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貌的观察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地貌的观察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2 16: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地貌的观察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 能够反映地貌形态特征的是()
A.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 B. 坡度和坡向的组合
C. 高度和坡向的组合 D. 高度和面积的组合
2. 下列选项,地貌的层级关系由高到底的是()
A. 陡崖、河谷、山地 B. 山地、山岭、平原
C. 平原、山地、河谷 D. 山地、河谷、河岸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背面图案,其中10元纸币背面为“长江三峡”,20元纸币背面为“桂林山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cnjy.com
3. 形成长江三峡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 风力侵蚀 B. 海浪侵蚀 C. 流水侵蚀 D. 冰川侵蚀
4. 20元纸币背面图案反映的地貌在我国发育最典型、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珠江三角洲
5. 下列诗句中,描写20元纸币背面图案所反映地貌景观的是
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www.21-cn-jy.com
江西赣州通天岩风景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丹霞地貌独特,石窟文化深厚”著称,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在石窟所在的岩壁上发现有鹅卵石样的砾石镶嵌其中,也可以看到一排排砾石大小般的小洞穴(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题。2·1·c·n·j·y
6. 图中丹霞物质属于
A. 火山爆发时形成的红色玄武岩 B. 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红色花岗岩
C. 河流沉积物,地壳抬升后出露 D. 风力沉积物,地壳抬升后出露
7. 岩壁上一排排砾石大小般的小洞穴是
A. 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C. 为雕刻石窟而留下的 D. 风化后砾石脱落而成
大布苏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在地质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内力和干冷气候的共同作用形成封闭湖盆。该地年均降水量404.2㎜,其中83.8%集中在6-9月份,年均水面蒸发量1243㎜。该湖为我国东部极为罕见的盐湖,有明显的季节性盐析(盐类因浓度增大而产生结晶、沉淀)现象。下图为“大布苏湖地质地貌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8. 促进大布苏湖湖盆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断裂下陷 C. 冰川侵蚀 D. 流水侵蚀
9. 大布苏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 B. 冰川融水和地下水
C. 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D. 河流水和地下水
10. 大布苏湖“盐析”现象最明显的季节是
A. 春季和夏季 B. 夏季和秋季 C. 秋季和冬季 D. 冬季和春季
下图为某地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11. 图中所示地貌名称为( )。
A. 三角洲 B. 冲积平原 C. 冲积扇 D. 沙丘
12. 该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
欧洲的芬兰三分之一的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北极圈内,其靠近北极圈的罗瓦涅米是欣赏北极光的著名旅游城市,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前来观赏。下图为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略图。完成小题。
13. 产生极光的带电粒子流来源于
A. 光球层 B. 太阳风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14. 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幽深曲折的峡湾和芬兰南部湖泊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海浪侵蚀 C. 冰川侵蚀 D. 风力侵蚀
二、综合题
15.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左下图)和某地剖面图(右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左上图中方框内的地理事物: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2)写出左上图中数码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的地质作用名称:①____________作用,③____________作用。图甲中______(填数码)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右上图中A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填方位)。F是流动沙丘,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4)图乙中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16. 下图为某两地典型的景观图,图1为石灰岩形成的阿诗玛形象,图2为花岗岩形成,名为石猴观海。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2-1-c-n-j-y
(1)按成因分图1岩石类型为 ,图2岩石类型为属于 。
(2)图1地貌类型名称为 ,主要分布于气候 地区,形成的外力因素是 ,外力表现形式为 。
(3)图2岩石地貌形成原因,首先在地表以下受 (环境条件)影响,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 ,岩石出露于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图示形象。
(4)下列各组地貌,由同一种外力因素作用形成的是( )
A.角峰 海蚀崖
B.U型谷 沙丘
C.V型谷 三角洲
D.戈壁 冲积扇【出处:21教育名师】
1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地貌。
(2)B图是____地貌(地貌名称),往往形成于我国____地区。
(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____地貌(地貌名称)演化过程,图中石钟乳是在____作用下形成的,石林的形成原因为_____作用。
(4)简要分析C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能反映地貌形态特征的要素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并理解地貌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地貌层级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各种地貌之间的层级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陡崖和河谷比山地的层级低,故A不符合题意;
B.山地和平原属于同一等级的地貌,故B不符合题意;
C.平原和山地都是同一级地貌,故C不符合题意;
D.山地、河谷、河岸的地貌的层级关系是由高到底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试题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形成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三峡的主要外力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流水作用与地貌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长江三峡为河流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故C正确,AB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在我国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区域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20元纸币背面图案反映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发育最典型、分布最广泛,故B正确,ACD错误。
3. 21*cnjy*com
【分析】
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知识,旨在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理解诗句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长江三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的是泰山;“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描写的是西北地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的是桂林山水。20元纸币背面图案所反映地貌景观是桂林山水,故D正确,ABC错误。

