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3.7.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3.7.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11 07:52:0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3.7.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张家界)“共创国家卫生城市,共享健康张家界”,张家界人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  )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③家住澧水河,污水直接排
④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⑤公园鲜花美,采来嗅花香
⑥徒步天门山,树干刻字迹 ⑦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⑥⑦ D.①②④⑦
2.(2018七上·柘城月考)爱护花草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保护植被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B.植树种草、绿化荒地
C.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D.养殖水葫芦、绿化水体
3.(2019七上·凉山期末)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B.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废纸回收再利用 D.使用一次性筷子
4.(2021八上·新丰期末)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使用节能荧光灯 B.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
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D.不按分类标识投放垃圾
5.(2021七上·抚顺期末)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开发特色生态旅游
C.种植优质高产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开垦荒山造田,大面积种植粮食
6.(2021七上·五常期末)提倡“免赠贺卡” “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B.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7.(2021七上·江川期末)下列关于持续利用好草原、长期发展畜牧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
B.尽量增加牧畜头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草原
C.在适宜的地方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
D.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
8.(2019七下·湘桥期末)为了保持生活环境中的空气的新鲜和清洁,下列哪项做法不可取(  )
A.绿化环境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室内多放些绿色植物 D.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9.(2020七下·富县期末)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
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在江河中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
10.为了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我国将每年的哪一天定为“植树节”(  )
A.8月1日 B.6月1日 C.5月1日 D.3月12日
11.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和种植
C.多种植单纯的杉木林
D.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而先富起来
12.(2020七上·鞍山期末)绿化祖国,从我做起!某校生物小组同学进行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他们设计方案时不恰当的做法是(  )
A.可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园林学的书籍
B.种植的花卉要结合季节开花综合选择
C.教学楼临窗处选择种植高大的乔木
D.选择种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绿化树种
13.(2021七上·澄海期末)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绿化校园植树活动。植树时,下列做法不利于提高树苗成活率的是(  )
A.保留全部叶片
B.移栽后覆盖遮阳网
C.根部带着土团移栽
D.通过“打针输液”给树木输送水分
14.(2020八上·拉萨期末)校园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时,一般不考虑的是(  )
A.种植一些我国的稀缺植物 B.尽量减少裸露的地面
C.种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 D.选择比较平价且易成活的植物
15.下述有关校园绿化应注意的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
B.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
C.注意在教学楼内尽量配置名贵花木,适当搭配普通花木
D.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16.下列对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减少地面的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
B.选择一些具有环保作用的植物
C.一定要种植一些珍稀的植物
D.要设计出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
17.(2020七上·大同期末)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你对这项设计活动采取的态度应该是(  )
A.学校已经是花园式校园,何必多此一举
B.绿化校园是校长和园丁的事,与己无关
C.很想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D.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想多费心思,敷衍了事
二、综合题
18.下表是有关我国森林方面的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时间 类别 1998﹣2002年 2003﹣2007年
森林覆盖率(%) 15.12 16.55
森林蓄积量(m2) 1.04×1010 1.10×1010
森林面积(hm2) 1.453×108 1.59×108
人均森林面积 (m2) 1210 1272
(1)为什么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我们却还要保护森林?
(2)请你列出能有效地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各种方法和对策.
19.(2017七上·益阳月考)数千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气候宜人 ,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成为一片秃山秃岭。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请你分析下面的问题。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部分外,还应包括   部分。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3)相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物种相对较     ,自动调节能力   。
(4)了解了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么?
   
20.(2018七上·平定期末)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但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图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但是在我国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你认为的原因是   .
