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13课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欧洲团结联合统一的思想
欧共体建立的背景概述
英国人民在清理战争废墟
重建柏林
一、联合原因
(1)二战中西欧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2)二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争
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对欧洲构成威胁。
(3)西欧国家意识到,只有走向联合,
才能发展经济,保证自己的安全,并在世
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
和卢森堡6个国家在巴黎
签定了《欧洲煤钢共同
体条约》。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收旗仪式
1958年,欧
洲经济共同
体成立,同
时欧洲原子
能共同体亦
成立。
1993年11月1日,欧
洲联盟(欧盟)正式成立。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
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
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
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
标的《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11月1日条约生效。
欧盟旗帜
盟歌 《欢乐颂》
铭言:多元一体
欧洲的联合
——政治经济一体化
1985年起,所有
欧盟成员国公民
持有统一的欧洲
护照
统一货币:
欧元
联合作用
(1)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欧盟地位)
(2)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3)也提高了欧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维护了自身安全
请结合课本第83页的图,在图中找出二
战后初期取得独立的亚洲国家。
翱翔的“蓝孔雀”
——印度
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的背景
外因: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
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面临危机。
内因:
二战后,印度独立运动迅速高涨
工人——
农民——
海军——
纷纷罢工
武装斗争
举行起义
英国的殖民统治难以为继。
翱翔的“蓝孔雀”
阅读课后“材料阅读”《印度独立法案》的内容,
想一想:
(1)《印度独立法案》以什么方式把印度
一分为二?
(2)英国把印度一分为二的目的
何在?
按照宗教信仰划分。
分裂印度,制造矛盾,以长期控制。
巴基斯坦
印度
印度共和国成立
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
—非洲的独立运动
尼日利亚独立
1960年为什么被
称为“非洲独立年”?
因为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是: 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刚果(利)、索马里、达荷美、尼日尔、上沃尔特、象牙海岸、乍得、中非、刚果(布)、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
1990年3月21日,
非洲大陆最后一块殖
民地纳米比亚宣告独
立。 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
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
系崩溃。
出任纳米比亚第一任总统的努乔马在
独立庆典上发表就职演说 。
二战后,美国加
强了对拉丁美洲经济、
政治的控制。为了摆
脱美国的控制,拉美
人民掀起了捍卫主权,
争取经济发展的斗争。
艰难发展中的拉丁美洲
1、古巴革命
时间:1959年革命胜利。
领导人:卡斯特罗。
结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卡斯特罗
抗议美国的制裁
二战后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的呼声高涨。
1977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条约。
1999年,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完全回到巴拿马手中。
艰难发展中的拉丁美洲
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巴西
墨西哥
美国投掷原子弹后
日本广岛一片废墟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成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你从下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
问题探究
二战后,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
素有哪些?(提示:请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思考)
内部因素:
1.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制定切实可和可行的发展规划。
2.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
3.实行“贸易立国”战略。
4.长期实行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
6.长期保持政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外部因素:
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政
治上迫使日本进行民主改革,经济上
采取扶植日本的政策,为日本经济的
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的汽车工业
日本新干线列车
1965年日本的家庭厨房
1953年电视开始在家庭普及
世界闻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是日本铁路技术的骄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第一条新干线于1964年在东京和大阪之间开通运行。
2、表现: 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