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新闻评论,理解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学习重点】学习通讯采集新闻资料、报道新闻人物、传达社会观念的基本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践行工匠精神。
【学习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新闻评论,梳理行文思路
导入:
(看视频,谈感想)播放《王志伟:脚踏实地不断创新 用一生追求“工匠精神”》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工匠精神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传承工匠精神?今天我们进入对李斌的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学习。
活动一:参阅资料,了解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概念及其特征
提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新闻评论的立意
提示: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社会公器。而新闻评论的 “立意”,正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就是确立评论文章的基本观点与主要思想内容。
新闻评论讲究有的放矢、就事论理、有感而发,其立意贵在“准”“新”“深”。立意贵“准”,指评论基本观点正确、切合实际,符合法制与政策思想,又恰如其分、合乎情理,这也是保证评论的舆论导向正确的必要条件;立意贵“新”,指的是见解新颖、论点新颖,能给读者以思想启迪,给实际工作以新的启示;立意贵在“深”,就是要把评论涉及的基本道理与中心论点分析透、论述透,或者说,新闻评论立意的深刻性取决于分析的透辟性。在认识论上讲,就是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着力分析它的内部联系,尽可能对事物的变化与运动有规律性的认识。
活动二:夯实语言基础
借助工具书,解释并积累下列词语。
【炉火纯青】纯:纯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注意与“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区别。
【巧夺天工】夺:胜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巧妙。注意与“鬼斧神工”的区别。
【不谋而合】谋:商量;合:相符。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臻于至善】臻:达到;至善:善的极致。指做到极致。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离群索居】索:孤单。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超今冠古】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活动三:研读辨析
1.阅读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回答: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提示:观点:我们所处的时代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需要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来雕琢时代品质。
2.本文的主要观点都有哪些事实支撑?
提示:①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
②“匠”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
③工匠精神的力量——赋予器物以生命,刷新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人类文明的疆域,具有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④工匠精神的深层次内涵——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⑤工匠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作用——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3.请简要概括第2段的行文思路。
提示: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从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4.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提示: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作 业】
拓展阅读《践行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张键,见《中国教育报》)、《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乔东、萧新桥,见《教师教学用书》),结合《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思考什么是工匠精神。
第二课时:把握工匠精神,剖析评论角度
导入: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那么,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探究竟。
活动一:研读“工匠精神”
1.阅读课文,提炼“工匠精神”的内涵
提示:①炉火纯青的技术。
②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③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④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⑤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⑥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2.探究: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提示:我们应充分认识工匠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认识时代对工匠精神的迫切需要,认识工匠精神的历史意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怎样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我们不必人人都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都成为工匠精神的实践者。
活动二:课堂研讨
1.这篇新闻评论的“准”“新”“深”体现在哪里?
提示:准——时代的呼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
新——工匠精神值得我们用新的眼光来观照——①旧眼光:职业的高低贵贱;新眼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②旧眼光:雕虫小技;新眼光: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深——生命哲学、人生信念。
2.新闻评论和一般的议论文有哪些不同?
提示:新闻评论针对新闻时事发表看法,讲究观点鲜明,针对性强,注重行文 的逻辑性,有鲜明的立场。同一新闻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一 般的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选择适当论据加以论证。
3.角度的选择对新闻评论非常重要。面对某个事实或问题,评论的角度不同,文章面貌往往迥异。那么,新闻评论角度的选择一般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呢?
提示:
4.探究《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在选择评论角度方面的特点。
提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评论的角度是时代品质需要工匠精神,这是一个关乎企业活力、社会风气,乃至国家命运的重要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此这篇评论发挥引导作用,引导人们思考: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践行?评论认为:坚守工匠精神,可以“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这体现了评论的神话作用。评论的末尾“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体现了评论的指导性。
【总结】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须深入把握其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培育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以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为抓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推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业】
从本单元三篇人物通讯中任选一篇,尝试写一篇新闻评论,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