(2)你理解的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3)请你为“保护森林”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
21.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美丽的校园需要有良好的绿化.但是,绿化都要花费很多人力和物力,如果绿化管理跟不上,那么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就会付诸东流.若让我们学生参与到绿化管理之中,会减少这种浪费,又可锻炼我们的绿化管理能力.让我们来参与吧!请你写一个参与绿化和管理的方案.(提示:方案要包括:绿化场地、绿化面积、绿化树种、花种、草种、参与人员、管理措施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解: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正确;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正确;
③污水不能直接排入河流,错误;
④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正确;
⑤公园鲜不能随便采,错误;
⑥不能在旅游景点随便刻画,错误;
⑦绿化造林,净化空气,正确;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 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 ;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等等。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
2、采取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如,步行、骑自行车或做公共交通工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处理,节约粮食和水资源等。
2.【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BC、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种草、绿化荒地、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符合题意;
D、水葫芦覆盖水的表面使当地植物丧失阳光和生存空间而死亡,因此不利于保护植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3.【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利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扩大森林覆盖率,废纸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使用,都有利于保护植被,而使用一次性筷子或消耗大量木材,势必造成森林资源匮乏,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继续降低,不利于保护植被,故D符合题意。
【分析】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使用节能荧光灯,符合绿色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B、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符合绿色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符合绿色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D、不按分类标识投放垃圾,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5.【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利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不符合题意。
B. 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开发特色生态旅游,利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不符合题意。
C. 种植优质高产作物,增加经济收入,利于可持续发展,不符合题意。
D. 开垦荒山造田,会造成土地沙漠化,不利于保护生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6.【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森林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温度,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能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等,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贺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我们要“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涵盖大约9.5%的地球表面(或30%的占总土地面积)。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7.【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有利于牧草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尽量增加牧畜头数,会破坏草场,对可持续利用草原不利,B符合题意。
C.在适宜的地方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能防风固沙,起到保护草场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有利于放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是指一种土地类型,它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与其所著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人工草地是指选择适宜的草种,通过人工措施而建植或改良的草地。
8.【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生理活动的有关内容。因为室内光照不强,光合作用不充分,特别是夜晚,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会与人争夺氧气,会导致生活环境中的空气变得更污浊。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在夜间,花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
9.【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根据酸雨形成过程可知: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污水排放主要污染水源如江河湖泊,对大气影响较少。
【分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 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10.【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为了爱护植被,保护环境,我国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号召人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
故选:D
【分析】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11.【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只要保护好,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森林的方法.解答时可以从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保护方面来切入.
12.【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园林学的书籍,了解相关植物的种类和生长发育特征等,从而有利于校园绿化方案的设计,同时也可参考好的校园绿化方案设计,A不符合题意。
B.种植的花卉要结合季节开花综合选择,做到校园四季花开,保持校园中充满绿色,B不符合题意。
C.教学楼临窗处不宜选择种植高大的乔木,这样阻挡进入教室的光线,另外存在风吹大气下大雨等安全隐患,C符合题意。
D.选择种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绿化树种,有利于净化校园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13.【答案】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符合题意。
