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练习 课时 5课时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过熟练数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读写。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背景分析 1、学生掌握关于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练习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2.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发展数感。3.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4.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评价任务 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所需条件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数位 个、十、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他的认识大家已掌握了丰富的计算经验,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1)数数: 47—58 90-100数数时要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2)数的组成:80里面有( )个十,( )个十是100。 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预设:十位上的数代表什么?个位上的数代表什么?百位上的数代表什么?这三个数位之间有什么联系?揭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一边拨珠子一边数。①从47到63 ②从70到80③从88到94 ④从92到100 男女生比赛:比赛要求:男女生各做二组题目,看谁的出错率低。 设计意图:这是借助计数器练习数数,掌握数的顺序,进一步理解“满10进1”的十进制计数原则。2、设计意图:这是借助计数器写数的练习,意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及数位的意义。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分别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问学生是怎样知道的,在交流写出的数。 3、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自主练习”的第4题。 学生先说一说每幅图中有几个十、几个一,再独立讲数填写出来。设计意图:此题是根据实物图写数,意在体会数的概念和组成。(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1)新课堂第19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每一辆火车按什么规律行驶的?预设1:第一辆是2个2个数的。预设2:第二辆是10个10个数的。学生分析后独立计算,全班展示作业。教师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从题目入手,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再按照规律数下去。(2)新课堂第20页“自主练习”的第2题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收集图中信息,了解所求问题。②学生独立完成,再个别汇报集体订正集体订正后,学生说一说十位和个位数字各代表什么? 3、知识拓展—算筹计数;算筹或称算子,是中国古代一种十进制计算工具。起源于商代的占卜。商代占卜盛行,用现成的小木棍做计算,这就是最早的算筹。古代筹、策、算三字都带竹头,表示用竹制成。策为束字加竹头,表示手握一束竖立的算策,作为占卜之用。筹可能代表周易八卦横向排列时用的阴阳竹,算筹横竖二式,可能来源于此。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1.全课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不仅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还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来说一说通过一节课的练习,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检测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教材第27页“自主练习”第11题。练习时可以借助计数器,先让生实际拨一拨,再说一说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后,原来的数有什么变化,个位上拨了1个珠子后原来的数有什么变化,最后总结十位和个位表示的意义。① 学生先看图,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实际拨一拨。② 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预设1: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后,原来的数就增加一个十,所以这个数比原来的数大10。预设2:位上拨了1个珠子后原来的数就增加一个一,所以这个数比原来的数大1。设计意图:总结十位和个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2、教材第26页“自主练习”第8题。①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思考。②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估数和数数的方法和结果。设计意图;此题重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巩固100以内数的数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作业内容 做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一致性 教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引导。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先从默读再思考最后动笔做题。
教学反思