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北流期末)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 m,则图中“?”(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5 m B.2.7 m C.2.5 m D.2.3 m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已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像距5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则s+(s-0.4m)=5m
解得s=2.7m,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2.(2020八上·安庆期末)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望远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观察到的像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颠倒的像,第二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再次颠倒的像,最后的像就是跟原物完全一样的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3.(2021·岳阳)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 )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 D.这个像比太阳小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墨水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大小相等,即这个像与太阳等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4.(2021·武汉)如图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
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5.(2021·玉林)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为( )
A.3∶00 B.3∶30 C.9∶00 D.9∶30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此时表的时间为9∶00,则实际时间12∶00-9∶00=3∶00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6.(2021·淮安)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 )
A.靠近镜面 B.远离镜面 C.越来越大 D.越来越小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所成像与物等大,故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且远离镜面,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7.(2021·常州)如图所示,小鸭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以湖面为对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二、填空题
8.(2021·鞍山)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水深为1.5m的水面上方水平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此时的天鹅距水面2m,它在水中的倒影离天鹅 m。若以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水面上方飞行的天鹅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反射;4;静止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天鹅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已知天鹅到水面的距离等于2m,则“倒影”到水面的距离也为2m,所以天鹅的倒影离天鹅的距离为4m。
若以天鹅在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天鹅和天鹅所成的像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水面上方飞行的天鹅是静止的。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时,是相对静止的。
9.(2021·昆明)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
(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 ;
(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
【答案】(1)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光反射进入人眼
(2)漫反射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人眼感觉是否明亮与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度(多少)有关,人看牌子是牌子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而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会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反射进入人眼中,人眼接到的光线偏少,会觉得反射形成的虚像偏暗。
(2)无风时,水面像平面镜,成像清晰,刮风时,水面有涟漪,不再平整,形成漫反射,倒影会有些模糊。
【分析】(1)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一部分反射进入人眼中,会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人眼接到的光线偏少所致;
(2)水平有涟漪,有些模糊,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所致。
10.(2021·成都模拟)“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是宋代徐元杰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词句。若一只白鹭在湖面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若它距湖面2.5m,那它与“倒影”相距 m。
【答案】反射;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白鹭在湖面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已知白鹭距水面2.5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2.5m,所以“倒影”距白鹭为2.5m+2.5m=5m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就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1.(2021·韩城模拟)如图是韩城南湖公园中的假山,它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它在水中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面上涨,假山上最高的一块石头在水中的像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反射;虚;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假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若水面上涨,假山上最高的一块石头在水中的像大小将不变。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三、作图题
12.(2020八上·太和期末)作图:如图所示的a、b是两条由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3.(2021·菏泽)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 (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安全。下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 是车内小明的眼睛, 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小明看到行人,是因为行人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了人的眼睛。过B点作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找点B在平面镜中的像B ,连接B A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入射点和B点找到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作物体的像,像和反射光线经过的点在同一直线上,并作入射光线。
14.(2021·河池)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15.(2020八上·宜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好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 (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 .
(4)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实”或“虚”)像.
【答案】(1)较暗
(2)像的位置
(3)大小相等
(4)不能;虚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应在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也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3)实验时,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A侧现察;当B和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4)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在白纸上不能看到蜡烛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2)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3)根据平面镜成虚像的性质分析在哪侧观察;当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确定镜前蜡烛像的位置,便于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同时为了比较物像大小。
(4)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6.(2020八上·香洲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应选择 (选填 “5mm”或“2mm”)厚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竖立在方格纸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去承接这个像,发现白纸上找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实验时眼睛应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而”或“后面”)观察蜡烛A所成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A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小海在方格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6)如图丙所示,蜡烛A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像在B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丁所示的位置时,蜡烛A成像在 处(选填“B”、“C”或“D”)。
【答案】(1)2mm
(2)虚
(3)前面
(4)不变
(5)等于
(6)B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玻璃板的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光的反射而成像,如果玻璃板很薄,所成的两个像基本重合,对实验影响很小,所以应该选薄玻璃板,选择2mm厚的玻璃板。
(2)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白纸不能承接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验过程中,应该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蜡烛成的像。
(4)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像的大小不变。
(5)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6)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A的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成像仍然在B处。
【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
(2)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实像能用光屏接到,用光屏承接来辨别是实像还是虚像。
(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不能成在白纸上,只能在玻璃前观察。
(4)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 /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北流期末)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 m,则图中“?”(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5 m B.2.7 m C.2.5 m D.2.3 m
2.(2020八上·安庆期末)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望远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观察到的像是( )