B.在盛夏的正午移栽,蒸腾作用旺盛,幼苗不易成活,移栽后覆盖遮阳网,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树苗的成活率,B不符合题意。
C.根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和幼根,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一个土坨,这样可以保护根毛和幼根不受到损伤,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C不符合题意。
D.通过“打针输液”给树木输送水分,提高成活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14.【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但不一定要种植珍贵的植物,A符合题意。
B.在校园里进行绿化,是为了减少地面的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B不符合题意。
C.种植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因此可选择比较平价且易成活的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校园绿化主要为师生创造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音、相对宁静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活动场所。校园绿化工程植物的配置要点如下:
1、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树木花草。
2、采用乔、灌木、花、草的有机组合和藤蔓类植物合理搭配的种植方式,充分利用绿地,增加绿化植物的层次。
3、在局部绿地中,利用乔、灌木组织空间的功能,巧妙地开辟安静、优美的大小绿地空间,来满足师生晨读、游憩、课外运动等多种需求。
4、不宜种植有刺激性气味,分泌毒液或带刺的植物。多选择乡土树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1:1为宜。植物配置应表现较强的季节性、色彩鲜艳,使校园环境轻松、愉快。
15.【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校园绿化应纳入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在春天鲜花会盛开,但尽量的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要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收获果实,冬天还能见到绿色,四季绿满园;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所种植物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所以不一定要种植珍贵的植物,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校园绿化的注意事项,可结合一下进行理解记忆:
1、绿化校园时树种和草坪植物的选择
(1)常见的具有环保作用的树种主要有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等。
(2)常见的草坪植物有高羊茅、酢浆草、狗牙根等。高羊茅草坪和酢浆草草坪常用于观赏,狗牙根草坪常用于球场等。
2、校园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
(2)注意学校人门和教室周围的绿化。
(3)应尽量减少地面裸露。
(4)道路两旁可种植绿篱和行道树,种植不同花期的花卉。
16.【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在校园里进行绿化,是为了减少地面的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种植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功能,常见的具有环保作用的树种主要有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等。可见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所种植物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所以不一定要种植珍贵的植物,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校园绿化的注意事项,可结合一下进行理解记忆:
1、绿化校园时树种和草坪植物的选择
(1)常见的具有环保作用的树种主要有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等。
(2)常见的草坪植物有高羊茅、酢浆草、狗牙根等。高羊茅草坪和酢浆草草坪常用于观赏,狗牙根草坪常用于球场等。
2、校园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
(2)注意学校人门和教室周围的绿化。
(3)应尽量减少地面裸露。
(4)道路两旁可种植绿篱和行道树,种植不同花期的花卉。
17.【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这对于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不能敷衍了事。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18.【答案】(1)因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了主体;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5.
(2)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故答案为:(1)因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19.【答案】(1)非生物
(2)草→兔→狐
(3)少;弱
(4)注意保护植被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草是生产者为起点,兔吃草,鹰吃兔等都可以构成食物链。如:草→兔→狐。
(3)由于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所以年降雨量很少,动植物的种类比较少。
(4)在西部大开发时,应当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特别是在西北干旱地区要做好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的任务,适当发展新能源以解决能源燃料问题,做到可持续发展。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细菌、真菌)、消费者(动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于干旱地区,年降水少,动植物的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弱.
20.【答案】(1)森林;人为因素
(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森林占据主体;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的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
(2)从画中可以看出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森林作用巨大,保护好森林,人类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故答案为:(1)森林;人为因素(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4)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5)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6)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21.【答案】校园绿化和管理的方案:
绿化场地:1主入口区、2文化中心区、3体育运动区、4其他地方.
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
绿化树种:梧桐、白蜡、杨树、紫叶李等.
花种:月季、冬青、紫薇等.
草种:狗牙根.
参与人员:学校后勤人员.
管理措施:1、学校加大校园环境资金投入.2、抓好学校路边树、周边树、花坛景点以及成片林管理.3、把环境生态教育纳入学生课堂,增强师生爱绿护绿意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绿化活动,建立班级绿化责任区.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校园绿化和管理的方案:
绿化场地:1主入口区、2文化中心区、3体育运动区、4其他地方.
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
绿化树种:梧桐、白蜡、杨树、紫叶李等.
花种:月季、冬青、紫薇等.
草种:狗牙根.
参与人员:学校后勤人员.
管理措施:1、学校加大校园环境资金投入.2、抓好学校路边树、周边树、花坛景点以及成片林管理.3、把环境生态教育纳入学生课堂,增强师生爱绿护绿意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绿化活动,建立班级绿化责任区.
