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
学情反馈: 同学们对以下问题存有疑惑
鲁尔区的发展背景
鲁尔区遇到问题之一:传统产业的衰落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探究一: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
10。
5°
50°
抢答环节
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传统产业的衰落
丰富的煤炭资源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水源
化学工业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根据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能形成哪些工业部门?产业结构有何特点?
机械工业
建材工业
(1)读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1950年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有何变化?
(2)读鲁尔区煤炭开采图,比较不同时期煤炭开采条件有何变化?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 4 2 0.75
(3)每炼1吨钢铁所需燃料的变化 单位:(吨)
(4)世界性钢铁过剩
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如日本和意大利)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铝合金、塑钢)的广泛使用
(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兴工业部门的冲击
小结: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煤炭工业的危机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生产结构单一
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1、传统产业的衰落
2、环境恶化
探究二
鲁尔区“病了”,如果你是鲁尔人,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怎样“对症下药”呢?
2001年鲁尔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牛刀小试,体验成功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鲁尔区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
B.鲁尔区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C.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铁矿需从外地输入
D.内河航运发达,且能通向海洋
2,1950年以后,鲁尔区一度衰落,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部门多,产业结构多元化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
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优化产业结构,使产业升级
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关停煤炭、钢铁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阅读材料和罗庄地图分析,罗庄区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请你为家乡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读“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
(2) 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罗庄明天更美好!
2新课标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了区域工业区位条件背景分析、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的区域环境恶化和产业发展衰落及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对本书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具体体现,也为后面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设想】本节课主要是以德国鲁尔区为例阐明了传统工业区发展的过程,通过对鲁尔区的认识,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整节课主要是以学生的读图、讨论、分析、自主探究为手段,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结合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状况,来进一步的掌握传统工业的发展历程,并能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和措施。整节课的设计力求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从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希望学生在学完本课后都能积极的投身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中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正确的人地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根据资料分析资源型工业(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与不足。
2.依据资料分析资源开发利用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3.明确分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
过程与方法
通过鲁尔区为例,从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入手,分析区域特征,探寻资源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分析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罗庄区的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获得“有用地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所在家乡的探究,树立地理有用的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3、通过以鲁尔区为例的工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和人地关系思想。
4、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源型地区寻找出路,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
1.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自主探究问题为主,导、议、讲、练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那么鲁尔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探寻她的历史足迹。教师出示本节课的课题——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板书) 学生看视频思考,形成对鲁尔区的整体印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情调查 师:昨天晚上,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的预习,从批阅反馈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疑惑(课件播放):鲁尔区发展的背景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传统产业的衰落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明确反馈的信息有的放矢 明确所要处理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
高效课堂 师:出示欧洲区位图,结合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让学生分析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板书)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原来鲁尔区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鲁尔区凭借这些优势,一路凯歌走向繁荣,成为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传统工业区。承转:但是繁荣的背后,鲁尔区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之一---传统产业的衰落。师:要探究这个问题,还得从鲁尔区形成的传统工业部门说起。根据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资源优势),形成哪些工业部门呢?出示课件展示资源与工业部门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同学填好知识框架并回答。师:从鲁尔区发展的这些工业部门来看,产业结构又有何特点呢?(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板书)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将给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师:出示课件展示形势的变化。1,传统产业的衰落a.生产结构单一 (本身的原因) b.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国际形势的变化)c. 世界性钢铁过剩(国际形势的变化) d.