A. B. C. D.
3.(2021·岳阳)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的( )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 D.这个像比太阳小
4.(2021·武汉)如图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
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5.(2021·玉林)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为( )
A.3∶00 B.3∶30 C.9∶00 D.9∶30
6.(2021·淮安)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 )
A.靠近镜面 B.远离镜面 C.越来越大 D.越来越小
7.(2021·常州)如图所示,小鸭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8.(2021·鞍山)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水深为1.5m的水面上方水平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此时的天鹅距水面2m,它在水中的倒影离天鹅 m。若以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水面上方飞行的天鹅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9.(2021·昆明)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
(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 ;
(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
10.(2021·成都模拟)“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是宋代徐元杰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词句。若一只白鹭在湖面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若它距湖面2.5m,那它与“倒影”相距 m。
11.(2021·韩城模拟)如图是韩城南湖公园中的假山,它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它在水中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面上涨,假山上最高的一块石头在水中的像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12.(2020八上·太和期末)作图:如图所示的a、b是两条由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
13.(2021·菏泽)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 (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安全。下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 是车内小明的眼睛, 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
14.(2021·河池)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
15.(2020八上·宜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好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 (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 .
(4)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实”或“虚”)像.
16.(2020八上·香洲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应选择 (选填 “5mm”或“2mm”)厚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竖立在方格纸上;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去承接这个像,发现白纸上找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实验时眼睛应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而”或“后面”)观察蜡烛A所成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A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小海在方格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6)如图丙所示,蜡烛A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像在B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丁所示的位置时,蜡烛A成像在 处(选填“B”、“C”或“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已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像距5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则s+(s-0.4m)=5m
解得s=2.7m,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2.【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颠倒的像,第二个镜子成正立等大,左右再次颠倒的像,最后的像就是跟原物完全一样的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3.【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墨水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大小相等,即这个像与太阳等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5.【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此时表的时间为9∶00,则实际时间12∶00-9∶00=3∶00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6.【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所成像与物等大,故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且远离镜面,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7.【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以湖面为对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8.【答案】反射;4;静止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天鹅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已知天鹅到水面的距离等于2m,则“倒影”到水面的距离也为2m,所以天鹅的倒影离天鹅的距离为4m。
若以天鹅在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天鹅和天鹅所成的像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水面上方飞行的天鹅是静止的。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间没有位置变化时,是相对静止的。
9.【答案】(1)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光反射进入人眼
(2)漫反射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人眼感觉是否明亮与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度(多少)有关,人看牌子是牌子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而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会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反射进入人眼中,人眼接到的光线偏少,会觉得反射形成的虚像偏暗。
(2)无风时,水面像平面镜,成像清晰,刮风时,水面有涟漪,不再平整,形成漫反射,倒影会有些模糊。
【分析】(1)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一部分反射进入人眼中,会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人眼接到的光线偏少所致;
(2)水平有涟漪,有些模糊,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所致。
10.【答案】反射;5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白鹭在湖面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已知白鹭距水面2.5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2.5m,所以“倒影”距白鹭为2.5m+2.5m=5m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就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1.【答案】反射;虚;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假山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若水面上涨,假山上最高的一块石头在水中的像大小将不变。
【分析】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12.【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3.【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小明看到行人,是因为行人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了人的眼睛。过B点作平面镜的垂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找点B在平面镜中的像B ,连接B A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入射点和B点找到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图,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作物体的像,像和反射光线经过的点在同一直线上,并作入射光线。
14.【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
15.【答案】(1)较暗
(2)像的位置
(3)大小相等
(4)不能;虚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应在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也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3)实验时,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A侧现察;当B和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4)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在白纸上不能看到蜡烛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2)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3)根据平面镜成虚像的性质分析在哪侧观察;当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确定镜前蜡烛像的位置,便于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同时为了比较物像大小。
(4)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6.【答案】(1)2mm
(2)虚
(3)前面
(4)不变
(5)等于
(6)B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玻璃板的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光的反射而成像,如果玻璃板很薄,所成的两个像基本重合,对实验影响很小,所以应该选薄玻璃板,选择2mm厚的玻璃板。
(2)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白纸不能承接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验过程中,应该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蜡烛成的像。
(4)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像的大小不变。
(5)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在坐标纸上的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6)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A的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成像仍然在B处。
【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使实验比较复杂;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个像,使实验简单化。
(2)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实像能用光屏接到,用光屏承接来辨别是实像还是虚像。
(3)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不能成在白纸上,只能在玻璃前观察。
(4)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