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
计
)
一、课题: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 第三单元 课题3《元素》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
2、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使学生对于物质的宏观与微观的认识统一起来。
2、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的物质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
1、元素的定义
2、元素符号的意义
五、教学难点:元素的定义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出 元素 通过补钙产品的广告图片,问学生产品说明书中的钙、锌指的是什么? 很多商品说明书中出现的化学名称其实指的都是元素。 那到底什么是元素? 学生说出“钙元素”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入手从而激发学习欲望。加深学生对于“生活处处皆化学”这一认知的感悟,
元素 概念 讨论探究: 观察下列两个图表,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 学生讨论“元素概念” 总结元素概念,用不同颜色圈出关键词“核电荷数”“质子数”“一类原子”。 学生讨论后形成概念。强化概念形成。 学生讨论、表达交流。 使学生在层层的问题深入中,自己形成对元素的初步概念。 突出这几个词的重要性引起学生注意。从而使学生精准的掌握元素概念的核心要点
加深 理解 讨论探究: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了几种元素? 思考解答 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元素 特点 2、元素的特点 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例: 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H2O是由两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 讨论探究: 完成教材P59的讨论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例题: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物质含有哪些元素? 思考解答,并阐述理由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解答问题 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比较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4、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生物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读P60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后回答,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运用多种技巧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的能力。
元素 符号 1、书写规则:“一大二小” (1)强调元素符号书写方法(特别是书写规则) (2)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常见的元素的元素符号。 (3)出示几个书写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 2、元素符号的含义 (1)强调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表元素,微表原子” (特别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元素符号还表示此物质)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3)区分没有系数的元素符号和有系数的元素符号的含义 (4)完成练习书写元素符号的含义并从中找出表示含义最多的元素符号 观看。 完成练习 发现并改正 完成练习 锻炼学生正确规范书写化学用语的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于元素符号含义的理解,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 结 引导 说出自己所获得的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练 一 练 引导 完成练习 培养学以致用
八、板书设计:
九、作业布置:
1、认真按要求书写规范书写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2、完成教材P65 练习与运用1、2(1)-(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