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时作业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下面对《我爱这土地》的诵读指导,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感情基调深沉,要求朗诵时以稍慢、低沉的声音为主,部分诗句稍轻柔、上扬。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作为“诗歌”的宾语出现,是排比句,朗读时应慷慨激昂,语速稍快,一气呵成。
C.“温柔”“黎明”“深沉”重音轻读的方法,造成低沉轻柔、回味无穷的效果。
D.最后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B.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D.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下列诗句空缺处所填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也应该用___________的喉咙歌唱。
(2)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___________的河流。
(3)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___________的风。
(4)连羽毛也___________在土地里面。
A.嘶哑 悲哀 狂怒 埋藏 B.沙哑 悲剧 愤怒 腐烂
C.嘶哑 悲愤 激怒 腐烂 D.沙哑 愤慨 激愤 埋藏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截至目前,阿坝州光伏项目已并网超过15万千瓦左右。
D.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混双冰壶循环赛中,中国组合先后遭遇两连败,令热爱这项项目的观众非常深感意外。
二、句子默写
6.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三、综合性学习
7.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你所在学校准备开展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60字左右)
(2)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请你仿照栏目一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
栏目三:
(3)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8.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组织了“家国,因你更美好”语文活动。
(活动一:寻本溯源——探究“家国”字源)
(1)一班同学探究了“家”“国”两字的字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家”和“国”都是会意字
B.由图一中“家”的字形可知,“家”属于半包围结构。
C.在古代汉语中,“国”既指国家,也可指国都、京城,而现代汉语中则无“国都、京城”这一义项。
D.图二中有一个错别字,“候”应为“侯”。
(活动二:家国情怀——名著行)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
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
与宽阔的姿态,
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
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
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2)以上是二班同学搜集的某名著中的选段。本选段的作者是 ,作者用散文诗的形式传达出极为深厚的 。
(活动三:歌以咏志——真情爱国)
一句话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3)三班同学朗诵了诗人闻一多的《一句话》。全诗以“一句话” (用诗中的句子填空)为行文中心,强烈地表达出 。
9.《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深深的爱。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班上将出一期展示69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准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哪两项?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的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词语为这个栏目拟一个合适的名称。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我国连续三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材料二 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了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材料三 1965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当时的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是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会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选择第__则和第__则材料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义不容辞”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10.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是“土地”。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节选),填写表格。
我爱这土地(节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复活的土地(节选)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诗歌 “土地”的象征意义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爱这土地》
《复活的土地》
诗歌阅读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1.在《如何读诗》中,有一个板块叫“读书方法指导”。其中一点是“品味诗歌的语言”,请你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常含泪水”作点品读。
12.“探讨诗歌的意象”也是学习诗歌的方法之一。如选文中的“土地”这一意象,就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请你结合《艾青诗选》中以“土地”为意象的其它作品,举例谈谈“土地”这一意象,还包含着怎样的思想内涵?
13.在第一单元的“学习鉴赏”任务单中,有“赏析诗歌”的要求。请你自选角度,对上边的选文作点赏析。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瞩托
格·鲍姆特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迷了有关这个小红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样,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面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画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自这个晚上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像呼救那样。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像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着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像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14.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
15.画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6.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17.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2)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直白到额头。
18.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A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7.(1)【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2)栏目二【示例】诗海漫步
栏目三【示例】仰望星空
(3)【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8.(1)B
(2)艾青 爱国之情(意思对即可)
(3)咱们的中国 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爱国主义情怀(意思对即可)
9.(1)(示例一)一 三 原因:因为这两则材料都介绍了我国在科技领域克服困难、不靠外援,独立研究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内容。栏目名称: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铸就辉煌
(示例二)一 二 原因:因为这两则材料都介绍了在核武器研究中,我国科技取得的超凡成就。栏目名称: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赶超大国
(2)示例:69个春夏秋冬,祖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终于使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之林,我们为祖国的辉煌成绩而骄傲!作为中华儿女,报效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会用我们的刻苦勤奋,创造荣光,使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10.《我爱这土地》: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表现了作者决心生于土地、歌于土地、葬于土地,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
《复活的土地》:中华民族的觉醒,并预言了抗日战争的来临;表现了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战斗者给予了热情的赞颂。
11.示例:作者从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直抒胸臆,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
12.①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如他在《北方》中写道:“我爱这悲哀的国土”。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抗日的炮火中,艾青四处飘泊、流荡,这使他能以真实的眼凝视着广大的土地,为此他心里极为悲愤和不安,他在诗中不断发出令人震颤的呼喊:“悲哀的国土”,“被践踏的祖国的土地”,“荒凉的土地”,等等,这些荡气回肠的诗句浸透着诗人对国土沦丧、主权旁落的悲痛心情。③凝聚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与探索。他的成名作《大雁河——我的保姆》就是献给他真正的母亲——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民众的颂歌。在他以后的诗作里,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土地合而为一的广大普通农民的命运。
13.示例:这首诗写作手法的转换奇妙。第一节用的是比,是想像的境界;第二节用的是赋,是直抒胸臆的写实。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暗示转到了后面作者的直接指点,以一个强有力的情感抒发结束了全篇,从而把注意力引到一个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忠贞与挚爱。
14.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意思对即可)
15.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事件的起因;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嘱托”作铺垫。
16.示例:如果战争结束了,拜托您按照字条上的地址把相片和信交给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这里发生的一切。我爱她们,请她们多保重。
17.(1)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波兰人在当时危机情形下的小心和急切。
(2)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彼得的震惊。
18.本文以小红包为线索,两次设置悬念,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小说的结尾安排巧妙,出入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入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