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复习专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复习专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4 21:28:5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复习专练
一、单选题
1.(2020·南充)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马关条约》,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辛丑条约》,不符合题意;
D.《黄埔条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基础知识要牢记。
2.(2020·凉山)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化程度。不符合题干内容;
C:中美《望厦条约》是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通过该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不符合题干内容;
D: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通过该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不符合题干内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性质、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2020·德阳)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 250 1790 230
1850 680 390 990 800
1853 400 390 650 1330
1855 360 340 290 1990
A.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844年到1855年间,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超过广州,可见,上海被迫开放后,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A项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无法得出,表格只是统计了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并没有显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情况,无法得出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不符合题意;
B项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可以从题干表格内容得出,符合题意;
C项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无法得出,表格中只是反映了1844~1855广州、上海两处通商口岸与英国进出口额情况,并不能说明中国在外贸中所处地位,而且,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入超地位,也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不符合史实,也无法得出,中的数据体现出广州、上海两处与英国进出口的贸易总额呈上升趋势,另外随着近代中国被逐渐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市场,中国外贸总体应该是呈现上升趋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掌握《南京条约》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4.(2020·滨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故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A项虎门销烟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
5.(2020·遵义)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虎门硝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个浮雕。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A项虎门销烟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虎门硝烟。识记虎门销烟的意义。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是纪念近代以来在反对列强侵略方面,做出突出成就或者重大意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虎门销烟是近代中国人反侵略的突出表现之一。
6.(2020·遵义)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  )
A.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
B.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
C.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
D.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
【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由材料“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可以看出,材料表明了林则徐坚决抵制鸦片的决心。A选项,B项恰的是B项。
ACD三项都体现了林则徐采取的抵制鸦片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是允许鸦片贸易的条款,所以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材料中林则徐有关禁烟运动的知识的理解掌握。需理解材料表达的主旨。
7.(2020·铜仁)《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的内容有: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以及协商关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2020·黔西南)联合国“国际禁毒日”的确定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领导人分别是(  )
A.1839年,林则徐 B.1841年,关天培
C.1842年,陈化成 D.1851年,洪秀全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1841年,关天培 ,不符合题意;
C. 1842年,陈化成 ,不符合题意;
D. 1851年,洪秀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2020·甘孜)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该论述中的“这场战争”应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难度不大,抓住关键信息“界碑”“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10.(2020·河北)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1842年以中国战败结束,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当时的清王朝皇帝是道光帝,其在位时间是1820年—1850年。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的皇帝是道光帝。
11.(2020·宜昌)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A.抗击倭寇 B.黄海海战 C.虎门销烟 D.收复新疆
【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6月,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项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黄海海战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就义,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虎门销烟是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符合题意;
D项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12.(2020·武威)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中国战败,英国首次打开中国大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据题干关键信息“首次打开中国大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鸦片战争。
A项鸦片战争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在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识记能力。题干关键信息“首次打开中国大门”,需要准确掌握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
13.(2020·无锡)“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虎门销烟 D.收缴鸦片
【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 力主禁烟 ,不符合题意;
B. 缉拿烟贩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 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收缴鸦片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4.(2020·淮安)近代以来,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构筑起民族脊梁。下列人物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A.邓世昌领导虎门销烟 B.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C.张齊创办轮船招商局 D.冼星海创作《毕业歌》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林则徐禁烟运动;张謇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A. 邓世昌领导虎门销烟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张齊创办轮船招商局 ,不符合史实;
D. 冼星海创作《毕业歌》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就是要准确记忆。
15.(2020·随县)“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瓦解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不符合题意;
B. 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瓦解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始,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6.(2020·云南)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这一不平等条约是A,A项符合题意;
B项是十口通商,排除;
C项是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
D项不涉及割地和通商,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等相关史实是答题的关键。
17.(2020·包头)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望厦条约》 B.《虎门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是1844年签订。 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18.(2020·丹东)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美建交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南京条约》的签订 ④九一八事变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可知本题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时间排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美建交是197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是1842年,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④②①;ABD项顺序排列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美建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19.(2020·青岛)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掌握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故该“无理举动”是虎门销烟。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虎门销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2020·福建)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是指(  )
A. 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黄海海战 D.廊坊阻击战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虎门销烟。题干关键信息“1839年”“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据题干关键信息“1839年”“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事”是指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虎门销烟的原因、经过以及意义。
21.(2020·鄂尔多斯)阅读下图,这一时期棉花等进口货物税率(关税)的变化是由于清朝(  )
A.积极推进对外贸易 B.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走向解体
C.手工业水平的落后 D.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积极推进对外贸易 ,不符合题意;
B. 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走向解体 ,不符合题意;
C. 手工业水平的落后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843年后,棉花、棉纱、头等白洋布的进口税率大幅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商,这才出现了1943年后进口货物税率大幅降低的现象,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时间,和所学知识结合分析变化的原因;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2.(2020·昌吉州模拟)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 (中国)是一个不大例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率先对中国一击”。1836年,清王朝不仅闭关锁国而且自大自命不凡,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入近代。
