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号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3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内环境的定义判断,下列选项描述的场所属于内环境的是
A.人体肺泡腔内的环境 B.人胰岛B细胞内的液体环境
C.人体中血管内的血液 D.人胰岛B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2.在机体的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下列选项中,正常情况下,不会在机体中发生的转换过程是
A.组织液→血浆 B.淋巴液→组织液 C.淋巴液→血浆 D.血浆→组织液
3.下列可作为体温调节中枢的是
A.脊髓 B.脑干 C.下丘脑 D.小脑
4.下列反射的发生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眨眼反射 B.学生听见铃声往教室中跑 C.膝跳反射 D.婴儿的吮吸反射
5.下列因素不会导致组织水肿的是
A.淋巴管堵塞 B.喝了较多的水 C.肾小球发炎 D.营养不良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种器官和系统之间相互协调
B.机体组织细胞的代谢不会引起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不良环境可能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衡
D.小明监测自己一天的体温,波动范围为36.5℃~36.8℃,属于稳态的表现
7.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B.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而刮交感神经不活动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通常相反
D.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饭后立即运动不利于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8.下列关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只有神经元
B.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数量多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
C.神经元的树突可以接受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细胞体
D.神经纤维的结构中没有神经胶质细胞的成分
9.对于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二者有着不同的特点。下列关于二者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为激素
B.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
C.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
10.人脑高级神经中枢——言语中枢的分布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文字表达思想,是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
B.先天性聋哑患者的四个言语神经中枢区域可能都正常
C.S区异常的患者能够听和看懂文字,但不能说明白
D.H区异常的患者不能听到声音和书写
11.直接给甲狗喂食,会刺激其初级唾液分泌中枢而使该中枢兴奋,从而引起唾液的分泌;每次给乙狗喂食前,先让其听到铃声,然后立即喂食,一段时间后,乙狗一受到铃声刺激就会引起唾液的分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先天形成的,永久存在的
B.乙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永久存在的
C.乙狗所完成的反射是形成甲狗所完成反射的基础
D.甲狗和乙狗所完成反射的神经中枢的位置相同
1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B.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C.激素和酶一样都可以被重复利用 D.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酶
13.研究人员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后,发现小鼠的体温升高。下列属于该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的是
A.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热能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 D.甲状腺激素能作为能源物质提供能量
14.位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体与人类的记忆有关。下列记忆过程与海马体关系最密切的是
A.瞬时记忆 B.短期记忆 C.长期记忆 D.永久记忆
15.下列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
B.大脑皮层通常不参与非条件反射过程
C.感受器是指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不同的言语区分别分布在大脑皮层的左半球和右半球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的变化主要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
B.神经纤维所处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会影响C点电位的高低
C.图中C→D→E的变化主要是由钠离子外流引起的
D.C点和F点的膜电位特点分别是外正内负和外负内正
17.下列不属于人体血糖的来源的是
A.肝糖原的分解 B.肌糖原的直接分解
C.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D.非糖物质的转化
18.某研究小组为研究某激素是如何促进猴子生长的,将该激素添加到食物中投喂猴子,且发挥相应的功能,假设猴子体内与人体内含有的激素种类及作用类似。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会是蛋白质 B.动物体内不只有该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C.该激素可以被定向运输至靶细胞 D.该激素的靶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
19.某研究人员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运动神经元装片,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箭头所指的结构为突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主要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和轴突
B.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C.乙图中末梢膨大部分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若甲、乙图所示的是同一细胞,则反射时兴奋按“乙→甲”的方向传导
20.下图是人体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表示感受器,f表示效应器
B.刺激a处,该处的钠离子会大量外流
C.刺激c处,兴奋可以经过b传向d
D.反射弧中的c处受损后,给予e处刺激,f处不能发生反应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0分)正常人血浆的酸碱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等离子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血浆pH的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维持在 (填范围)。
(2)O2窘充足时,骨骼肌细胞能将从血液中摄取的乳酸转变成丙酮酸,生成的丙酮酸会进入
被彻底氧化分解;运动结束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能将乳酸合成 (填糖类名称)储存起来,这一过程会吸收大量的H+以维护人体内环境的 平衡。
(3)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会通过 运输到位于 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从而排出CO2。
22.(9分)水盐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人剧烈运动时,会分泌大量汗液,人体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分泌大量汗液会导致机体中的 细胞合成 的量增加,从而促进 将水重吸收回 (填“血管”或“集合管管腔”)中,导致尿量减少。
(2)人体失水较多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通过 神经传到 ,从而使人主动饮水。
23.(12分)下图是人体内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饥饿时,一方面,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刺激细胞C,使其分泌的 增加;另一方面,由A通过神经调节来调控细胞C的分泌活动。由图可知,在上述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细胞C可识别的信号分子是 。研究发现,人体的交感神经在饥饿时也会兴奋,并会在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激素能促进细胞C的分泌活动,但会抑制细胞B的分泌活动,直接原因可能是 。
(2)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能通过神经调节促进D的分泌活动,该过程的反射弧是
(用文字、字母和“→”表示);此时人体细胞中酶的活性 (填“增强”、“减弱”或“几乎不变”)。
(3)人体内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方式均为 。
24.(12分)下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发生过程,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回答下列问题:
(1)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细胞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从而产生兴奋,兴奋沿着 (填图中字母)最终传至 产生“尿意”。该结构再对脊髓进行控制,此时自主神经系统中的 兴奋,使膀胱缩小。
(2)排尿反射的反射弧中,通过 和 两种信号传递信息。
25.(12分)下图甲、乙、丙表示神经中枢中的神经元之间的几种相互关系,图中部分神经元绘制不完整,含深色细胞体的神经元是抑制性神经元,其兴奋后会释放出抑制性神经递质。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之间通过 相联系;通过图甲可知, 可与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或胞体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神经元②兴奋会导致神经元③兴奋,但神经元③兴奋不会导致神经元②兴奋,原因是 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再作用于突触后膜。
(2)图乙中,神经元⑤兴奋引起神经元⑥兴奋,神经元⑥兴奋后使神经元⑤的活动受抑制,说明神经调节存在 调节机制。
(3)请利用电刺激设备和电位计等,设计实验探究图丙中虚线框内是否存在突触结构(不考虑抑制性神经元),简述实验思路: ,观察电位计指针偏转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