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37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37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2 21:2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学习目标】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能够诵读、背诵。
《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
白发渔樵江上,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那么大家来读一下这几个诗句,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人物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驰马射虎的孙权)
(足智多谋的周瑜)
(能文能武的曹操)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笔下的英雄人物又是谁呢?
  苏轼作诗赋,表达对新法不满,被人诬陷为诽谤朝政而下狱(乌台诗案)。苏辙等拼死上表相救,幸好太后曹氏爱才,不肯杀轼,神宗才对苏轼从轻处置。苏轼被囚128天之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交由本州安置,不得干预公事。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较自由的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在此期间,写就一词二赋。
赤壁三文:
《赤壁赋》《后赤壁赋》——散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仕途坎坷的苏轼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但他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为什么?
思想复杂 :
外儒内道
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超脱出世;
佛家的四大皆空。

旷达的苏轼
文——
诗——
词——
书画——
“苏 黄”
“苏 辛”
“宋四家”
才华横溢的苏轼
唐宋八大家
宋散文代表人物:苏欧
宋诗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
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
宋书画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苏 轼
问余平生功业,
身如不系之舟。
心似已灰之木,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何为怀古咏史诗?
回顾知识
1、标题标志。标题往往有古迹、古人名、及“咏”“咏怀”“怀古”等字眼。
2、内容特色。诗中往往写到古事、古人、或古物。
3、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
4、主题类别: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怀古咏史诗特点
回顾知识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诗歌所描写的“古”(古人、古迹、往事等)是怎样的。
2、结合诗人的情况,把握写作目的。
回顾知识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整体感知
上片: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
下片:写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感慨。
思考并讨论:
1.上阕描写哪几种景物?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品味诗人写景中用字的妙处: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其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
3.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上阕描写哪几种景物?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江山如画
大 江
乱 石
惊 涛
“雪”
雄浑、壮阔,撼人心魄,
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
时间之悠久,人物之众多
空间之广阔。奠定雄浑豪迈基调。
把江山、历史、人物巧妙融合在一起。表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为英雄出场作铺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该句哪几个字用得好?


穿



穿:
山崖
陡峭
高峻
拍:
卷:
波涛力
度之大
波涛气势之大
卷起千堆雪。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感情

穿




险怪
高峭
汹涌
猛烈
奔腾
纯白




夸张
拟人
比喻
向往英雄 豪迈奔放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思考:描绘出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通过夸张、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寥寥数笔便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令人想到当年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思考: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上承环境描写,下启人物出场,抒发情感 。
作者为什么思慕周瑜?
本词中,周瑜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请同学们找出
诗中具体描写周瑜的句子,
分析其形象。
叱咤风云
小乔初嫁了
年青得意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儒雅
谈 笑 间
_______
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从容破敌
刻画周瑜的语句
_______
_______
“出嫁”
“强虏”
A、以美女衬英雄,表明其当时年轻有为,春风得意,大器早成。
B、小乔姐姐大乔是孙权嫂子,与孙权是连襟,体现建功立业的条件。
广东仲元中学 黄 杰
周 瑜 苏 轼
34岁 47岁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待罪黄州
文武双全 文弱书生
少年得志 年老无为
功成名就
年龄
生活
容貌
职务
际遇
怀才不遇
得意
失意
对比
对比当中,感叹“人生如梦”
全词最后两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流露出来的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对此,向来看法不同:有的人认为“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际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
请你思考——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慰自解的言辞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貌似“出世”—清静无为、超脱凡尘的老庄思想,实质是“入世”—渴望实现理想、建功立业。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概括主题:
小结: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豪放词?
写壮景
怀英雄
抒豪情
大气象
大气度
大境界
    景
气势磅礴
雄奇壮阔
惊心动魄
江山之胜
   人
英俊潇洒
运筹帷幄
指挥若定
英雄之美

大江、赤壁
乱石、惊涛
千堆雪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惊 涛
大 江
千堆雪
乱 石
赞颂英雄
壮志难酬

借古伤己
  拓展延伸
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宋·愈文豹《吹剑录》)
意象
人物
感情
赤壁怀古
大江 乱石 赤壁 惊涛
壮美
指挥若定风度翩翩
豪迈
壮志难酬之恨
悲愤
雨霖铃
寒蝉、长亭兰舟、烟波 暮蔼、杨柳 晓风、残月
凄美
执手相看无语凝噎
缠绵
离愁别绪之苦
凄凉
豪放
婉约
比较鉴赏《雨霖铃》与《念奴娇》,体味豪放、婉约两派词风的不同。
苏轼
柳永
豪放
——阳刚之美
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崇敬景仰之情
得阳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
婉约
——阴柔之美
秀雅、恬静、安适、柔媚,给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情
得阴柔之美者,如云如霞,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如升初日,如飘轻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