故答案为:A。
【点评】掌握鸦片战争这一基本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分析记忆能力。
23.(2020·河南模拟)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
B.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C.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分析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再依据题干中 “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 “最根本性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从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看,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最根本的影响是经济领域中的。
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但不是最根本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限制语“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题眼是“最根本性影响”。
24.(2020·通州模拟)180年前的一场列强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180年前的一场列强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英国政府为保护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2020·扬州模拟)与如图历史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
A.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
B.死守虎门炮台英勇殉国
C.坚守长江门户吴淞,力竭牺牲
D.与英军谈判,签订《南京条约》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图片是林则徐与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有关。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图片中的人物,需熟悉虎门销烟的内容,判断图片中和虎门销烟有关。
26.(2020·吴江模拟)《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尝试
C.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开始丧失,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尝试 ,不符合题意;
C. 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 ,不符合题意;
D.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事件,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识记来回答。
27.(2020·高新模拟)晚清诗人赵函在《哀金陵》中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秋风戒寒和议成,庙谟柔远思休兵。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D.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1842年中英签《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金陵城中军涣散"、“主和不主战”、“和议成”“夷人”等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28.(2020·昆山模拟)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战争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下列对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B.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9.(2020·镇平模拟)“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多,虽然伴着丧权辱国的悲惨事实,但西风日渐、西学日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传统的读书人和朝廷士大夫,也开始觉醒。”这句话意在表明(  )
A.没有外来侵略就没有中国人的觉醒
B.外来侵略客观上促进中国人觉醒
C.通商口岸数量增多使中国主权受损
D.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多,虽然伴着丧权辱国的悲惨事实,但西风日渐、西学日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传统的读书人和朝廷士大夫,也开始觉醒。”可知伴随这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的文化、习俗、科技也传入中国,外来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ACD结论均与题干意思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尤其是传统的读书人和朝廷士大夫,也开始觉醒”的含义。
30.(2020·南关模拟)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不符合题意;
B.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不符合题意;
C. 《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按照这一原则,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属于历史解释,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所给的历史解释的含义来分析备选项,细心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复习专练
一、单选题
1.(2020·南充)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
2.(2020·凉山)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日《马关条约》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3.(2020·德阳)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年份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1550 250 1790 230
1850 680 390 990 800
1853 400 390 650 1330
1855 360 340 290 1990
A.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4.(2020·滨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5.(2020·遵义)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6.(2020·遵义)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下列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的是(  )
A.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
B.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
C.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
D.命令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并保证“永不夹带”
7.(2020·铜仁)《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0·黔西南)联合国“国际禁毒日”的确定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领导人分别是(  )
A.1839年,林则徐 B.1841年,关天培
C.1842年,陈化成 D.1851年,洪秀全
9.(2020·甘孜)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该论述中的“这场战争”应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10.(2020·河北)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1.(2020·宜昌)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
A.抗击倭寇 B.黄海海战 C.虎门销烟 D.收复新疆
12.(2020·武威)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3.(2020·无锡)“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虎门销烟 D.收缴鸦片
14.(2020·淮安)近代以来,中国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构筑起民族脊梁。下列人物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A.邓世昌领导虎门销烟 B.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C.张齊创办轮船招商局 D.冼星海创作《毕业歌》
15.(2020·随县)“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瓦解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6.(2020·云南)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7.(2020·包头)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望厦条约》 B.《虎门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
18.(2020·丹东)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美建交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南京条约》的签订 ④九一八事变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②④
19.(2020·青岛)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0.(2020·福建)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此“事”是指(  )
A. 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黄海海战 D.廊坊阻击战
21.(2020·鄂尔多斯)阅读下图,这一时期棉花等进口货物税率(关税)的变化是由于清朝(  )
A.积极推进对外贸易 B.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走向解体
C.手工业水平的落后 D.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22.(2020·昌吉州模拟)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 (中国)是一个不大例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23.(2020·河南模拟)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
B.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C.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24.(2020·通州模拟)180年前的一场列强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5.(2020·扬州模拟)与如图历史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
A.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
B.死守虎门炮台英勇殉国
C.坚守长江门户吴淞,力竭牺牲
D.与英军谈判,签订《南京条约》
26.(2020·吴江模拟)《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尝试
C.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27.(2020·高新模拟)晚清诗人赵函在《哀金陵》中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秋风戒寒和议成,庙谟柔远思休兵。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D.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
28.(2020·昆山模拟)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提到:“战争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戮破‘天朝’威严门面。……不久他们即占领舟山之定海,封锁长江的出海口及珠江,才继续北上威胁中国首都。”下列对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B.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29.(2020·镇平模拟)“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多,虽然伴着丧权辱国的悲惨事实,但西风日渐、西学日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传统的读书人和朝廷士大夫,也开始觉醒。”这句话意在表明(  )
A.没有外来侵略就没有中国人的觉醒
B.外来侵略客观上促进中国人觉醒
C.通商口岸数量增多使中国主权受损
D.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30.(2020·南关模拟)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马关条约》,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鸦片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故选项B符合题意;
C.《辛丑条约》,不符合题意;
D.《黄埔条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基础知识要牢记。
2.【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化程度。不符合题干内容;
C:中美《望厦条约》是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通过该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不符合题干内容;
