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气象灾害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2 16: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气象灾害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大。如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读图回答36~37题。
图中各区域主要自然灾害是(  )2·1·c·n·j·y
A. Ⅰ-洪涝、泥石流 B. Ⅱ-寒潮、旱灾
C. Ⅲ-地震、寒潮 D. Ⅳ-台风、洪涝
2.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
A. 干旱 B. 洪涝 C. 冻害 D. 冰雹
3. 如表是某地1月1日至5日的气象资料,据此判断29~30题。
气温(℃) 气压(hPa) 天气现象
平均 最高 最低
1月1日 20 28 12 1 002.5 晴,1~2级偏北风
1月3日 9 17 2 1 005.0 中雪,6~8级偏北风
1月5日 7 13 0 1 008.0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表中描述的气象灾害是(  )
A. 台风 B. 寒潮 C. 暴雨 D. 干旱
4. 影响我国最频繁的灾害性天气是(  )
A. 旱涝灾害 B. 寒潮 C. 台风 D. 冰雹
5.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经济以农业为主,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读斯里兰卡图,完成下题。
影响该国茶叶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
①寒潮
②飓风
③旱涝
④沙尘暴2-1-c-n-j-y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如图)”,完成23-24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 干旱 B. 台风 C. 洪涝 D. 寒潮
7. 图为中国(不含港澳台)、俄罗斯、澳大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亚小麦出口量随年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30-32题。
乙国2002年小麦出口量突然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生态退耕 B. 市场需求变化
C. 自然灾害 D.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8. 如图是“某地4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图回答12-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①地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①沙尘暴②台风③春旱④暴雨⑤寒潮⑥伏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 ①③ B. ④⑤ C. ②④ D. ①⑥
9. 如图为“1951~1988年某种灾害发生频次图”。读图,回答36~39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21*cnjy*com
A. 台风 B. 旱灾 C. 洪涝 D. 寒潮
10. 表中甲乙丙丁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7-9题.
地区 甲 乙 丙 丁
粤 ☆☆☆☆ ☆☆☆☆
川 ☆☆☆
内蒙 ☆☆☆☆ ☆☆☆☆
冀 ☆ ☆☆☆ ☆☆☆
丁对河北省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1. 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1~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干旱 B. 冻害 C. 台风 D. 洪涝
12. 读“20世纪全球主要自然灾害因灾死亡和经济损失统计表”,回答34~35题:
灾害种类 死亡人数(人) 灾害损失(亿美元) 灾害种类 死亡人数(人) 灾害损失(亿美元)
雪崩 3684 0.28 地震 1850635 2791
台风、飓风(包括引发的风暴潮) 1149998 1368 洪水 7451484 2964
滑坡 64082 29.4
干旱 10235762 369.9 火山喷发 109436 32.4
对各自然灾害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亡人口数和灾害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地震
②雪崩导致的灾害损失最少是因为一般其发生地远离人类聚集区
③台风、飓风能引发风暴潮是因为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
④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频繁主要是由季风的不稳定造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 如图为“中国自然灾害平均损失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2-25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甲地春季常有旱灾 B. 乙地夏季常有涝灾
C. 丙地秋季常有台风 D. 丁地冬季常有寒潮
14. 从全球范围来看,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首位的自然灾害是(  )
A. 滨海地区的风暴潮 B. 地质灾害
C.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D. 气象灾害
二、综合题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湟水谷地地形水系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湟水谷地年降水量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330—6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6-9月降水量占74%左右)。其夜间降水量大,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以上,如西宁≥0.1毫米年降水量的54%、≥5毫米年降水量的68%、≥15毫米年降水量的73%都是在夜间发生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需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21cnjy.com
(1)简述西宁(湟水谷地)夜雨比重大的原因。
(2)说明该地夜雨率高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
(3)指出湟水谷地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发生的时间。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湟水谷地地形水系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湟水谷地年降水量约为 330-600毫米, 且集中于夏季(6-9月降水量占74%左右) 。其夜间降水量大, 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以上,如西宁0.1毫米年降水量的54%、5毫米年降水量的68%、15毫米年降水量的73%都是在夜间发生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 一日需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 日愁暴雨夜愁霜。”www-2-1-cnjy-com
(1)简述西宁(湟水谷地)夜雨比重大的原因。
(2)说明该地夜雨率高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
(3) 指出湟水谷地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发生的时间。
17. 读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______________ 。
(2)我国受低温冷害影响的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减轻寒潮危害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旱灾害影响我国范围广,其中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21*cnjy*com
(4)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外,其有益的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5)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6)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对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分别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提出2个)。
如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我国位于______灾害带与______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3)根据各图判断,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4)与其它地区相比,Ⅳ地区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18.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结合我国不同地区,Ⅰ是西北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离海洋,较为干旱,因此主要问题是旱灾,A错;
Ⅱ地区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高大山脉阻挡不易形成寒潮,B错;
Ⅲ地区是西南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且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但是当地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寒潮错,C错;
Ⅳ地区是东南沿海地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主要自然灾害是台风和洪涝灾害,D对。
故选:D。
由图可知,Ⅰ是西北地区;Ⅱ地区是青藏高原地区;Ⅲ地区是西南地区;Ⅳ地区是东南沿海地区。
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需要结合不同地区区域环境特点进行逐一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我国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洪涝和干旱,造成这些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夏季风的强弱使不同地区及不同季节往往出现旱涝灾害。夏季风过强,则会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过弱,则会造成南涝北旱,在各种气象灾害中,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干旱。
故选:A。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如下:(1)台风:①成因: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②危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2)暴雨洪涝:①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②危害: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甚至危机人民的生命安全。(3)干旱:①成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②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4)寒潮:①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②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由题中图表资料可知,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气系统过境导致气温剧降、气压上升,出现中雪天气,可知是强冷锋过境导致的寒潮灾害.
