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单元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2 23: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第7单元:燃料及其应用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
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煤矿的矿井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3、下列混合物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氢气和空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混有面粉的空气 D.二氧化碳和空气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5、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其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8、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物质发生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9、下列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11、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1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13、某小组同学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二、填空题。
14、据报道,新疆有多处煤层发生了自燃,调查显示其原因为埋藏在地下的煤层露置在空气中发生了____________,使煤层的温度升高,达到煤的着火点,煤层就发生了燃烧。煤场工人往煤堆上洒水,一方面减少煤堆中的空气,另一方面降低煤堆的________,从而防止煤堆自燃。
15、小强刚刚学完物质的燃烧,在吃火锅时看到了店员将一块固体物质放在了燃烧盘中,他好奇地询问后得知这是固体酒精。在用酒精作火锅燃料时,固体酒精相比液体酒精的优点是      ,酒精是    的俗称,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B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图C是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甲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__;
(4)图B实验中,热水作用是隔绝空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E实验,A中液体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6)图F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塑料瓶变瘪,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
17、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如图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下图表示的是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请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a   ,b    ,c    。

19、“低碳生活”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化石燃料中相对清洁的是_____;化石燃料排放的_____(化学式)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2)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
(3)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产品,产品中的_____可以做汽车的燃料。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20、某市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伤亡和损失。该危险品仓库存放的危险品有氰化钠()、压缩天然气、遇湿易燃物品电石()、金属钾、钠、烧碱等。
(1)氰化钠()中氮元素为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天然气能被压缩,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
(3)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量的易燃液体瞬间雾化,加剧了火势蔓延,从燃烧的角度分析,火势加剧的原因是_____。
(4)电石()、金属钠、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①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有可燃性,乙炔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金属钠、钾都能跟水剧烈反应。已知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堆放有金属钠、电石的仓库着火,灭火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
A用水 B用泡沫灭火剂 C用沙土处理
(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第7单元:燃料及其应用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
【答案】A 
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煤矿的矿井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答案】D 
3、下列混合物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氢气和空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混有面粉的空气 D.二氧化碳和空气
【答案】D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
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答案】C
5、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其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
A.减少酒精的挥发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6、如图所示,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
B.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C.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光照条件下分解水,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B
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答案】C、
8、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物质发生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9、下列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答案】B
11、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答案】B 
1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答案】C 
13、某小组同学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答案】D、
二、填空题。
14、据报道,新疆有多处煤层发生了自燃,调查显示其原因为埋藏在地下的煤层露置在空气中发生了____________,使煤层的温度升高,达到煤的着火点,煤层就发生了燃烧。煤场工人往煤堆上洒水,一方面减少煤堆中的空气,另一方面降低煤堆的________,从而防止煤堆自燃。
【答案】缓慢氧化 温度
15、小强刚刚学完物质的燃烧,在吃火锅时看到了店员将一块固体物质放在了燃烧盘中,他好奇地询问后得知这是固体酒精。在用酒精作火锅燃料时,固体酒精相比液体酒精的优点是      ,酒精是    的俗称,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更安全(或易存放或更耐用等合理答案) 乙醇 
C2H5OH+3O2 2CO2+3H2O
16、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B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图C是浓硫酸的稀释操作,甲中的液体是____________;
(4)图B实验中,热水作用是隔绝空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E实验,A中液体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6)图F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塑料瓶变瘪,由此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引流 温度达到着火点 提供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浓硫酸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能溶于水
17、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如图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阻断燃烧
(2)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合理即可)
18、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下图表示的是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请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a   ,b    ,c    。

【答案】温室效应 酸雨 工业废水
19、“低碳生活”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1)化石燃料中相对清洁的是_____;化石燃料排放的_____(化学式)气体会导致温室效应。
(2)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其优点是_____(答一点)。
(3)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产品,产品中的_____可以做汽车的燃料。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答案】天然气 CO2 氢气 产物无污染 汽油 对汽油进行脱硫处理,采取措施把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物质
三、综合应用题。
20、某市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伤亡和损失。该危险品仓库存放的危险品有氰化钠()、压缩天然气、遇湿易燃物品电石()、金属钾、钠、烧碱等。
(1)氰化钠()中氮元素为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天然气能被压缩,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是_____。
(3)爆炸发生的同时大量的易燃液体瞬间雾化,加剧了火势蔓延,从燃烧的角度分析,火势加剧的原因是_____。
(4)电石()、金属钠、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①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有可燃性,乙炔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金属钠、钾都能跟水剧烈反应。已知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堆放有金属钠、电石的仓库着火,灭火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
A用水 B用泡沫灭火剂 C用沙土处理
(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答案】(1)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①
② ③C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