是( )
A.此枪不能在月球上使用 B.此枪可以射杀水中的鱼
C.此枪射击时超声波,人耳可以听到 D.超声波具有穿透力强等特点
11.将电铃放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真空能传声,此实验的方法叫做实验+推理的方法
C.此实验直接验证了真空不能传声
D.此实验用到了实验+推理的方法间接地验证了真空不能传声
12.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用硬卡片在梳齿上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划过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在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从左到右水面的高度越来越高。若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吹出的声音的音调会越来越__________;此时发出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水柱);若是改用木锤敲击水瓶的瓶壁,与吹瓶口相比,瓶子发出的声音的特性中,除了音调不同之外,还有一个明显不同的是: ___________ 不同。
14.考场内翻阅试卷的产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____产生的:小刚抖动试卷的频率低于___________Hz,其他同学就会听不到。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两幅图,其中金属丝的型号是一致的,长度相同,那么弹拨A、B两根金属丝,音调较低的是___________。
15.“抖音”App软件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改变了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音色”),忽略温度的影响则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2020年9月28日台湾访问团来我校参观考察,校鼓号队和合唱团共同奏唱了《七子之歌》如图所示,其中陶笛声是由于空气柱的______而发出的。同学们的手指在演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位置,其实是在改变声音的______;3号楼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没有大厅的领导和专家听到声音的大,这个现象表明了______;操场的同学听声音便能辨别出是陶笛声,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
17.我市制定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的噪声响度不得超过45__________(填单位);同时交警部门在考场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8.在一次雷雨天气中,飞飞看到远处一道闪电后经过5s听到了雷声,可知飞飞离闪电发生处距离为________m。(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9.某人在一根足够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后,在另一端的人能听到______次响声,第一次声音是由______传来的。
20.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B
6.A
7.C
8.D
9.C
10.C
11.D
12.B
13.高 空气柱 音色
14.振动 20 B
15.音调 不变
16.振动 音调 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
17.dB 声源
18.1700
19.2 钢管
20.甲丙 甲乙
21.振动 空气 能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基础练习(3)
一、单选题
1.大剧场四周的墙壁总是修成凹凸不平,目的是( )
A.增加声音的反射 B.减弱声音的反射
C.为了装饰剧场 D.为了增大音量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4.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无关
5.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D.钢尺振动越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6.2020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20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
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
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
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B.丙声音的响度比甲大
C.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
D.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
8.学校倡导:校园内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这里的“大”和“轻”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9.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这种很多小孔的设计在声学方面所起作用是( )
A.为了教室的美观 B.改善声音的音色
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
10.关于声音的特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班主任在楼道里说话,在教室里的同学立刻安静下来,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人们轻轻敲敲陶瓷碗,就能发现有无破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特型演员除了外形要像外,声音也要像,这里主要是模拟原声的音调
D.因为不同材质的乐器发出相同的声音波形图不同,所以不能从声音的波形图上分辨声音的特性
11.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所示。若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响度相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在声音的三大特征中,音调跟声源振动的______有关;发声体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越大;闻其声,就知其人是通过声音的______辨别的,给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是______减弱噪音。
13.由于雾霾严重,小明咳嗽看医生,医生用听诊器听肺音诊断疾病,是因为声可以传递________;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将水打碎形成小水滴。
14.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m/s。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____m。冬天一夜大雪过后,城市安静了很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声音的速度受___________影响而变慢;二是蓬松的雪可以有效地吸收___________。
15.如图,用手蘸水后摩擦高脚杯的杯口,听到杯子发出声音,当水量增多时候,音调______(升高/降低/不变);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当注入试管内的水量增多时候,吹气时声音的音调______(升高/降低/不变),此时声源是______。
16.“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关上门窗或安双层玻璃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
1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
18.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如图所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音叉的______通过______传给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
19.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描述: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能传声,且在______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20.如图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______产生的,在______中可以传播。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______发声,左边的音叉______发声(填“ 会”或“ 不会”)。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C
6.C
7.C
8.B
9.C
10.A
11.A
12.频率 响度 音色 在声源处
13.信息 能量
14.340 1020 温度 噪声
15.降低 升高 空气柱
16.人耳 声源 传播过程
17.甲丙 甲乙
18.振动 空气 塑料球 声波能传递能量
19.固体 固体
20.振动 空气 不会 会 转换(化)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基础练习(4)
一、单选题
1.老师讲课用的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增高声音的音调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加快声音的频率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拉小提琴时手指在不同的弦上滑动可以改变弦的音色
C.利用超声波可以为病人检查身体,但人耳听不到这个声音
D.喇叭纸盆正对蜡烛火焰,当喇叭发声时,纸盆振动越快,火苗左右摆动的幅度也越大
3.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教室的窗户关好
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
4.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5.每年看春晚都会有一段痛苦难熬的时间,振耳欲聋的鞭炮声让人听不见电视声,下列方法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 B.紧闭装上双层玻璃的窗户
C.将电视音量调到最大 D.带上防噪声耳机看电视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声识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D.次声波响度太小,所以人耳听不到
7.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边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只能感觉到蝴蝶飞过 B.只能感觉到蜜蜂飞过
C.都能感觉到 D.都不能感觉到
8.2021年4月,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载人飞船及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B.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C.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振动慢,频率低
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山间潺潺的流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我们根据音色来辨别是钢琴声还是二胡声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刮风时,我们能听到树叶发出的声音,说明树叶在振动
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当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既能看见指示灯闪烁,也能听见铃声
D.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这种波的特点是频率低,人耳听不到
1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
12.如图,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弹拨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
C.吉他声响度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13.下面是两个物体的振动周期与振幅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
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
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
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
二、填空题
1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次敲打的声音(管中是空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响亮,这是因为在室内讲话,原声与___________重合的原故。
15.如图,硬卡片快速划过梳齿发出的声音音调较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慢速划过梳齿发出的声音音调较___________,这是因为两种情况下,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不同,本题所说的声源是___________(选填“梳齿”或“硬纸片”)。
16.如图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却可以听到敲击声,说明 ___________能够传声,如果增大敲击的力度,则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将会变化。
17.2021年9月18日在“9 18”纪念日举行防空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如图所示的是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读作35_______(填单位)。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_______(要求带单位)以上的声音对人耳有损伤。
18.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表中一些介质的声速,回答问题:
空气 冰
空气 铜
煤油 铝
水常温 铁
(1)由表可知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________;同种介质传声的速度与________有关;
(2)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那么:
①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间是多少______?(此时气温约为15℃)
②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______?
③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______?
19.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 (填序号),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 但是分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C
7.B
8.B
9.B
10.C
11.A
12.B
13.A
14.2 固体、气体都可传声,且传播速度不同 回声
15.高 低 频率 硬纸片
16.固体 响度
17.信息 响度 分贝 变大 90dB
18.不同 温度 2.6s 5200m/s 铁
19.②和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