故选:B。
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常见的自然灾害及成因.
4.【答案】A
【解析】解: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 ( http: / / www.21cnjy.com )洪涝、寒潮、台风、沙尘暴等,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因为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强弱不稳定,所以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因而旱涝灾害频繁,旱涝灾害成为对我国农业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
故选:A。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知识,自然灾害根据发生的位置可以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自然灾害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
5.【答案】B
【解析】解:斯里兰卡是个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为飓风发生地区;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性气候,终年如夏,斯无四季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差别,雨季为每年5月至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即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经过斯里兰卡时;全年降雨量西南部为2540毫米至5080毫米,西北部和东南部则少于1250毫米,②③正确。
故选:B。
斯里兰卡是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为飓风发生地区,有雨季和旱季的差别。
本题考查的是气候分布状况,此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有雨季和旱季的差别,此地是飓风的多发区。
6.【答案】A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华北地区,干旱多发在春季,以春旱为主,3、4、5月份,乙地区为长江流域,以伏旱为主,7月初到8月初,故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干旱。
故选:A。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
本题以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7.【答案】C
【解析】解:A、生态退耕是逐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会突然降低;故不符合题意。
B、市场需求每年变化不大;故不符合题意。
C、中国小麦主要种植在季风区,季风气候年际变化大,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粮食产量波动大,2002年小麦出口量突然下降说明产量下降,主要是自然灾害影响;故正确。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不会突然进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乙国为中国,2002年小麦出口量突然下降的原因要从四个选项逐一分析。
本题以中国(不含港澳台)、俄罗斯、澳大利亚小麦出口量随年代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世界粮食出口量变化的原因,要具备问题分析能力。
8.【答案】A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乙是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中心,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③地易出现沙尘暴,①对。
北方不受台风影响,②错。
春季易发生春旱灾害,③对。
该天气系统不会形成暴雨,④错。
该地气流吹向西北方向,不会有寒潮,⑤错。
伏旱发生在南方长江流域,⑥错。
故选:A。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本题以某地4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9.【答案】B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灾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尤其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可知是旱灾。
故选:B。
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
本题以 1951~1988年某种灾害发生频次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0.【答案】A
【解析】解:丁为旱灾,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再加上此时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干旱最为严重。
故选:A。
甲自然灾害在广东危害程度最高,而其他省份则不受其危害,可知甲为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乙在南方危害大,北方受其影响较小,应为洪涝;丙、丁在内蒙古危害最大,应为干旱和寒潮天气.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1.【答案】B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故受洪涝和台风的影响很小;干旱是该区域的气候特征,不属于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甲地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冻害的威胁最大,B项正确。
故选:B。
冻害即作物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常发生的有越冬作物冻害、果树冻害和经济林木冻害等.
