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达标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 下(HK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深海潜游的鲸鱼 D.深入河底的桥墩
2.一个空心的塑料球在水下恰能悬浮(如图),现沿图中虚线位置将其分割成两部分,则( )
(第2题)
A.大、小部分都保持悬浮
B.小的部分上浮,大的部分下沉
C.小的部分下沉,大的部分上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小明用手把质量为0.5 kg、体积为0.4 dm3的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然后放开手,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沉底,F浮=3.92 N B.物体悬浮,F浮=3.92 N
C.物体漂浮,F浮=4.9 N D.物体漂浮,F浮=0.98 N
4.小张看到鸡蛋漂浮在盐水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5.2020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潜水器完成万米级海试,下潜深度达到10 909米,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奋斗者号”在水下下潜时,所受的浮力和压强变化正确的是( )
A.浮力增大,压强增大 B.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C.浮力不变,压强增大 D.浮力增大,压强不变
6.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所受浮力可能大于B所受浮力
B.C所受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浮力
C.B物体所受浮力一定是最大的
D.A下表面所受压力可能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7.如图所示,桌面上烧杯内盛有水,在一试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下沉至烧杯底部,试管仍浮在水面上,则( )
A.液面下降 B.液面上升
C.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小
8.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9.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体积为2×10-4 m3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所示,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4 N。(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第9题)
A.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拉力为0.4 N
B.物体所受的浮力为5.4 N
C.物体所受的重力为6.4 N
D.物体的密度为2.7×103 kg/m3
10.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已知A重4 N,B受到的浮力为8 N,A、B密度之比为2∶5,则( )
(第10题)
A. A、B所受的重力之比为5∶2
B. A、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1∶2
C. 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1 N
D. 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1.一艘轮船空载时的排水量是3 000 t,装满货物时的排水量为8 000 t,那么这艘轮船最多可以装载________t的货物。如果这艘轮船从长江驶进大海,它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把重10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足够多的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物体所受浮力为________ 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g取10 N/ kg)
13. 简易密度计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悬浮”在被测液体中。如图所示,将其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两个杯子中,可以判断:ρ1________ρ2;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________m2。(均填“<”“=”或“>”)
(第13题) (第14题)
14.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如图乙所示,小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 N,则小球此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后,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
15.如图甲,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300 cm2的圆柱形容器,将一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在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 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 N。若剪断细线,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了__________Pa。(g取10 N/kg)
(第15题)
三、作图题:本题共1小题,共2分。
16.体积为120 cm3的物块,重1.8 N,将它浸没在水中(如图)。在图中画出松开手时,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g取10 N/kg)
(第16题)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4分。
17.(12分)某实验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第17题)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 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液体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所受的重力。
(4)若溢水杯的水没有装满,则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________(填“>”或“<”)G排。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18.(12分)物理社团的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第18题图1)
(1)通过比较B、C、D三幅图,小田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利用D、E两图可探究浮力与__________的关系。
(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 N,根据已有条件,请你求出E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 N。(ρ酒精=0.8×103 kg/m3)
(4)小点提出:测量工具仅有刻度尺就能测出金属块的密度,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法:
①小点找了一个圆柱形的烧杯A,让其在大水槽中漂浮,如图甲所示,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
②然后将金属块B吊在烧杯A的下方,如图乙所示,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2,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2;
③将金属块B放入烧杯A中,如图丙所示,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3,水槽中水的深度为H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点测量出的金属块B的密度用物理量表示为ρ金=____________________;小训同学提出在实验步骤乙、丙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B放入烧杯A中,测出金属块的密度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第18题图2)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9.(8分)如图所示,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600 cm2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g取10 N/ kg。求:
(第19题)
(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
(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3)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大小。
20.(10分)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装有一定量水的圆柱形容器,现将一质量为40 g、体积为5×10-5 m3的物块放入容器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g取10 N/ kg。求:
(1)物块排开水的体积。
(2)如图乙所示,用力F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力F为多大?
(第20题)
答案
一、1.D 2.C 3.A 4.D 5.C 6.C
7.A 当小球在试管中时,试管处于漂浮状态,试管和小球整体所受浮力等于试管和小球的总重力;当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时,小球最终沉底,试管仍漂浮在水面上,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试管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试管和小球整体所受总浮力减小;由F浮=ρ水gV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烧杯中的水面降低,故A正确,B错误;由p=ρ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小,故C错误;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烧杯、水、试管、小球的总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p=知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故D错误。
8.D 9.D 10.D
二、11.5 000;不变;变小 12.漂浮;10;1×10-3
13.<;= 14. 3;5 15.7;3;100
三、16.解:如图所示。
(第16题)
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20×10-6 m3=1.2 N。
四、17.(1)3.8 (2)1.4;AD (3)物体排开的液体
(4)> (5)能
18.(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液体密度 (3)1;3.2
(4)③ ρ水;偏小
五、19.解:(1)木块的重力G=mg=6 kg×10 N/kg=60 N;木块漂浮,则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F浮=G=60 N。
(2)木块的底面积S=600 cm2=6×10-2 m2,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6×10-3 m3,
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0.1 m。
(3)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p=ρ水gh=1×103 kg/m3×10 N/kg×0.1 m=1×103 Pa。
20.解:(1)物块受到的重力G=mg=40×10-3 kg×10 N/kg=0.4 N,由于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0.4 N,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4×10-5 m3。
(2)使物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时,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 kg/m3×10 N/kg×5×10-5 m3=0.5 N,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则F=F浮′-G=0.5 N-0.4 N=0.1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