【分析】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美丽的校园需要良好的绿化.这样,我们漫步校园时,就会深切地感受到绿色的生机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这样才能够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3.7.3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张家界)“共创国家卫生城市,共享健康张家界”,张家界人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  )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③家住澧水河,污水直接排
④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⑤公园鲜花美,采来嗅花香
⑥徒步天门山,树干刻字迹 ⑦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⑥⑦ D.①②④⑦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解: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正确;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正确;
③污水不能直接排入河流,错误;
④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正确;
⑤公园鲜不能随便采,错误;
⑥不能在旅游景点随便刻画,错误;
⑦绿化造林,净化空气,正确;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 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 ;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等等。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
2、采取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如,步行、骑自行车或做公共交通工具,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分类处理,节约粮食和水资源等。
2.(2018七上·柘城月考)爱护花草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保护植被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B.植树种草、绿化荒地
C.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D.养殖水葫芦、绿化水体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ABC、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种草、绿化荒地、禁止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符合题意;
D、水葫芦覆盖水的表面使当地植物丧失阳光和生存空间而死亡,因此不利于保护植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3.(2019七上·凉山期末)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B.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废纸回收再利用 D.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解: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利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扩大森林覆盖率,废纸回收再利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使用,都有利于保护植被,而使用一次性筷子或消耗大量木材,势必造成森林资源匮乏,使我国森林覆盖率继续降低,不利于保护植被,故D符合题意。
【分析】自然资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2021八上·新丰期末)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使用节能荧光灯 B.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
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D.不按分类标识投放垃圾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使用节能荧光灯,符合绿色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B、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符合绿色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符合绿色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D、不按分类标识投放垃圾,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5.(2021七上·抚顺期末)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开发特色生态旅游
C.种植优质高产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开垦荒山造田,大面积种植粮食
【答案】D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利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不符合题意。
B. 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开发特色生态旅游,利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不符合题意。
C. 种植优质高产作物,增加经济收入,利于可持续发展,不符合题意。
D. 开垦荒山造田,会造成土地沙漠化,不利于保护生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6.(2021七上·五常期末)提倡“免赠贺卡” “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B.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森林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温度,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能防风固沙,控制水土流失等,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贺卡、一次性筷子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因此我们要“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涵盖大约9.5%的地球表面(或30%的占总土地面积)。这些植物群落覆盖着全球大面积,并且对二氧化碳下降、动物群落、调节水文湍流和巩固土壤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境之一。
7.(2021七上·江川期末)下列关于持续利用好草原、长期发展畜牧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
B.尽量增加牧畜头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草原
C.在适宜的地方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
D.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有利于牧草的生长,A不符合题意。
B.尽量增加牧畜头数,会破坏草场,对可持续利用草原不利,B符合题意。
C.在适宜的地方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能防风固沙,起到保护草场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有利于放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是指一种土地类型,它是草本和木本饲用植物与其所著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人工草地是指选择适宜的草种,通过人工措施而建植或改良的草地。
8.(2019七下·湘桥期末)为了保持生活环境中的空气的新鲜和清洁,下列哪项做法不可取(  )
A.绿化环境 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室内多放些绿色植物 D.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生理活动的有关内容。因为室内光照不强,光合作用不充分,特别是夜晚,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会与人争夺氧气,会导致生活环境中的空气变得更污浊。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在夜间,花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
9.(2020七下·富县期末)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
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在江河中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
【答案】A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根据酸雨形成过程可知: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污水排放主要污染水源如江河湖泊,对大气影响较少。
【分析】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 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10.为了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我国将每年的哪一天定为“植树节”(  )
A.8月1日 B.6月1日 C.5月1日 D.3月12日
【答案】D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为了爱护植被,保护环境,我国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号召人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
故选:D
【分析】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11.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和种植
C.多种植单纯的杉木林
D.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而先富起来
【答案】B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只要保护好,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甚至大于采伐量.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森林的方法.解答时可以从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保护方面来切入.
