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20年春节,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阻止“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窗通风加快了空气流动,降低了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了人的体温
B.医务人员佩戴的防护眼罩经常出现“雾气”,是汽化现象
C.往高烧的病人身上喷洒酒精,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
D.用水银体温计能测出人的体温,主要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水银的内能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B.温度相同的1kg水和900g水,内能相同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3.如图所示电路,a、b是电表,闭合开关要使两灯均发光,则( )
A.a、b都是电流表 B.a、b都是电压表
C.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4.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电灯都发光,电表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灯L1短路(灯L2电表不会烧坏),会有下面哪种情况发生(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无示数
C.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有示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B.台灯上,用来调节灯泡亮度的开关和灯泡是并联的
C.教室内虽然可以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多盐灯,这些灯是并联的
D.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甲、乙两种导体的电阻后得出如图所示的I﹣U图像,则R甲>R乙
6.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
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
7.关于几个小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静电游戏“怒发冲冠”中,小女孩头发竖起来并“炸开”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图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电子由B向A移动
C.图实验中水蒸气顶开软木塞说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D.图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本领是否相同的实验中,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所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8.某品牌手持式电动螺丝刀如图所示,它有两个开关,其中开关S控制照明灯和电动机,开关S1只控制照明灯,则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汽车发动机一般是汽油机,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若某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汽油机的效率为30%
B.1kg的汽油燃烧能够释放4.6×107J的能量
C.换用热值较大的燃料,热机效率会提高
D.如果改进技术,汽油机的效率就可以达到100%
10.如图甲所示,R2为电阻箱调节R2时电流表示数I随之变化。如图乙所示是电阻箱阻值R2与电流表示数的倒数的图象。则定值电阻R1与电源电压U的大小分别为( )
A.5Ω 30V B.5Ω 2.5V C.10Ω 20V D.10Ω 10V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2021年1月29日12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返回器落入大气层时,由于速度很快,与空气剧烈摩擦,使返回器表面温度很高,这是以 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L1、L2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从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两灯的亮度情况,L1的亮度 ;L2的亮度 (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那么,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水与热水的质量之比是 ,冷水吸收热量与热水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
14.如图所示为常用温度计的一部分,这种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该温度计此时读数为 ℃,在使用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图甲乙丙丁四种操作中,正确的是 。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图乙为图甲中旋盘式电阻箱的面板,共示数为 Ω。当电阻箱上“×100”的旋钮顺时针转动2格后,电压表V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三、作图和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为亮度可调台灯的电路示意图,其中AB是一根电阻丝,B、C作开关使用,OP是滑动片,可绕O点旋转,P端与电阻丝接触良好。
(1)将图中电路画完整;
(2)连好电路后,滑片OP顺时针转动时,流过灯泡L的电流变 (填“大”或“小”),电灯变 (填“亮”或“暗”)。
17.如图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实验,请根据实验在下面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实验次数 LI两端的电压/V L2两端的电压/V 串联总电压/V
1 1.4 1.4 2.8
2 1.2 1.6 2.8
3 1.1 1.7 2.8
(1)分析甲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烧杯装相等质量的水,取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热值的大小。
(3)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保持A不动,移动B夹,发现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发生变化,说明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 有关。
18.图甲是小华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要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图丙是小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J/(kg ℃)(已知该物质液态比热容为c=4.2×103J/(kg ℃);
(4)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9.实验小组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后,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老师引导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了深入探究:
(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CD两点,是为了测量灯泡 的电压,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V。
(2)测量电路中导线的电压。测出导线BC间的电压大约为0.05V,由此得知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的原因。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 (选填:“粗”或“细”)的导线,原因是 。
20.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Ω 1A”字样,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2)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3)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4)当小华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大
B.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D.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5)小华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了实验。利用收集到的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得出了结论是 。
四、综合题(每题2分,共10分)
21.为了探究某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升温情况,小明同学用酒精灯(火焰大小保持不变)均匀加热0.4kg该种固体,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线如图所示,经测量BC阶段消耗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10g(假设酒精完全燃烧),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3×103J/(kg ℃)
(1)求该物质在AB段共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在BC阶段的加热效率为?
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且保持不变,电阻R2为15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I为1.8A。
求:(1)电流表A2的示数I2。
(2)R1的阻值。
(3)如果把电流表A2换成电压表,则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则I:I1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