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橇》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歌曲《小雪橇》描写的是儿童们在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快乐嬉戏的场景。歌曲节奏丰富、速度较快,欢快、活泼,充满了童趣。这是一首唱歌课,所以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 “情境-陶冶”模式和“参与-体验”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内容:歌曲《小雪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年 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橇》,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能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切分的节奏。
教具:钢琴、打击乐器(碰铃、双响筒、响板)。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听《小雪橇》的伴奏音乐,并跟着老师做律动。(激发学生课堂活力)
师:今天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冬天天空下起雪了大家喜欢玩什么游戏呀
生:略。
师:同学们玩的花样可真多,现在我们就到美丽的雪地里感受一下,看一看, 孩子们在雪地干什么?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播放《小雪橇》一段视频)(设计意图:从视觉上直观感受歌曲情绪,情境引入。)
生:略。
二、新授歌曲节奏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小雪橇》,接下来请同学们划着拍子再聆听歌曲,然后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如何的?
生:略。
师:现在来做个节奏训练,考考谁的耳朵更灵敏,等等老师在歌曲中加入打击乐伴奏,你们听听看老师在哪个小节加入了打击乐器。.(设计意图:通过从不同的打击乐器声响来辨别不同节奏类型,从而引出重点与难点的节奏的练习,为准确唱好歌曲节奏做准备)
1、播放《小雪橇》,老师在长音处加碰铃。(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歌曲节奏,注意二分音符.)学生随音乐在“X—”处打节奏。(播放《小雪橇》)。
2、学生跟音乐划拍,老师在附点节奏处加入双响筒,并练习X . X。
3、学生跟音乐划拍,老师在切分节奏处加入响板,并练习X X X。
师:听完歌曲大家是不是很想玩雪橇啦?现在我们来创设一辆“小雪橇”,谁愿意跟老师一起来坐这辆小雪橇呢,好,那就所有同学一起来试一下。按照《小雪橇》的节奏做律动。(师带领学生做律动)(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小雪橇,让学生进入歌曲意境,从而对歌曲产生兴趣。讲解时可以夸张一点,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三、学习歌曲
师:这个小雪橇是不是太好玩了,那我们赶紧来把这么好听的歌曲唱一下吧。
1、请同学们张开嘴巴,轻轻地用“La”跟老师默唱(初步模唱旋律)
2、请同学们用自己听的见的声音来试一下。(自己从初步模唱到开始演唱)
3、请同学们用老师听得见的声音再来试一下。(老师可从中找出学生唱的不准确的地方,也避免了老师一句一句教唱的老套环节。)
4、加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师找出唱的不准确的地方进行处理。
5、师生1人4小节接唱。
6、有感情演唱歌曲。
7、跟着伴奏,请学生领唱,其他学生齐唱。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大家都有什么收获?
生:略
师:下面就让我们乘着我们的《小雪橇》到雪地里寻找我们更多的快乐吧 。(在歌曲《小雪橇》律动中结束本节课)
(设计意图:从歌曲的演唱风格入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紧紧扣着孩子们的心弦,牢牢抓住孩子们的情感,促使他们跟随教师的设计思路在音乐和歌声中畅游,主动积极地学习歌曲,表达自己的感情,感受音乐的魅力,圆满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