12.(2020七上·鞍山期末)绿化祖国,从我做起!某校生物小组同学进行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他们设计方案时不恰当的做法是(  )
A.可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园林学的书籍
B.种植的花卉要结合季节开花综合选择
C.教学楼临窗处选择种植高大的乔木
D.选择种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绿化树种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园林学的书籍,了解相关植物的种类和生长发育特征等,从而有利于校园绿化方案的设计,同时也可参考好的校园绿化方案设计,A不符合题意。
B.种植的花卉要结合季节开花综合选择,做到校园四季花开,保持校园中充满绿色,B不符合题意。
C.教学楼临窗处不宜选择种植高大的乔木,这样阻挡进入教室的光线,另外存在风吹大气下大雨等安全隐患,C符合题意。
D.选择种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绿化树种,有利于净化校园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13.(2021七上·澄海期末)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绿化校园植树活动。植树时,下列做法不利于提高树苗成活率的是(  )
A.保留全部叶片
B.移栽后覆盖遮阳网
C.根部带着土团移栽
D.通过“打针输液”给树木输送水分
【答案】A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符合题意。
B.在盛夏的正午移栽,蒸腾作用旺盛,幼苗不易成活,移栽后覆盖遮阳网,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树苗的成活率,B不符合题意。
C.根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和幼根,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一个土坨,这样可以保护根毛和幼根不受到损伤,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C不符合题意。
D.通过“打针输液”给树木输送水分,提高成活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14.(2020八上·拉萨期末)校园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时,一般不考虑的是(  )
A.种植一些我国的稀缺植物 B.尽量减少裸露的地面
C.种植可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 D.选择比较平价且易成活的植物
【答案】A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A.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但不一定要种植珍贵的植物,A符合题意。
B.在校园里进行绿化,是为了减少地面的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B不符合题意。
C.种植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因此可选择比较平价且易成活的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校园绿化主要为师生创造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音、相对宁静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活动场所。校园绿化工程植物的配置要点如下:
1、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树木花草。
2、采用乔、灌木、花、草的有机组合和藤蔓类植物合理搭配的种植方式,充分利用绿地,增加绿化植物的层次。
3、在局部绿地中,利用乔、灌木组织空间的功能,巧妙地开辟安静、优美的大小绿地空间,来满足师生晨读、游憩、课外运动等多种需求。
4、不宜种植有刺激性气味,分泌毒液或带刺的植物。多选择乡土树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1:1为宜。植物配置应表现较强的季节性、色彩鲜艳,使校园环境轻松、愉快。
15.下述有关校园绿化应注意的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尽量不对学校布局做大的调整
B.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四季绿满园
C.注意在教学楼内尽量配置名贵花木,适当搭配普通花木
D.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校园绿化应纳入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尽量不要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在春天鲜花会盛开,但尽量的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秋花不断,要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收获果实,冬天还能见到绿色,四季绿满园;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所种植物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所以不一定要种植珍贵的植物,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注意绿化树种在形态选择和空间安排上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校园绿化的注意事项,可结合一下进行理解记忆:
1、绿化校园时树种和草坪植物的选择
(1)常见的具有环保作用的树种主要有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等。
(2)常见的草坪植物有高羊茅、酢浆草、狗牙根等。高羊茅草坪和酢浆草草坪常用于观赏,狗牙根草坪常用于球场等。
2、校园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
(2)注意学校人门和教室周围的绿化。
(3)应尽量减少地面裸露。
(4)道路两旁可种植绿篱和行道树,种植不同花期的花卉。
16.下列对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减少地面的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
B.选择一些具有环保作用的植物
C.一定要种植一些珍稀的植物
D.要设计出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在校园里进行绿化,是为了减少地面的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种植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功能,常见的具有环保作用的树种主要有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等。可见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所种植物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所以不一定要种植珍贵的植物,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校园绿化的注意事项,可结合一下进行理解记忆:
1、绿化校园时树种和草坪植物的选择
(1)常见的具有环保作用的树种主要有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等。
(2)常见的草坪植物有高羊茅、酢浆草、狗牙根等。高羊茅草坪和酢浆草草坪常用于观赏,狗牙根草坪常用于球场等。
2、校园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能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
(2)注意学校人门和教室周围的绿化。
(3)应尽量减少地面裸露。
(4)道路两旁可种植绿篱和行道树,种植不同花期的花卉。
17.(2020七上·大同期末)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你对这项设计活动采取的态度应该是(  )
A.学校已经是花园式校园,何必多此一举
B.绿化校园是校长和园丁的事,与己无关
C.很想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D.对老师布置的设计任务,不想多费心思,敷衍了事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解答】技术设计能力是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审美评价能力,这对于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这次设计活动,学会技术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不能敷衍了事。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二、综合题
18.下表是有关我国森林方面的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时间 类别 1998﹣2002年 2003﹣2007年
森林覆盖率(%) 15.12 16.55
森林蓄积量(m2) 1.04×1010 1.10×1010
森林面积(hm2) 1.453×108 1.59×108
人均森林面积 (m2) 1210 1272
(1)为什么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我们却还要保护森林?