本题以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的自然灾害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2.【答案】D
【解析】解:由题中图表可以看出,死亡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数和灾害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水,故①不正确。
故选:D。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本题以20世纪全球主要自然灾害因灾死亡和经济损失统计表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灾害及原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3.【答案】D
【解析】解:图中甲地为我国北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水雨季较晚的华北平原北部,在春季气温上升的同时,降水偏少,旱情自上年秋末开始、历经冬季到此时最为强烈。乙地为我国长江下游平原地区,夏季风强劲、水汽最多,常降水滞留发生涝灾。丙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都有大量台风危害。丁地位于我国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上,冬季寒冷空气难以登临,所以寒潮较少。
故选:D。
寒潮是指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14.【答案】D
【解析】解:
风暴潮多影响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沿海地区,影响范围小,A错;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多在地质结构不稳和暴雨、暴雪、洪涝等诱发的情况下发生,分布的范围较窄,B错;臭氧层的空洞多在两极地区,分布的范围也较窄,C错。气象灾害的类型多样,如沙尘暴、寒潮、高温、干旱、洪涝、暴雨、暴雪等,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70%,
故选:D。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暴、龙卷风、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雷电等。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类别的气象灾害,影响的时间长,分布范围广。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试题较为基础,难度较小
15.【答案】(1)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沿山坡下沉;谷底暖空气被近抬升;暖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即山谷地区多夜雨。
(2)夜晚气温低,蒸发弱,降水为作物和牧草提供了充足水分;白天降水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光照充足,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干旱—春季,冻害—夜间,涝灾—夏季。
【解析】(1)本题考查西宁(湟水谷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雨比重大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山谷风的相关知识。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暖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即山谷地区多夜雨。
(2)本题考查夜雨率高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从气温低,蒸发弱,光照充足等角度分析。夜晚气温低,蒸发弱,降水为作物和牧草提供了充足水分;白天降水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光照充足,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本题考查湟水谷地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发生的时间,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从干旱的春季,冻害发生在夜间,涝灾发生在夏季的角度分析。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干旱—春季,冻害—夜间,涝灾—夏季。
16.【答案】(1)夜晚山坡降温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暖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即山谷地区多夜雨。
(2)夜晚气温低,蒸发弱,降水为作物和牧草提供了充足水分;白天降水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光照充足,,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干旱—春季,冻害—夜间,,涝灾—夏季。
21教育网
【解析】(1)本题考查西宁(湟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谷地)夜雨比重大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山谷风的相关知识。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暖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 即山谷地区多夜雨。
(2)本题考查夜雨率高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从气温低,蒸发弱,光照充足等角度分析。夜晚气温低,蒸发弱,降水为作物和牧草提供了充足水分;白天降水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光照充足,,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本题考查湟水谷地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发生的时间,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从干旱的春季,冻害发生在夜间,,涝灾发生在夏季的角度分析。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干旱—春季,冻害—夜间,,涝灾—夏季。
17.【答案】(1)干旱
( ( http: / / www.21cnjy.com )2)西南、东北、华南 加强监测和预报、培育耐寒作物、建大棚、地膜覆盖等
(3)春季, 夏季7、8月
(4)带来降水,缓解伏旱
(5)泥石流 滑坡
(6)工程措施:兴修水库,退田还湖,开辟分洪区、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挖分洪道等非工程措施:植树造林;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灾应急方案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影响以及治理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图示分析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是答题的关键。
(1)根据材料信息,各地区都会受到干旱灾害的影响,具有全国性的特点。
(2)根据图示各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西南、东北和华南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防治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应当从预报监测、农业设施和农作物改良角度进行分析。
(3)结合所学知识,华北地区春旱现象严重。春季华北地区降水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大,因此导致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出现伏旱现象,故干旱主要的时间为夏季。
(4)根据上题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有伏旱现象,台风登陆会带来降水,能够缓解伏旱。
(5)植被具有保持水土,固着土壤的作用,在地形坡度大的地区植被破坏,在重力和外力侵蚀的影响下,会导致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6)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应根据河流不同河段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防治,例如中上游地区以保持水土、调节流量的方面入手,例如修建水库等;中游地区应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下游地形平坦,水流流速慢,因此应当疏浚河道,修筑堤坝,修建分洪工程。非工程措施应当植树造林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灾应急方案等。
21·世纪*教育网
18.【答案】北半球中纬度环球 环太平洋 泥石流
【解析】解:(1)世界上有两大自然灾害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是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和环太平洋灾害带,我国处于这两大灾害带的交汇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根据图例在我国的分布可知,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如干旱、热地气旋、台风等;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水文灾害,如风暴潮、洪水灾害等。
(3)读图可知,III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所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容易出现干旱、洪水等灾害;挂起有受台风的影响大、沿海容易出现风暴潮;地形以丘陵为主,降水量大,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读图可知,Ⅳ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区域多地震,岩层断裂发育,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泥石流,是泥石流灾害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故答案为:
(1)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环太平洋。
(2)气象灾害,如干旱;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水文灾害,如风暴潮。
(3)干旱、洪水、风暴潮、台风、泥石流等。
(4)泥石流。
(1)我国位于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导致我国自然灾害发生广泛、是世界上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2)世界上的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如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生物灾害有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我国自然灾害多样,分布不同,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
(4)根据Ⅳ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图示内容结合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