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上:第14课 红军长征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八上:第14课 红军长征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1 09: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中 国
八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法简介
教学过程
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本课教材围绕从长征的开始直到长征的胜利这一主题展开,无论在本章还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及遵义会议。
怎样引导学生体会长征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理解长征精神。
⑵探究红军长征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⑴结合阅读《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⑵从红军胜利——失败——胜利的史实中培养学生找出因果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主要采用的是情景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感,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军队人数
敌 我
第一至第四次
第五次
时 间
1930年

1933年
1933年至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4万
3万
3万
7万
100万
8万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毛泽东
(前三次)
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
博古
李德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胜利
失败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934年10月撤离瑞金
血战湘江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抢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吴起镇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1936年10月会宁大会师
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内容
对中央工作重新分工。
领导思想错误
损失惨重,濒临绝境
纠正军事错误
改组领导机构
长征胜利
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挽救了党和红军,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讨论: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和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1)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2)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3)长征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
资料链接
红军一共爬过了18座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美国记者 斯诺
你所理解的“长征精神”有哪些?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一天,小明在街道上与一个自称参加过红军长征的一位老人交谈,但小明很快发现这个人并没有真正参加过长征。请找出老人谈话中的错误。小明:“您能告诉我长征的大概情况吗 ”老人:“当然可以!1933年10月,我们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发,刚开始由于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损失惨重,四渡赤水之后,在遵义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之后我们巧渡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过草地,爬雪山,一路胜利进军,最终在1936年10月与项英、陈毅 在陕西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934年10月

长 汀
左倾
冒险主义
在遵义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之后,我 们 四 渡 赤 水,
爬雪山,过草地
与红二、四方面军
甘肃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特色旅行线路,让游客重走长征路,回忆革命史。如果你是这家旅行社的经理,你准备怎样设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为什么?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领会长征精神,并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娄底七中 刘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