(2)请你列出能有效地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各种方法和对策.
【答案】(1)因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知识点】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了主体;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5.
(2)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故答案为:(1)因为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人均占有量仍然很低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19.(2017七上·益阳月考)数千年前的黄土高原,曾经气候宜人 ,草原上鼠欢兔跳、狐走蛇行、鹰击长空……一派盎然生机,但后来由于砍伐树木、植被破坏,现在成为一片秃山秃岭。每年雨季到来,大量泥沙冲进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悬河”。请你分析下面的问题。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除了已提到的生物部分外,还应包括   部分。
(2)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3)相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物种相对较     ,自动调节能力   。
(4)了解了黄土高原遭到破坏的事实,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1)非生物
(2)草→兔→狐
(3)少;弱
(4)注意保护植被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草是生产者为起点,兔吃草,鹰吃兔等都可以构成食物链。如:草→兔→狐。
(3)由于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所以年降雨量很少,动植物的种类比较少。
(4)在西部大开发时,应当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特别是在西北干旱地区要做好退耕还林、保持水土的任务,适当发展新能源以解决能源燃料问题,做到可持续发展。
【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绿色植物)、分解者(细菌、真菌)、消费者(动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于干旱地区,年降水少,动植物的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弱.
20.(2018七上·平定期末)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但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图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但是在我国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你认为的原因是   .
(2)你理解的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
(3)请你为“保护森林”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
【答案】(1)森林;人为因素
(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知识点】我国的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的保护措施
【解析】【解答】(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森林占据主体;但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的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
(2)从画中可以看出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
(3)森林作用巨大,保护好森林,人类才能健康地生活,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故答案为:(1)森林;人为因素(2)毁坏森林就是为人类建造墓地(3)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1)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2)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3)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4)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5)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6)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21.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美丽的校园需要有良好的绿化.但是,绿化都要花费很多人力和物力,如果绿化管理跟不上,那么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就会付诸东流.若让我们学生参与到绿化管理之中,会减少这种浪费,又可锻炼我们的绿化管理能力.让我们来参与吧!请你写一个参与绿化和管理的方案.(提示:方案要包括:绿化场地、绿化面积、绿化树种、花种、草种、参与人员、管理措施等)
【答案】校园绿化和管理的方案:
绿化场地:1主入口区、2文化中心区、3体育运动区、4其他地方.
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
绿化树种:梧桐、白蜡、杨树、紫叶李等.
花种:月季、冬青、紫薇等.
草种:狗牙根.
参与人员:学校后勤人员.
管理措施:1、学校加大校园环境资金投入.2、抓好学校路边树、周边树、花坛景点以及成片林管理.3、把环境生态教育纳入学生课堂,增强师生爱绿护绿意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绿化活动,建立班级绿化责任区.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校园绿化和管理的方案:
绿化场地:1主入口区、2文化中心区、3体育运动区、4其他地方.
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
绿化树种:梧桐、白蜡、杨树、紫叶李等.
花种:月季、冬青、紫薇等.
草种:狗牙根.
参与人员:学校后勤人员.
管理措施:1、学校加大校园环境资金投入.2、抓好学校路边树、周边树、花坛景点以及成片林管理.3、把环境生态教育纳入学生课堂,增强师生爱绿护绿意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绿化活动,建立班级绿化责任区.
【分析】学校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美丽的校园需要良好的绿化.这样,我们漫步校园时,就会深切地感受到绿色的生机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校园绿化设计要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这样才能够发挥校园绿化的教育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