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第3单元 第二节 摩擦力 基础习题(2)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用大小为100N的握力握住一个重为40N的瓶子。瓶子竖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手掌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 )
A.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N
B.当握力进一步增大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将成正比增大
C.当握力持续减小时,瓶了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持续减小
D.瓶子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随握力的增大而增大
2.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自行车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一百多年来,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改进,现代的自行车骑起来已十分方便。如图所示的自行车上需要减小摩擦的部位是( )
A.轴承 B.车闸 C.轮胎 D.脚蹬
3.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的行李和货物,甲为水平输送带,乙为倾斜输送带,当行李箱m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乙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C.乙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D.甲情形中的行李箱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4.如图甲所示,A、B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接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的细绳保持水平。从t=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且随时间逐渐增加的力F作用在B物体上,拉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k、t1、t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A、B之间的静摩擦力逐渐增加
B.t1~t2时间内,水平面与B之间为滑动摩擦力
C.0~t1时间内A、B之间无摩擦力
D.t2时刻,B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为μmg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B.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支持力的方向与桌面发生的形变方向相同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当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可以用F=μFN计算最大静摩擦力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在接触处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块静止,则所受摩擦力为零
B.若物块沿水平面运动,则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mg
C.无论静止还是沿水平面运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cosθ
D.只要是沿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后,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mg﹣Fsinθ)
7.若该货箱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增大时,f随之减小 B.当F增大时,f保持不变
C.当F增大时,f随之增大 D.f的大小与F的大小无关
8.某小组同学为研究货箱与操作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木块、木板的材质分别与货箱、操作台面的材质相同,已知木块所受的重力,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水平细绳与木块相连且绷紧,用缓慢增大的力拉动木板,使之在桌面上滑动(木块始终未脱离木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B.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C.通过该方法不能测得货箱与操作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将木板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均能从测力计上读取稳定读数
二.填空题(共3小题)
9.重力为G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当F增大时,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物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竖直墙面加速下滑,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方向是 。
10.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 (选填“左”或“右”),大小为 N,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1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在水平地面上放一物块甲,物块甲上面放一物块乙,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甲、乙物块同时以0.3m/s的速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甲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2的作用下,物块甲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1。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图表中给出,其中f4的值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滑动摩擦力f/N 2.15 2.36 2.55 f4 2.93
回答下列问题:
(1)f4= N。
(2)如图为根据本次实验数据绘出的f﹣m图线,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 。(取g=9.80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13.为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A为装有光电门的足够长的木板,B为与木板平滑连接的斜面,C为带遮光片的小木块。
(1)测量遮光条宽度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mm;
(2)保持光电门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物块在斜面上释放点的位置,每次都将物块由静止释放,记录每次物块停止时物块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水平距离x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为了能直观地显示x与t之间关系,即作出线性图像,其应作 ;(填选项序号)
A.x﹣t图像
B.x﹣t2图像
C.x﹣图像
D.x﹣图像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实验中必要的措施及要求 ;
A.必须保持长木板水平放置
B.测量带遮光片小木块C的质量
C.测量光电门到斜面底端的距离
D.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木块
(4)若(2)问中正确图像的斜率k,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则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C; 6.D; 7.C; 8.D;
9.G;不变;μF;竖直向上; 10.右;3;12; 27.11;小于;
12.2.75;0.4; 13.3.10;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