6.【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1. 【分析】
该题考查丹霞物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源,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有效获取材料信息是解题关键。
【解答】
丹霞地貌一般都是沉积岩地貌,因此AB错误;由题意可知,有鹅卵石样的砾石镶嵌其中,鹅卵石是河流沉积物,因此应是河流沉积物,地壳抬升后出露,C正确;故选C。
2. 【分析】
该题考查岩壁上洞穴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有效获取材料信息是解题关键。
【解答】
由题意可知,岩壁上一排排砾石大小般的小洞穴是鹅卵石样的砾石风化后砾石脱落而成,因此D正确;该地的洞穴是天然形成的,C错误;江西属于湿润区,风力作用不明显,B错误;该地的流水侵蚀不会形成小洞穴,A错误;故选D。
8.【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解答】
根据材料可知,大布苏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在地质时期受内力和干冷气候的共同作用形成封闭湖盆,题目问的是外力作用,故可以排除B选项,当时气候干冷,降水稀少,故以风力作用为主,促进大布苏湖湖盆形成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A正确,BCD错误。
2. 【分析】
本题考查大布苏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大布苏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
【解答】
根据材料可知,大布苏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04.2㎜,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且该地存在淡水源泉,说明地下水补给丰富,C正确,ABD错误。
3. 【分析】
本题考查大布苏湖“盐析”现象最明显的季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根据上题可知,大布苏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补给丰富,故“盐析”现象不明显,冬季和春季降水稀少,风力较大,“盐析”现象最明显,D正确,ABC错误。
11.【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不同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貌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正确分析图示信息掌握不同地貌类型位置是解题关键。
【解答】
据地貌景观示意图可知,该地貌位于山麓地带,呈扇形状,据常见地貌形态与分布知,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位置,冲积平原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沙丘一般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冲积扇位于山麓地带,呈扇形分布。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分析】
本题考查不同地貌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掌握不同地貌的成因是解题关键。
【解答】
该地貌位于山麓地带,处于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因而该地貌与流水作用有关,BC错误;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降低,河流携带是泥沙在山口沉积,形成扇形平原,为冲积扇,A错误,D正确。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旨在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光球层的太阳黑子,色球层的耀斑,日冕层的太阳风。太阳风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带电粒子流.,这些带电粒子流穿越大气层时,在高纬度地区可见极光,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分析】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不同地区主要的地貌成因是答题的关键。
【解答】
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被海水涌入形成。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幽深曲折的峡湾和芬兰南部湖泊群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C正确;流水侵蚀主要位于河流上游,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海浪侵蚀不会形成峡湾,ABD错误。
故选C。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答案】(1)沉积岩 ( http: / / www.21cnjy.com ) 岩浆岩 岩浆
(2)变质 重熔再生 ④
(3)风蚀蘑菇 西北 风力沉积
(4)E、D、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循环、以及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以及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据图甲中箭头的特点可知,箭头“三进一出”的位置为岩浆,即丙为岩浆;“三出一进”的位置为岩浆岩,即乙为岩浆岩;则甲为沉积岩。
(2)据图可知,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所以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即①为变质作用;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所以指向沉积岩的箭头即②为外力作用;三类岩石在重熔再生作用下形成岩浆,即③为重熔再生作用;岩浆在冷却凝固作用下形成岩浆岩,即④为冷却凝固作用;花岗岩为岩浆岩,所以图甲中④可表示花岗岩的形成。
(3)据图可知,图乙中A地貌的名称是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地区;沙丘的形成主要是风力的沉积作用形成。
(4)据图可知,DE为沉积岩层,越往下的岩层越老,所以E较D先形成,而C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应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所以C最后形成,因此,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EDC。
21*cnjy*com
16.【答案】(1)沉积岩 ( http: / / www.21cnjy.com ) 侵入岩或岩浆岩
(2)喀斯特地貌 湿润 流水 侵蚀或溶蚀
(3)高温高压 上升
(4)C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岩石圈物质的循环、内外力作用及产生的地貌,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岩石圈物质的循环、内外力作用及产生的地貌是解题的关键。
(1)按成因分图1岩石是石灰岩,其类型为沉积岩 ,图2岩石是花岗岩,其类型为属于侵入岩或岩浆岩。
(2)图1是石灰岩形成的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气候湿润地区,形成的外力因素是流水,外力表现形式为侵蚀或溶蚀。
(3)图2岩石地貌形成原因,首先在地表以下受高温高压(环境条件)影响,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上升,岩石出露于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图示形象。
(4)角峰、U型谷是受冰川侵蚀而形成,海蚀崖是受海浪侵蚀而成;沙丘、戈壁受风力作用;V型谷、三角洲、冲积扇是受流水作用而成。所以由同一种外力因素作用形成是 C。
故选C。
17.【答案】(1)流水堆积三角洲(流水堆积)地貌
(2)(沙丘)风力堆积西北地区
(3)喀斯特(流水侵蚀)流水堆积流水溶蚀作用
(4)不利:土层薄、肥力低,不宜农耕;地下多溶洞,不宜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地形崎岖,不宜铺设交通网络。
有利:适宜发展旅游业。
【解析】本题通过三角洲、沙丘、喀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地貌等外力地貌,考查地貌形成的分析能力及不同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
(1)A图表示的是河流在入海口,因水流受海水顶托,流速缓慢,泥沙不断沉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
(2)B图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往往形成于降水少、风力作用强的干旱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等。
(3)C图表示的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的过程。图中钟乳石是地下水溶解的钙质在溶洞内沉积而成。石林是流水溶蚀切割石灰岩的形成的。
(4)因为C图所示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从不利和有利两个方面分析。不利影响:地表地形崎岖,交通建设成本高;地下多溶洞,不适宜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流水侵蚀强烈,土层薄,肥力低,不宜农耕。有利影响:喀斯特地貌地形奇特,适宜旅游业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