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领导人及影响;
2、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总结归纳其历史意义;
3、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
4、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本课重点
1、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情景导入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湖北革命党人根据孙中山等人制订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建立了湖北军政府。由革命党人、立宪派人士及旧军官组成,推原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旋布告全城,通电各省,号召“执竿起义,共建洪勋”。宣布废大清国号和年号,改为“中华民国”,采用黄帝纪元。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全国革命形势是怎样发展的?湖北军政府与辛亥革命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通过学习第九课,让我们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四、新课讲授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
通过阅读课本,说一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
总结归纳: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者 结局
萍浏醴起义 1906年冬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 1907年夏 徐锡麟 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 1907年 孙中山、黄兴 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
黄花岗起义 1910年 黄兴等人 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秋瑾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她的事迹激励着许多人走向革命。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即将被处死的事实,她挥笔写下这样的遗书:“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烈士,就义前他所留下的《与妻书》字字泣血,情感充沛,读来令人心痛不已又热血澎湃,“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表明了林觉民先生及革命志士“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的悲壮情怀。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纪念馆
1、武昌起义背景
材料一:
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
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继位,其父载沣摄政。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被称为“皇族内阁”。立宪派对此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为取得外国的支持,以维护其统治。
同年5月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又未能解决如何补偿民间损失,遂掀起了全国大规模的人民反抗运动——保路运动,并成立“保路同志会”,其中四川最为激烈。清廷急调动湖北新军入四川镇压,导致湖北兵力空虚,故革命党人决定发动起义。
2、阅读课本
通过阅读课本,结合材料,归纳武昌起义的有利条件。通过课本的武昌起义形势图,讲述
武昌起义的时间,经过。
有利条件
(1)保路运动兴起;
(2)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革命基础良好;
(3)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地点:湖北武昌
(3)经过: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
(4)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总结: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十几年来不断奋斗的结果,同时也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密切相关。总的来讲,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配合等。
如果说武昌起义带有极大的偶然性,那么武昌起义后不久,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纷纷独立就是一种必然。这是对清政府腐朽的、愚昧无知的反动统治的一种唾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从10月22日湖南首先响应,到11月底四川宣告独立为止,全国共有14个省先后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请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五、课堂总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
六、随堂练习
1.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 )
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2.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
A.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3.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起义
4. (2020 云南)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 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D. 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5. 历史学家蒋廷黻指出:“辛亥革命打倒了清政府以后,我们固然扫清了一种民族复兴的障碍……”材料中的“障碍”指的是( )
A. 封建制度
B. 儒家思想
C. 小农经济
D. 封建帝制
七、巩固练习
1.(2018 湖南衡阳)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2018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 )
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 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上述电文主要针对( )
A.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情激愤
C. 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
D.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
3.林伯渠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4.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 反封建不彻底,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B. 受到帝国主义破坏,没有成功
C. “自强”“求富”的口号不切实际
D.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随堂练习:
1.C
2.C
3.B
4.D
5.D
巩固练习
1.B
2.D
3.A
4.A
5.
(l)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原因:辛亥革命。
(2)观点:不对;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性质(或: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