D: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通过该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不符合题干内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性质、内容、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1844年到1855年间,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超过广州,可见,上海被迫开放后,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A项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无法得出,表格只是统计了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并没有显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情况,无法得出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不符合题意;
B项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可以从题干表格内容得出,符合题意;
C项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无法得出,表格中只是反映了1844~1855广州、上海两处通商口岸与英国进出口额情况,并不能说明中国在外贸中所处地位,而且,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入超地位,也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不符合史实,也无法得出,中的数据体现出广州、上海两处与英国进出口的贸易总额呈上升趋势,另外随着近代中国被逐渐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市场,中国外贸总体应该是呈现上升趋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掌握《南京条约》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故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A项虎门销烟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不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名言。
5.【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虎门硝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个浮雕。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A项虎门销烟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虎门硝烟。识记虎门销烟的意义。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是纪念近代以来在反对列强侵略方面,做出突出成就或者重大意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虎门销烟是近代中国人反侵略的突出表现之一。
6.【答案】B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由材料“林则徐在《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可以看出,材料表明了林则徐坚决抵制鸦片的决心。A选项,B项恰的是B项。
ACD三项都体现了林则徐采取的抵制鸦片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设立烟局,向鸦片商颁发营业许可证是允许鸦片贸易的条款,所以举措与“此事”不相符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材料中林则徐有关禁烟运动的知识的理解掌握。需理解材料表达的主旨。
7.【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的内容有: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以及协商关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是《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1841年,关天培 ,不符合题意;
C. 1842年,陈化成 ,不符合题意;
D. 1851年,洪秀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9.【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知识。难度不大,抓住关键信息“界碑”“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10.【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1842年以中国战败结束,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当时的清王朝皇帝是道光帝,其在位时间是1820年—1850年。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的皇帝是道光帝。
11.【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6月,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项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黄海海战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就义,与题干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虎门销烟是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符合题意;
D项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与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中国战败,英国首次打开中国大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据题干关键信息“首次打开中国大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鸦片战争。
A项鸦片战争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在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识记能力。题干关键信息“首次打开中国大门”,需要准确掌握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
13.【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A. 力主禁烟 ,不符合题意;
B. 缉拿烟贩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 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收缴鸦片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4.【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林则徐禁烟运动;张謇兴办实业;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A. 邓世昌领导虎门销烟 ,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张齊创办轮船招商局 ,不符合史实;
D. 冼星海创作《毕业歌》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就是要准确记忆。
15.【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不符合题意;
B. 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瓦解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始,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6.【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这一不平等条约是A,A项符合题意;
B项是十口通商,排除;
C项是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
D项不涉及割地和通商,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等相关史实是答题的关键。
17.【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虎门条约》主要内容: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是1844年签订。 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和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18.【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可知本题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时间排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美建交是197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是1842年,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④②①;ABD项顺序排列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美建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虎门销烟,掌握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发动鸦片战争。故该“无理举动”是虎门销烟。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虎门销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虎门销烟。题干关键信息“1839年”“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据题干关键信息“1839年”“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事”是指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虎门销烟的原因、经过以及意义。
21.【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积极推进对外贸易 ,不符合题意;
B. 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走向解体 ,不符合题意;
C. 手工业水平的落后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1843年后,棉花、棉纱、头等白洋布的进口税率大幅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商,这才出现了1943年后进口货物税率大幅降低的现象,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趋势,再结合时间,和所学知识结合分析变化的原因;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2.【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率先对中国一击”。1836年,清王朝不仅闭关锁国而且自大自命不凡,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入近代。
故答案为:A。
【点评】掌握鸦片战争这一基本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分析记忆能力。
23.【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分析可知,这一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再依据题干中 “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 “最根本性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从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看,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最根本的影响是经济领域中的。
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但不是最根本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限制语“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题眼是“最根本性影响”。
24.【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180年前的一场列强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英国政府为保护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5.【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图片是林则徐与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有关。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的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图片中的人物,需熟悉虎门销烟的内容,判断图片中和虎门销烟有关。
26.【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开始丧失,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尝试 ,不符合题意;
C. 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 ,不符合题意;
D.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事件,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识记来回答。
27.【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1842年中英签《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金陵城中军涣散"、“主和不主战”、“和议成”“夷人”等是重要的答题提示。
28.【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9.【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多,虽然伴着丧权辱国的悲惨事实,但西风日渐、西学日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传统的读书人和朝廷士大夫,也开始觉醒。”可知伴随这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的文化、习俗、科技也传入中国,外来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的觉醒。ACD结论均与题干意思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尤其是传统的读书人和朝廷士大夫,也开始觉醒”的含义。
30.【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A. 《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不符合题意;
B.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不符合题意;
C. 《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知,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按照这一原则,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属于历史解释,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所给的历史解释的含义来分析备选项,细心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