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国际形势的变化) 2,环境恶化 师:鲁尔区环境恶化,经济衰落,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鲁尔区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背道而驰。承转:鲁尔区内忧外患,在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双重压力下“病了”, 假如你是决策者,如何“对症下药”呢?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检查、督促、调控,了解学情,获取信息,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师:面对困难,鲁尔人没有退缩而是大胆创新,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鲁尔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取得了“起死回生”的效果。从“人间地狱”变成了“人间天堂”。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鲁尔区走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们应该如何借鉴。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身为罗庄人,对我们家乡的经济发展又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对照材料和地图为我们家乡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师:从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希望,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罗庄经济的腾飞指日可待,罗庄因你而精彩。 学生根据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看图思考,并让学生指图回答学生根据资源情况发挥想象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填入导案并抢答学生读图和补充材料,根据形势的变化分析鲁尔区存在的问题思考并抢答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交流成果,为鲁尔区出谋划策学生畅所欲言,认识家乡,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为学好鲁尔区崛起内容做好知识铺垫,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层层设疑,层层深入,为存在问题埋下伏笔小组探究交流抢答的组织形式,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又渗透着竞争、合作探究的理念给学生以角色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初期、成长阶段 【合作探究】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型阶段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再生阶段【合作探究】
【当堂达标】 学以致用,本节课同学们究竟学得怎么样?让我们做道自我测评题检验一下吧!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达标题 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
归纳小结整体构建 学生通过整体构建的知识网络,反思。 培养学生通过整体构建知识网络,抓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能力。
【质疑反思】 师:不知不觉这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学的?学得怎样?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或写在下面。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归纳学习内容发现问题 解答疑惑知识升华点睛之笔
结束语 师:通过对鲁尔区的学习,对于资源型区域的发展,我们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有了深刻的教训。不单单对资源型区域的发展有借鉴作用,而且各行各业我们都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使我们这块中国地开遍和谐之花。相信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伟大理论的引领下,我们的明天会更好!播放歌曲--------明天会更好!(结束) 学有收获充满信心开创未来 号召大家树立科学发展观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鲁尔区发展的背景----问题----主要策略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导学、设计:沂南县第二中学 尹永增
★ 本节作为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非常重要,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必须做好课前预习,上课才心中有数。
★ 本节课学习前,前后左右四个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要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多动脑、动手、动口。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区位条件 具体内容
优越的地理位置 鲁尔区位于德国 部,地处欧洲的“ ”。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
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的联系。
丰富的资源 该区蕴藏了丰富的 资源。邻国法国东北部的铁矿资源丰富。
充沛的水源 内河交织成网,区内有 、 、利珀河等多条河流。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传统产业的衰落
根据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资源优势),同学们给鲁尔区规划一下发展的蓝图,可能形成哪些工业部门?产业结构有何特点?
补充材料 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社会背景
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遭遇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 石油、核能利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煤炭需求量减少;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使炼钢所需的煤炭越来越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尤其像日本、意大利等国依靠临海区位优势发展钢铁工业,成本低,竞争力强),另外,发展中国家相继独立后,积极发展各自的民族工业(它们发展钢铁工业的最大优势是当地资源丰富),使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如铝合金、塑钢等)的广泛使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由于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引起鲁尔区整个传统工业的连锁反映式衰落。
二战后,爆发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使鲁尔区的传统产业雪上加霜,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当时工业布局已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基本呈现“饱和状态”,如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用地、用水、动力、公共设施使用分配上的矛盾,并加剧环境污染等。因此,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不愿意到此设厂,从而削弱了老工业区的经济实力,使鲁尔区走向衰落。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读课文对应内容,填写下表。
我们的家乡---- 罗庄,是临沂市传统的工业区。本区自然资源丰富,有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砂粘土、铁矿石、焦宝石、瓷石、花岗石、矸土等40余种。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煤炭、陶瓷、钢铁、建材、机械制造、发电等20多个行业。但是随着煤炭等资源的日益减少,近年来,罗庄的工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新能源、新型金属材料、精密机械制造、特种玻璃制造等新兴产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全面治理,罗庄的投资环境焕然一新。目前正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打造“富强罗庄、生态罗庄、和谐罗庄”是摆在罗庄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
阅读材料和罗庄地图分析,罗庄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请你为家乡的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
试一试,你能行!
一、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2)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于本节课还有什么疑惑和见解 请同学们提出来,共同商讨解决。
下节课先学预习要求:
1、自觉安排合适时间进行预习先学。
2、要把课本、图册和有关学案三对照进行预习先学,用双色笔做预习记录。
3、注意:课本中P66活动要认真搜集材料,准备一场辩论会。
4、整节课内容思路把握准,“为什么调?----怎样调?----调后怎样?”。
5、记录自学内容及所做题目的疑难点,需要老师课堂帮助的问题,通过科代表汇集后反馈给老师。科代表随机收部分同学有关学案同时送交老师,以便检查掌握预习情况。
导学案
友情提示
合作探究一
抢答环节
知识构建
合作探究二
乡土地理
当堂达标
整体构建
质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