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中鲁教版必修三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课件4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高中鲁教版必修三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课件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20 22:50:04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3、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参与。
学习目标
学会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
广义的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发生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
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在图中分别找出风力侵蚀、冰融侵蚀和水力侵蚀(即狭义水土流失)为主的土壤侵蚀分别分布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哪个区域?
黄土高原位置、范围及所涵盖的省份?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淮 河
长  江
黄 河
珠  江
塔里木河
黑 龙 江
海 河
看地图,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太 行 山
日 月 山
秦 岭
长 城
100°E
115°E
40°N
35°N
青 海 省
甘 肃 省
宁 夏
陕 西 省
山 西 省
河 南 省
跨越的行政区
内 蒙 古
黄土高原的地貌有何特征?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合作探究: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自然要素 特征及表现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地理位置 ______性 从______向______
从______向______
从______向______
从______向______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_______比较脆弱
土壤质地 ______性 黄土由_____________组成,土质疏松 黄土极易受________
气候及降水 ______性 集中______且多_________ 易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灾害 ______性 ________________等时有发生 加剧水土流失
过渡
特殊
不均
频发
草原
山地高原
湿润区
干旱区
森林
草原
农业区
牧业区
生态环境
粉砂、质土状沉积物
夏季
暴雨
滑坡、塌方、泥石流
流水侵蚀
400毫米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森林与草原的分界。
平原
山地高原
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黄土质地特殊性
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无层理,土质疏松,遇水容易分散,抗侵蚀能力低
降水分配的不均性
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地质灾害的多发性
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合作探究1:
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比较说明其原因。
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过渡性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合作探究2:
(1)结合你的预习情况和视频中展示的内容,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导致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认真观看视频,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
合作探究2:
(1)结合你的预习情况和视频中展示的内容,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导致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通过观看视频,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轮荒耕作制度;生产建设中的开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
○破坏植被
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
人口增长
燃料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
水土流失
土地退化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开垦荒地
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长
把以下各个要素填入适当的方框中①植被破坏②燃料需求增加③土地退化④开垦荒地⑤人口继续增加
人均耕地减少
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地质灾害多发性--
降雨的集中性--
黄土质地特殊性--
地理位置过渡性--
变率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直立性,土质疏松,多孔隙
滑坡、泥石流、塌陷的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
建窑洞
采矿
修路
人类活动破坏地表结构,使地表更加疏松,植被更少
战争
营建宫殿
轮荒
伐木烧薪
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脆弱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破坏植被
主要矛盾在于人口持续的增长
水土流失产生了哪些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
中 游
下 游
1、对当地: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
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2、对黄河下游
地区:
(3) 黄河泥沙含
量剧增,大量泥沙
沉积在下游河床,
使黄河下游成为
“ 地上悬河”,严重
威胁两岸地区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
生态
社会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水 土 流 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
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的治理
运用所学的分析区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江南丘陵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江南丘陵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
1.低山丘陵地区,坡度较大
2.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3.地质灾害频发
人为原因:
1.过度开垦 2.乱砍滥伐 3.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修路、建厂、采石等
江南丘陵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经济: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生态: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
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社会: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见学案P50 T1、2、7、 8、9
参考答案:
1D 2C 7B 8C 9D
(每题2分)
存在的疑惑:
知 识 掌握 基本掌握 没有掌握
黄土高原概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方 法 掌握 基本掌握 没有掌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的分析方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的分析方法
互动交流:水土流失还会带来哪些影响?预学案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一课时
黄土高原的概况
读课本P50图3-1-2,结合P50文字部,预学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并在图中标出黄土高原的四至点、所在的经纬度范围以及所涵盖的省区,填写学案P48自主预习内容,并掌握相关内容。
2.黄土高原面积30 多万平方千米,地表大部分被 覆盖,
这里 发育,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
水土流失的成因
读课本P51---P53文字部,预学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可概括为 原因和 原因。
其中 原因是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1)黄土高原 特殊。
A.黄土高原北部为 高原,南部为 盆地,东部为 平原,西部为 山,从地形角度分析处在 向 的过渡;
B.从干湿地区看,黄土高原地处从 向 的过渡地带;
C.从植被类型看,黄土高原地处从 向 的过渡;
D.从农业类型看,黄土高原地处从 向 的过渡。
各要素相互交错,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比较 ,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2)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黄土高原所处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气候特点是:降水变率大, 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 季,且多 ,对土壤的冲刷作用明显,极易造成 。
(3)黄土质地特殊,由 土状沉积物组成,干燥时较坚实,能保持直立陡壁(因此黄土高原特有的房屋为窑洞),但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4) 黄土高原多 、 、 等地质灾害, 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3、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1)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 。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农业生产中的 制度, 生产建设中的 、 、 、 ,这些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造成地表 的破坏,使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3)植被的破坏
历史上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在 以上,由于 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 、 、 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预习自测】做学案P48 1—5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
水土流失的危害
1.填写学案P48,总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当地和其他地区分别造成了哪些危害?
相关资料
1.黄土塬: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或黄土平原被沟谷切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或平原面。塬面平坦、塬坡较陡,周边为沟谷环绕。塬面积较大,一般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是良好的耕作区。
2.黄土峁: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3.黄土梁: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思考:以上三幅图中, 哪幅是黄土峁,那幅是黄土梁,哪幅是黄土塬?
4.轮荒
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耕作类型。没有固定的耕地,农民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种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另择土开垦的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导学案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分析
【知识铺垫】
广义的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发生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
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中国土壤侵蚀的类型及分布图
读上面一段文字和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及分布图,思考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水土流失分别以哪种外力作用为主?
【导学过程】
一、黄土高原的概况
预习展示
预学案一,1、2部分。
合作探究
1.学案P49互动探究第1题。
2.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在预学反馈中出现了两种观点:
①水土流失造成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
②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小组合作讨论,你们更认可哪种观点?
知识导练
1.见学案P50页举一反三
2.学案自主预习第5题(1)(2)两问。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预学展示
学案P48表格
合作探究
1.学案P49互动探究第2、4题。
2.参照课本P53活动分析黄土高原人口过快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恶性循环过程,并说明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方法小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分析方法(参考学案P49网络构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预习展示
预学案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
水土流失对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造成了哪些不利的影响
方法小结
学会分析水土流失危害的分析方法
【案例拓展】 江南丘陵的水土流失
运用所学的分析区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析江南丘陵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江南丘陵是长江以南、南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以东丘陵地的总称。包括江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西南部、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西部边境, 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江南丘陵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合作探究
分析江南丘陵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当堂达标】
做学案P50 T1、2、7、8、9
【自主评价与质疑反思】
知 识 掌握 基本掌握 没有掌握
黄土高原概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方 法 掌握 基本掌握 没有掌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分析方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危害的分析方法
存在的疑惑:
【作业布置】
既然水土流失存在极大地危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防治和治理,预习学案下一课时的内容 。完成学案P52自主学习部分。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
3.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参与。
学会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